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72330499/2024-86037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07-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鄞江委员履职小组:
首先,非常感谢你小组对海曙区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小组在海曙区区六届政协三次会议上提交的第107号建议《关于推动体育运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期,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12个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区一直以来也十分重视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着眼于乡村自然资源上的优势,聚焦在乡村基础设施不足等薄弱环节,把完善海西片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海曙体育更应当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一)聚焦体育空间规划,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基础设施是乡土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海西片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海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拓展新业态,做深乡村文体康养融合产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海曙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中也布局了市级设施建设项目(宁波体育公园)和“5+1”区级基本体育设施体系,促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实现城乡体育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结合市里正在开展的宁波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同步开展海曙区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将专项规划确定的各公共体育设施、环步道慢行系统规划等纳入海曙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镇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即将开展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编制中。
近年来我区谋划建设提升60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并在此基础上,打造10条精品环线步道。已完成320公里步道的提升,初步搭建了城乡现有自然、人文、产业间的交互通道。鄞江镇提升步道71公里,打造鄞江它山堰登山环线、鄞江锡山登山环线两条精品路线,已完成29.1公里步道提升。正在推进的荷梁线1-3期项目均已充分考虑慢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在后续的四明山环线路网”1+4+6“体系(即一个大环、四个乡镇特色小环、6条对外联络通道)规划设计时序推进过程中,将优化设计断面,以确保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合理布置,使四明山环线公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四五以来我区累计新建乡镇和村一级文体中心2个、体育公园5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3个、小康体育提升村40个、农村百姓健身房40个。截至2023年底,全区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88平方米,为2017年(1.27平方米)数据的2.27倍。
(二)聚焦特色体育赛事,提升乡村品质活力
主客齐聚是乡土社会传承存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区通过积极导入各类品牌赛事和活动,集聚乡村人气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国字头品牌效应明显。“一带一路”宁波国际攀岩大师赛、“一带一路”宁波国际跑酷大师赛、“四明问秋”国际越野赛等3大国际性品牌赛事和双十一执仗行走全国联动日、全国城市定向赛、全国体育舞蹈宁波站等3大全国性品牌赛事,赴海曙的海内外赛事运动员、媒体、观众近10万人,并通过赛事电视和网络直播、转播等途径,扩大了海曙国内外知名度,擦亮了海曙品质体育金名片。二是地域特色引流显著。着力打造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大众体育品牌赛事。结合章水镇樱花特色,举办宁波女子樱花半程马拉松赛;结合洞桥八戒西瓜品牌,举办洞桥“美丽乡村健身行”;结合深溪村自然环境和草帽博物馆特色,举办乡村轻越野赛事和自行车绅装骑行;结合高桥梁祝文化,组织梁祝马拉松赛等特色赛事活动。并依托赛事期间人流集聚的特点,融合在地特色乡土文化展示展演、农特产品展销等版块,以赛事聚人气、以活动引流量、以市集显特色,重聚乡土社会人间烟火。三是全民健身红火热闹。通过整合区、镇乡街道、村社区等三级群众体育资源,结合我区打造时尚体育集聚区方向,推出了海曙全民健身“月月赛”系列群体赛事品牌。每年安排不少于200场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年度线上线下参与人数从2017年的50余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100余万人次。2023年海曙“村BA”(海曙乡村篮球联赛),全程47场对抗赛,吸引了5万余人次观赛,今年海曙“村BA”已经开赛,我们对赛事进行提升,打造乡镇预赛、区预赛、区决赛三个层次比赛,全程将会有百余场赛事。
今后两年我们将提升宁波女子樱花半程马拉松赛、“四明问秋”国际越野赛、双十一执仗行走全国联动日、全国体育舞蹈公开系列赛宁波站等重大品牌赛事,擦亮了海曙品质体育金名片。积极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体育赛事,结合各镇乡特色举办马拉松、“美丽乡村健身行”、水上运动、自行车等时尚赛事;整合区、镇乡街道、村社区等三级群众体育资源,打造海曙“村BA”(海曙乡村篮球联赛)和海曙全民健身“月月赛”系列群体赛事品牌。
(三)聚焦产业资源导入,提升乡村体育品牌
一是强化乡村体育产业布局。着力优化乡村体育产业布局,推进龙观创建探险运动乡镇,探索集士港郊野骑行、古林水乡农趣、高桥潮流酷玩、横街冰水体验、鄞江嬉水攀岩、洞桥滨水田园、章水生态越野、石碶时尚运动等特色发展路径,推动形成“一镇一特色”。结合特色发展路径加快乡村体育项目建设,点、线、面结合谋划建设健身步道、水上运动、冰雪、自行车等适合乡村发展的时尚体育项目。二是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用足上级政策和资金,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培育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模式。围绕8个特色体育乡镇创建,加强与乡镇的对接,使更多体育产业项目可以纳入到各乡镇的专项债内容,大力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锚定完成600公里步道目标,以生态步道建设为导向,筹措600万元专项债资金,加快推进项目按时完成。紧扣民生实事工程节奏,力争2027年各乡镇均拥有一个体育公园或文体中心,行政村拥有一个多功能运动场或百姓健身房,完成全区健身路径更换,做好鄞江国家攀岩公园的改造提升工作。力争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三是提高乡村体育专业人才水平。发挥体育教师作用,定期组织体育专业技能培训、体育技能交流活动,提升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排摸梳理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建立体育专业技能人才库,鼓励参与农村体育活动,更好发挥体育教师个人特长。建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体医结合、体教结合,加强与属地学校和医疗机构合作,培养兼具体医、体教能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范农村体育管理人员的聘用管理,提高农村体育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完善技能技术培训、实践锻炼等培养机制,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能力,到2026年完成“一人一技”体育专业技能轮训。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