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72330499/2024-86036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4-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2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7-18 17:26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工商联:

非常感谢您对海曙区旅游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在海曙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山水文旅高地 助力沿山共富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海曙区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挖掘乡村文化,形成了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在这一过程中,海曙区注重发挥各乡镇的地理、文化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一镇一品”的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鄞江镇编制了《鄞江镇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鄞江镇旅游风情小镇专项提升规划》,确立“一十百千万”的鄞江核心旅游资源体系,推出“它山访古地、四明寻幽处”主题旅游导向。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打造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入选中共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度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省级)。章水镇举办好“四明问秋”、“樱花女子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展现大美四明,活力海曙。

一、联动乡镇,整合资源

以推动宁波植物园(山地园)建设为契机,组织西片区乡镇开展联合会议,制定统一规划,共享资源。建设沿山乡村旅游线路,推出唐风宋韵精品共富旅游线路、知“竹”尝乐精品旅游线路、四明秘境 多彩龙观精品旅游线路、秋美四明精品旅游线路等线路,将不同乡镇的特色景点串联起来。对海曙区山水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长期发展计划,例如制定《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 评价指南》等生物多样性地方标准、《五龙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等。

二、乡村旅游,村民合作

提高当地村民参与度,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民宿、餐饮等服务。设立村民手工艺品展示区,将村民的创意产品推向市场。为村民提供旅游服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就业机会。例如,鄞江古镇在开发中,鼓励村民将自家房屋改造为民宿,提供当地特色美食。设立手工艺品展示区,展示村民的剪纸、刺绣等手工艺品,吸引游客购买。政府组织专家对村民进行旅游服务培训,提高村民的服务水平。此外,全区有近20个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通过青年创客、农旅游玩项目、农副产品售卖等形式,联结了乡村旅游与村民共富。

三、延长产业链

一是产业融合策略。农业+旅游,利用海曙区的农业资源,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体验等旅游产品,如古林镇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让游客在参与农业活动的同时,感受乡村文化和生活。文化+旅游,深入挖掘海曙区的乡村文化,如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历史遗迹等,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如建立乡村文化博物馆、非遗工坊等,让游客在欣赏乡村风光的同时,了解乡村文化。生态+旅游,发挥海曙区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如建设生态公园、湿地保护区等,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体验生态的机会。二是产品创新策略。创新旅游商品,结合海曙区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如农产品深加工产品、手工艺品等,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创新旅游服务,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如定制化旅游线路、特色住宿体验等,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例如,茅镬古树公园大力建设智慧旅游。在茅镬古树公园内建设了无线网络和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可以通过手机获取景点信息、导航等服务。与在线旅行社合作,开发了以古树公园为主题的定制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利用社交媒体、在线旅行社等渠道进行宣传,开发定制游产品。

四、发展大健康养老产业

打造具有海曙特色的康养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海曙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发展医疗康养业,建立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加大对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包括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综合扶持,并充分利用上级政策,积极申报健康产业平台、项目等。为加强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海曙区启动了高山老人“银龄安养”服务项目,为四明山高山区域老人提供营养餐食。每餐一荤一素一汤一饭,食材新鲜采购,饭菜酥软易消化。符合条件的老人只需承担6元,就能吃到15元标准的两餐(中餐、晚餐)的营养餐食。在四明山内建设了集养老、康复、休闲为一体的康养度假村。四明山康养度假村内设有温泉、SPA、健身房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康养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前来体验。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