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听春声丨小服务引入大项目 海曙招商步伐不停、服务不停

2024-03-29

2月5日,宁波东方聚智科创中心揭牌。

2月28日,易芽(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落地。

3月6日,19个服务业项目集中签约。

......

2024年伊始,海曙区招商步伐不停。

2023年,全区注册企业5610家,同比增长13.29%,注册资金530.69亿元,同比增长39.75%。——招商引资数据不断攀升,伴随而来的是工厂拔地而起、企业相继入驻、项目加紧施工。海曙区正用自己招商实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招商的组合拳引来累累硕果,在“全员优商招商”新格局下,去年,海曙区重启驻点招商成功拓宽了引资渠道,多频次、高密度的“上门”招商,让各地资源看到了海曙的热情怀抱。

“怎么招”?“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察看办公可选场地、了解上下游企业情况、对接当地扶持政策......前两日,深圳驻点小分队的成员史恒峰和张峥又在加班加点准备下一轮企业考察计划。史恒峰说,和David博士团队的线下对接已经不下10次,每次都让双方的信任度上升一截。

David博士团队研发的是半导体光电芯片,在国内国际都有一席之地,并且与东方聚智、寰采星等本地项目形成良好互动。一次偶然机会,招商小分队联系上了David博士团队,他们便决定要拿下这个项目,助力发展壮大海曙“一数一屏一物一机”等主导产业。

但对接了几个月后,David 博士团队突然表现得有些冷淡。“难道是我们哪里没做好?”两名招商小队心里犯了嘀咕,几经周折,他们才知道其他地方开出了更加优厚的扶持条件。

于是深圳小分队立马协调招商、人才、经信、科技等部门共同上门,把专业服务和权威信息送到了项目公司,既打消项目方的后顾之忧,又让他们感受到海曙区的诚意和高效。

近日,该项目已入选甬江引才计划,原来,对比其他地方的一些口头条件,海曙的政策重在“实”。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临时提出要看看计划以外的内容,没想到海曙只用一两个小时就为我们打点好行程,这么短时间没法弄虚作假。”团队负责人说,真诚就是永远的必杀技,在海曙,他们感受到了招商人员真诚实在的服务,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的落地进程。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当好项目落地的‘服务员’,协助企业做好后续工作。”史恒峰表示。

“怎么落”?全周期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3月刚开启,上海驻点招商小分队陪着刚落地海曙的初创型企业——宁波致予香氛科技有限公司踏上对接上海供应链的行程。在之前一个多月里,小分队已经为这家企业对接了五六家相关企业和客户商。

“致予香氛能落户海曙,本来就是看上了海曙的服务,不能因为注册了就让他们自行发展。”项目对接人说,不论是前期注册,还是落地运营,海曙招商人员始终关注大小企业的“急难愁盼” 。

商标注册材料繁琐,便提前协助企业汇总材料;缺少品牌logo和宣传,又翻遍手头资源,帮助对接专业的线上宣传平台。大到企业办公场所选址,小到公司办章、开户,小分队几乎参与了企业从设想到落地的全过程。

“在没有自有品牌的前提下,想要成功链接供应商是非常难的,但海曙让我看到了希望。”致予香氛企业负责人说,作为初创型企业,有想法只是开启创业创新的第一道门,紧接而来的是资源对接和市场开拓,在招商小分队忙前忙后的配合下,他们已经找到了意向合作单位,企业品牌化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海曙“先服务再招引”的态度,让他看到了美好设想也能落地生根。

其实,这种全周期的服务对招商成员来说并不是个例。去年,小分队成员开启“特种兵式”企业招引,8个月时间拜访了1400多家企业。招商成员不仅担当起优质项目的“引进人”,也积极扮演优质资源的“搭桥者”。

“怎么扩”?从解决企业诉求到项目“以商引商”

近年来,海曙区都市板块优势明显,人才储备正在加强。引进好项目,提供好服务,招商人员的业务储备和专业能力很好地解决了企业诉求。

说起2019年准备落地海曙的前后,寰采星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寰采星”)联合创始人武斌这样评价:“我们感受到了海曙招商队伍的专业和高效。”

企业落地之初,负责人发现厂房用水用电受到限制,急需拉专线为设备搬入提供保障。从提出到完成不足四个月,招商人员对接高桥镇、电力等单位,成功拉好专线,还长远考虑建好变电站,海曙服务企业的决心显而易见。

正是在海曙感受到了人情味和专业度,寰采星积极为海曙牵线搭桥,并成功引荐京东方项目,为海曙区发展屏配套产业又添强势动能。

招商工作人员韩天奇从前辈们手里接过招商接力棒,亲眼见证了京东方项目从一波三折到有惊无险的全过程。

“时隔半个月,我们把详细的合作方案交到他们手里,企业感受到了海曙的重视。”韩天奇说,因一些外部原因导致对接了一年的项目无法以原有模式落地,招商团队没有气馁,埋头打磨,以双方前期达成共识为基础,调整合作模式,重新制定落地方案,最终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促使合作达成,得到了京东方项目团队的认可。

一份合作协议磨合50多轮,遇到外企重拾英文,8天跑了5座城市,空余时间恶补专业知识......海曙“求贤若渴”的态度,促成了信息“反应快”、项目“接洽快”、业务“合作快”的招商模式。

2024年,招商小队再次“上紧弦”“拉满弓”,明晰产业定位,谋定招商方向,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承担起招引重担。在政策公开透明的环境里,小小招商队伍用最细微、最诚挚的服务让企业看到海曙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