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政务专题共同富裕专题最新信息

乡村振兴·生态变现丨山林溪河间的“美丽事业”

发布时间: 2024-02-06 15:40:37   浏览次数:      来源: 海曙新闻网    

编者按:

绿水青山,赋予乡村坚韧的品格。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海曙坚持以“乡村振兴”为主抓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培育美丽经济,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绿色共富路径。

为观察海曙乡村“热土”上的深刻变迁,即日起,海曙“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挖掘在“生态”“水利”“体育”“文艺”等赋能下的海曙做法,探寻乡村这片“热土”的共富密码。

f773869111824aa2bc0555bb955dfd8a_.jpg

(△四明山水)

距离宁波市区1个多小时的车程,藏着个“生物天堂”——海曙区四明山区域。在这里,有山有水,有林有田,面积355平方公里的区域,生物物种2232种。“鸟中国宝”白颈长尾雉、“植物熊猫”独花兰……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植物6种、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51种、中国特有物种23种。

基于优越的生态家底,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神奇物种“发现者”到绿水青山“创业者”,再到双碳经济“探索者”……他们正用各自的经历,讲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海曙故事。

Part1 广袤山间寻奇物

说起海曙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绕不开一个名字——林海伦,宁波知名植物、昆虫、蝴蝶研究专家。在他眼里,四明山区域尤其是龙观乡,是块不可多得的“宝地”。

像浙江省新记录植物——小荇菜、三蕊沟繁缕,都是他从龙观“地毯式”的探搜中,找到的“宝贝”。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发现宁波第一株中华水韭的时间,是在2014年8月23日。

37251288f1227eac9c31a6efe099a7f4_.jpg

(△中华水韭 林海伦摄)

当天,他像往常一样在龙观乡山间“寻宝”。“心里有种预感,这里肯定还有‘大宝贝’等着我。”天色将暗,眼看到了返程时间,仍一无所获。这时,几株长在沟里的小草吸引了他的注意。“长相很普通,像韭菜一样,耷拉着,还有些丑丑的。”林海伦形容道。

为了在拍照记录前让它们“精神”些,林海伦挖了两株用水清洗后,才发现它们的根须呈两叉分支,很像是某种古老化石植物。经鉴定,这几株“其貌不扬”的小草正是“活化石”中华水韭。这也是继南方红豆杉后,宁波发现的第二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月,林海伦又在鄞江镇卢王自然村发现了中华水韭的踪影。“中华水韭对环境要求较高,只生长在水质洁净且有活水来源无污染的沼泽湿地中。”林海伦说。这一发现,不仅为海曙增加了一个重量级的野生植物种类,也给海曙的原生态生物多样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基于此,鄞江镇从2019年起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规划打造“中华水韭野生保护基地”。龙观乡也于2021年启动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建设,邀请林海伦担任顾问。次年,龙观乡亮相联合国,发布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地方标准。

406544145a3b2b953d776630d6eced7e_.jpg

(△道济角蟾 张海华摄)

“这些‘宝贝’就在大自然之中,对物种的考察和发现需要坚持。”林海伦说。截至目前,他在宁波范围内一共发现了浙江省新纪录植物23种,宁波新记录植物120余种,包括2023年春天在龙观乡发现的土元胡。

像林海伦一样爱往四明山中“跑”的还有宁波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自然摄影师、博物作家张海华。有着将近20年野外拍摄经验的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龙观发现道济角蟾的经历。

当时,张海华根据一种角蟾“每次连续鸣叫十余声,音量由低到高”的线索,一次次进山夜探,终于在一个初夏的夜晚于四明山下捕捉到了这种蟾鸣。几天后,他约了朋友一同深入寻找,并将拍到的角蟾照片发在了微博上,而这些照片很快引起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英永教授的注意。王英永团队的工作人员来到四明山进行野外调查,并在张海华的帮助下采集到了标本。经科学研究,在海曙四明山里首先发现的这种角蟾,是属于未被发表、描述过的全球新物种。

最终,这一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上,这种角蟾的中文名被命名为“道济角蟾”。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能为新物种的发现起到帮助,我之前从来没想过。”张海华说。他将在龙观山水的所见所闻写成了《龙观自然漫步》,里面还附带了一本小手册,列出了龙观境内200多种野生动植物的图像和名字,方便读者携带对照。

山林小而美,秘境在身边。以林海伦、张海华为代表的一群人用日复一日的实地考察,揭开了些许“原住民”的神秘“面纱”,让人们一次次邂逅美好的生物多样性故事。

Part2 多彩乡野觅致富

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虞伟认为,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就是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不仅要保护自然,更要“投资自然”。

在龙观乡龙峰村的一条山间小路旁,坐落着宁波市易乐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四明山中华蜜蜂养殖基地。2021年6月,一向热爱自然、崇尚生态环保的张海红毅然辞去原本安逸的工作,来到龙观乡创业,选择“四明山中华蜜蜂”养殖。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华蜜蜂养殖基地就初具规模,并在2022年3月获批省一级中华蜜蜂繁育场。

