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72330499/2024-86417 组配分类: 人大建议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4-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区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96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4-07-18 10:07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郑碧寅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旅游业的关心,您在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的第196号建议《关于实施文化赋能,助力区属国有文旅产业增强盈利能力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海曙区为加快促进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整合文旅资源、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构建具有海曙山水人文地域特点和现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我区国有企业包括一些街区、地块,也在用好文旅抓手,增强盈利能力。

一是以新媒体赋能文旅宣传,实现创意引领共情化传播。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文旅宣传推广的重要场域,培育城市营销体系。谋划城市整体营销策略,实施“寻找城市助力团”计划,依托业界公关公司、文化公司专业力量,借力省市区级外宣平台和海外社交媒体矩阵,构建立体化城市大营销格局。在街区方面,立足鼓楼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悦见曙光”品牌活动进行深化升级,融合数字化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在2023首届“悦见曙光”鼓楼沿历史文化街抖音悦动街区活动中,直播间累计曝光人次超百万,销售额达到455万余元,有效吸引线下游客,显著提升消费体验,充分发掘了“商文旅”资源潜力。

二是以科学谋划战略先行,整合资源建立长效传播机制。做大文旅节事影响。全面收集海曙历史文化故事,精心打磨特色文化IP,举办王安石文化季等系列活动,开发“王安石游塘河”等文旅产品,结合动漫、插画等艺术创作方式,借力互联网营销手段,策划网红节庆活动,打造最具魅力的“文化会客厅”和“旅游首选地”。以市场为导向,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喜好,依托城隍庙原有建筑空间,增加国风场景元素,将县学街以及庙西巷打造成集文化表演、娱乐互动、美食体验、主题打卡为一体的休闲娱乐生活中心,充分展现城隍庙的独特文化和创意魅力,深度赋能产业夜间经济回暖,围绕“吃、行、游、购、娱”聚焦流量市集挖掘城隍庙经济新业态,打造夜市消费新场景,更首次尝试打造引流强标杆性的市集示范点。

三是以产业联动统筹发展,持续完善文旅主业运营体系。加快国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加强文创产品、农副产品、传统工艺等研发设计,打响“海曙礼物”旅游商品品牌。系统推进“海曙十碗、海曙十宿、海曙十礼、海曙十艺、海曙十集”,加快培育线上演播、沉浸式演艺、露营越野、数字文旅、夜间文旅等消费新场景,举办“美好生活”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节庆和活动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五龙潭景区整合区域资源,打造沉浸式文旅产品和项目,推出系列创意文化主题活动,瀑布咖啡节、国潮音乐快闪秀、骑行表演秀、“知音”茶会、徒步交友、能量运动、户外露营、吊炉火锅、围炉煮茶……,助力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出现,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推进文旅消费升级。下步,海发控股将根据相关政府机构对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同步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任务,深度整合区域资源,创新商业模式,通过精密规划、品牌打造、树立标杆、活动策划及资源联动等多种策略,助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多样化发展,注重宣传营销和内容服务“两手抓,两手硬”,以主客共享的思维不断提升人们在文化旅游中的体验感、幸福感、满足感。

四是以品牌培育激发活力,健全文旅营商发展新环境。实施文旅企业“三转三提”重塑行动,推进旅游住宿业提质增效,打造一批未来饭店、主题酒店和品质饭店。实施“旅行焕新”行动,提升星级化管理水平,推动旅行社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施旅游服务品牌培育,打造一批“品字标浙江服务”等省级以上品牌。推进“阳光娱乐”和“绿色上网”行动,鼓励上网服务、文化娱乐行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建立文化金融专营机构,丰富文旅企业信贷产品,拓宽文旅企业融资渠道。依托市文化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争取文化产业信贷风险池、“甬贸贷”风险补助资金、转贷基金等支持,拓展文旅金融产业链。鼓励保险资金参与文旅投资,推动保险创新政策在文旅领域落地,做优做强“文创+保险”“旅游+保险”“文保+保险”等服务。

总之,海曙区将建立健全文旅融合示范工作为抓手,通过日常与国企单位的密切交流,一是重视认可国有企业在拉动文旅消费以及提高文旅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二是帮助国有企业在提升影响力、发展力方面,给予指导建议和政策帮扶。同时,也希望我区国有企业越来越好!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