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成人礼” !中学生徒步18公里体会成长意义

全媒体记者励彤 通讯员林桦 查婺波
日前,在海曙乡村蜿蜒山路上,200名海曙中学的师生和家长志愿者清晨六点便从高桥校区出发,穿过西岙水库、攀过半山村,历时六个半小时,最终抵达目标地——周边海拔最高的爱岭村。据悉,这场长达18公里的徒步毅行活动,不仅是一次研学旅行,更是学校精心为学生们准备的“成人礼”。“希望提前让他们体会成长的意义,学会面对挑战,培养责任感和自我突破的勇气。”徒步负责老师查婺波告诉记者。
"短短18公里,拿捏!" 在这次徒步挑战中,学生们彼此激励,起初几公里的道路似乎并不艰难。然而随着太阳爬升,斜坡逐渐变得陡峭,学生们开始感受到旅途的艰辛。行进间,一连串温馨画面接连展开,有同学气喘吁吁仍愿意分担同伴的负重,当有人筋疲力尽需要歇息之时,便会有同学自发停下脚步伴随在旁,确保没有人掉队。
103班何语晨告诉记者,为了抵达爱岭村,必须征服一座险峻的山坡。“在攀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到自己几乎要支撑不住了,然而,与班上的两位女生“义结金兰”,我们在那崎岖的山路上互相鼓励,心中始终怀揣着携手攀登至巅的决心,最终我们坚持到了终点。”“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徒步,它更像是一段破茧成蝶的旅程。”105班的李章驰表示,自己从未走过这样漫长的路程,仿佛经历了一场新生,从此以后,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将无所畏惧。
记者了解到,这次徒步活动的筹备历时近一个月,经过学校老师八次徒步踩点,才最终勾勒出了这条路线。老师们详尽考察了每一个细节,小到途经的公共厕所点,大到各类活动场地的规划,都事无巨细地记录在册,确保了这次徒步研学活动的顺畅开展。
选择18公里作为挑战的距离,背后蕴含着教育深意。学校德育处的教师查婺波向记者阐释了这一决定的内涵:“起初的16公里路程相对平坦易行,随后的道路将逐渐陡峭,每一步都需汗水的洗礼,在挑战的这个转折点上,家长志愿者们可以选择止步,而是由老师继续陪伴学生走完剩余的路程。”
此外,学校为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别安排了一辆后勤保障车在队伍后方全程跟随,车上备有充足的食物供应急之用,包括校医在内的15名教职员工全程随队行动。此外,十多位家长志愿者也加入了陪伴行列。
查婺波告诉记者:“到达终点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已耗尽了物资。但全程没有一个学生要求增加物资,申请去后勤保障车上休息片刻的学生也仅三、四位,这一细节彰显了学生们的自律和毅力,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坚定与自立。”
除了学校和家长的鼎力相助,社会的无声关照也在幕后默默展开。据老师们透露,在第七次实地勘查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爱岭村一位自发清理道路障碍物的老伯。在交流中,老伯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考虑到孩子们长途跋涉必然疲惫,他希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为他们减少一些路途上的艰辛。在整个徒步研学活动中,沿线的横街镇、半山村、爱岭村为海曙中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保障。
海曙中学校长翁伟彬表示,对学校来说,这条徒步研学的路线是全体老师团结协作、一步步探索出来的成果,正如海曙中学从创办到发展,需要全体教职员工一步步积极探索,对学生而言,这既是一次“感恩之旅”,也是一次“信念之旅”,“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感激那些一路相伴的教师、父母,以及社会各界默默关心他们的人。通过经历挑战和困苦,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最终成为一个‘能担当、厚学识、强体魄、会创新’的人,这也是海曙中学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