“当我关注中华蜜蜂,了解到养蜂业对保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关系密切。我们走了很多地方进行实地考察,既要远离人群、远离其他蜂种,又要蜜源植物资源丰富,为蜜蜂提供足够生存空间。”张海红说。最后,她看中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龙观,在此以全产业链的新业态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开启“甜蜜”共富的故事。

4f2dad110ad18c96eeb8d6b3f21aa10f_.jpg

(△蜂农展示四明山中华蜜蜂)

蜂场的蜜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帮助农户增收:一是免费将蜜蜂分给周边农户,利用门前屋后的闲置空间进行散养,并于每年冬天前回收,农户收获的蜂蜜可以卖给公司,也可以自留;二是由蜂场与当地蜂农合作,将授粉蜜蜂优惠售卖给附近种植西瓜、草莓等大棚蔬果的农户,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经过尝试,这两种方式的反响都挺不错,在科学的养蜂方法指导下,蜂蜜产量更高,村民收入也增加了,我们也计划在今年继续推广。”张海红说,最近还有一件忙碌许久的事收获了好结果,于2022年开始筹建的宁波市四明山中华蜜蜂保种场建设完工,这令她对接下来的事业更有信心。

据了解,保种场以数字化智能管理为主要特色,完善了蜂场功能所需的基础设施,自主研发智能蜂箱等配套设备。张海红介绍,目前蜂场的蜂群每年保持在120群以上,最多可达1000群,“希望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和改善养殖环境,改进中蜂的蜂王繁育、种质提升技术,提升育王能力,推广中蜂为农业授粉创造农业经济价值。”

125ed8c4182851338e112516aea8f8d6_.jpg

(△智能蜂箱)

山乡间,小小的中华蜜蜂承载着蜂农的生计,护佑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托起乡村振兴的梦想。

去年5月,在2023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主题活动现场,龙观乡以“生物多样性+”助力乡村共同富裕入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的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除了龙观乡的中蜂产业,海曙还有数千亩的茶园,以及章水杖锡的樱花产业等,以多彩生物为当地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

Part3 双碳经济寻突破

生物多样性保护,能与城市发展、产业振兴相融合吗?这又是一道新的考题。

在章水镇高山茶园,一个新产业如春茶般悄悄“发芽”——中国电力正在谋划打造茶光互补项目,项目收益将通过章水镇乡村振兴公司给各村集体分红。

19f7e1c2034c70d61075212a1926014a_.jpg

(△去年上半年海曙春茶开采)

“章水地处四明山区,水源保护区、耕地、生态是我们严守的‘三条红线’。”章水镇发展服务办公室业务负责人陈佳善说,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既不破坏生态资源,又能带动山区群众致富?“双碳经济”无疑是一个发展机遇。

这一头,在山地茶园落地的茶光互补项目,将光伏发电和茶叶种植相结合,央企国家电投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9亿美元,全域全产业布局低碳能源项目。2米高的光伏板,茶农在底下作业不受影响,还能让茶叶长得更好;是茶园也是电站,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约60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6300余吨,由此产生的收益还能给村集体分红,一举两得!

5b80e89d6f3906ff5472248916e9e57.jpg

(△章水镇樱花产品碳足迹证书)

另一头,一个绿色低碳的“樱花全产业链”正在章水镇形成:购买章水镇“云上樱花”共富工坊生产的“干燥樱花”产品的消费者都会发现上面多了一张碳足迹为3.57kgCO2e/kg的碳标签,这也是全国首个樱花产品碳足迹证书。目前,章水镇已申请了2个农产品碳足迹证书,将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消费、废气处理等全过程的碳排放量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提高本土农产品市场的认可度和竞争力,直观地向消费者传达低碳产品理念。

岂止于此。章水镇还与浙江吉利数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破局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通过预购方式以每吨60元价格完成宁波市首笔“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进一步促进企业“生态化”低碳转型。

“林业碳汇的成功交易,不仅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生态的收益,也有了自发管理好生态的动力。生态管理好了,环境更优美了,老百姓收入也会变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发展模式。”陈佳善说,展望未来,他十分有信心。

除了章水镇,近两年来,海曙区四明山区域“双碳”经济都有新突破——

2022年,龙观乡在全市率先开展乡镇层面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2023年3月形成正式报告,摸清了该乡生态资产家底。同年6月,龙观乡从鄞州银行获8000万元授信支持,五龙潭茶业的“五龙香茗”茶叶开发也成为宁波市首个农业领域尝试碳足迹、碳标签的产品。

在横街镇,中电(浙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其签约落地“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打造零碳医院、零碳学校、零碳工业园区等一系列绿色低碳产业新项目;根据协议,仅综合智慧零碳电厂一项,即投资两千多万元,将分别在镇卫生院、所辖学校、工业园区等场景,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用能数字化项目、分布式储能项目等,赋能横街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双赢”,是我们面对城市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答案。

(全媒体记者邱馥琛 裘保莉 张昊桦 通讯员李园 陈凯 郑腾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