索引号: | 772330499/2024-86045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07-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周含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海曙区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在海曙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饮食文化多元传播打响城市知名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百县千碗”助推宁波菜推广。我区联合省餐饮协会、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市宁波菜研究会在位于南塘老街宁波菜博物馆成立了“百县千碗”宁波菜研发中心,通过“百县千碗”海曙老味道开发研讨会等一系列形式,助推地方特色菜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将这些“老味道”转化成为带动文旅消费的“新势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0家省级体验店和1家市级体验店。我区在“海曙十碗”的基础上,又研发推出了“海曙四季十碗”“海曙十大冷菜”“海曙十大点心”“月湖·宋宴”“全笋宴”等衍生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政策扶持助力宁波菜发展。鼓励餐饮企业积极申报绿色饭店(绿色餐饮)、钻级酒家评定活动。为推进餐饮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培育品牌餐饮、特色餐饮,区商务局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在《2024年海曙区商务促进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对绿色饭店(绿色餐饮)、钻级酒家的扶持标准:新获评国家五钻级酒家、国家五叶级绿色饭店(绿色餐饮)的企业,给予10万元的奖励,到期复评通过给予3万元奖励;新获评国家四钻级酒家、国家四叶级绿色饭店(绿色餐饮)的企业,给予5万元的奖励,到期复评通过给予2万元奖励;新获评国家三钻级酒家、国家三叶级绿色饭店(绿色餐饮)的企业,给予3万元的奖励,到期复评通过给予1万元奖励。此外,鼓励餐饮企业积极申报“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店,对获评企业将获得5万/家补助。
三、非遗传承发扬宁波菜。鼓励宁波菜企业申报非遗项目,目前宁波汤团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项目,东福园宁波菜烹饪技艺、宁式糕点制作技艺(赵大有)、王升大传统粮油加工技艺、宁波菜食俗等为市级非遗项目,升阳泰宁式月饼制作技艺、状元楼菜肴烹饪技艺、传统手工面结制作技艺、手工麻糍制作技艺、黄馁糕制作技艺、鄞江灰汁团制作技艺等为区级非遗项目。选址宁波府城隍庙二楼东厢的海曙区非遗馆,开辟的“食以养身”板块,将宁波汤团制作技艺、东福园宁波菜烹饪技艺、状元楼冰糖甲鱼制作技艺、升阳泰宁式月饼制作技艺等内容进行了汇集展示,其中海曙十碗组成的“一桌宁波菜”的全新展示模式,更在春节和五一期间C位“出圈”,助力宁波府城隍庙区块人流。
四、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宁波菜。我区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打造的“微游宁波罗城”微游品牌,通过与地接旅行社和旅游专业学院的合作推出了“宁波根脉子城之旅”“骑游六门罗城之旅”“千年古港海丝之旅”“诗画月湖书香之旅”和“风雅古今老城之旅”等5条VIP专线,带动周边鼓楼沿美食街区和相关“百县千碗”体验店。 深化“六进”工程,推动“海曙十碗、海曙十点”进机关食堂、进景区景点、进星级饭店等消费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与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活动载体融合。我区选取历史文化浓郁的区块开展各类假日活动,将海曙传统名菜、风味小吃、特色点心等地域美食也融入其中。鼓楼沿街区、宁波府城隍庙、南塘老街的美食集市,集聚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消费。
海曙区全媒体中心挖掘美食文化,构建媒体平台传播美食故事,打造美食品牌:统一开设美食品牌专题专栏,构建“看海曙”传播矩阵,精准谋划做好鄞江小龙虾、横街竹笋、章水樱花系列产品的宣传报道,解码海曙美食文化。重点加强短视频生产制作,组建专业创作团队,有效提高原创能力,同时建立视频创作外联和合作生产机制,有效扩大生产规模,打造兼具新闻性与艺术性的视频作品,开设《寻味海曙》《醉美海曙》等视频栏目,用视频、纪录片等形式介绍宁波的美食美景和发展成就,扩大海曙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区旅游工作的发展!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