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72330499/2024-86038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4-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7-18 17:21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民盟:

非常感谢您对海曙区旅游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在海曙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助推海曙区现代旅游产业繁荣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4年1-5月海曙区全域游客累计总量达988万人次,同期宁海县数据为372万人次、象山县为361万人次。

近年来,海曙区以创建省、市、区级文旅品牌为抓手,促进都市型乡村旅游为重点,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制定文化旅游发展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农文旅、品牌、政策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以史为意,打造“都市文博区”品牌。为推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为融合的文旅目的地建设,以打造现代化文明城市样板为依托,深入挖掘明州罗城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结合现代都市文化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都市文博区”品牌。海曙区委托专业团队制定了《海曙区都市文博区发展规划》,并开展了《宁波罗城复兴规划》研究,旨在依托明州千年罗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独特的文化IP。成立海曙区都市文博区联盟,吸纳了13家联盟单位,共同推动明州罗城文化IP的建设与发展。罗城、子城作为宁波市最具文化历史底蕴和印象力的地段,串联起了众多文物与古迹。我局以此历史为意境,大力扶持24座博物馆建设。以一个“都市文博区”为品牌,奋力打造一座“行走的博物馆之城”。全力推进秀水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项目,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博物院南馆、宁波水利文化广场、海曙艺术中心等地标建筑。

二是以业为魂,开发“唐风宋韵”产业。作为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宁波,鼓楼、天一阁、月湖,再一路向西至四明山,皆有“唐风宋韵”的踪迹。我局以此为抓手,以研学为核心,全区共建发展平台,大力塑造“唐风宋韵”全新产业IP,奋力打造唐宋文化沉浸式旅游高地。如以鼓楼为起点的“安石文化研学”;如以月湖为代表的“偃月宋韵·记忆风雅”;如天一阁推出的“古阁小书生”研学;如市社科与区社科共同探索的浙江省首个李家坑童谣研学课程等案例。接下来,我局将以研学产业为抓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制定分年度计划抓好落实,出台“唐风宋韵”相关的文旅产业创新创建办法等配套文件。

三是以水为脉,发展“南塘河”经济。南塘河历史悠久,起于鄞西,流经鄞江、洞桥、石碶、南门、段塘等街道。2023年,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通过布置多处甬味美食打卡与网红景点,以全媒体中心为推手,营造浓郁的美食氛围,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一步带动原有观光游览产业的发展。加快培育线上演播、沉浸式演艺、露营越野、数字文旅、夜间文旅等消费新场景,举办“美好生活”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在街区方面,立足鼓楼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悦见曙光”品牌活动进行深化升级,融合数字化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在2023首届“悦见曙光”鼓楼沿历史文化街抖音悦动街区活动中,直播间累计曝光人次超百万,销售额达到455万余元。

四是以媒为势,加强传播动能。我区深入推进融媒体改革,加快推进移动化整体转移,实施精品化战略,集中资源力量打造“海曙”客户端、“海曙发布”微信公众号、“海曙最宁波”抖音号等,精准谋划做好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解码海曙文化,解读这座城与人的独特气质,树立和巩固文化自信。例如,积极推进《寻味海曙》等系列栏目的拍摄发布,打造兼具新闻性与艺术性的新闻作品,以街巷美食为源点,由味及道,以美食反映海曙饮食文化和人文风情,扩大海曙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出《跟着精特亮去旅游》专栏,重点报道融合城乡统筹发展、体现海曙独特之美、彰显差异化的“精品线路”“特色街区”和涉及民生的“亮点工程”建设和成效。下一步,在宣传工作移动优先战略下,我区将利用“海曙”新闻客户端、“海曙最宁波”官方抖音号、官方双微等新媒体平台,重点加强短视频生产制作,组建专业创作团队,有效提高原创能力,同时建立视频创作外联和合作生产机制,以更丰富的形式扩大海曙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再次最真诚地感谢您对海曙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提出的建议,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科学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加强定位、政策、载体方面的联动,提升全区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区内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