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2001130/2024-8389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水利局 发文日期: 2024-11-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水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4-11-08 11:01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海曙区,宁波市六区之一,三面环江一面临山,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行政面积595.5㎞2,流域面积741㎞2,水域面积约24㎞2。2023年海曙区水利局对标对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以“补短板、扬优势、谋发展”为主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区各部门、各镇乡街道全力支持下,全局一心、奋楫争先,统筹推进新阶段海曙水利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12月底,完成水利投资15.2亿元,预计全省GDP 1000亿以上县市区排名第五位。获得宁波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水利“大禹杯”银杯奖和2022年度市政府“水利高质量发展”督查激励,成功创建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首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五江口闸及上游配套河道工程)。

一、怀抱进取之心,合力突破项目推进的阻碍瓶颈。

坚持克难攻坚,进一步推动全区水网体系建设。一是携手干事有力量。坚决贯彻区委赋予的角色定位,在2022、2023年先后组建区水利局和区水务集团,坚持以水利局自身建设带动区水务集团职能建设,一体化推进水利设施建设、盘活水利资产和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项目推进有突破。围绕“十四五”规划中期目标和全区重大工程投资计划,充分发挥项目化党建联建的战斗堡垒作用,攻坚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其中:海曙水网“五横五纵”之一,总投资54.2亿元的沿山干河河道整治工程先行段已于8月31日开工,全线初步设计已于11月获市发改委批复,成功获批银团贷款授信50亿元,工程土地征迁全部完成,民房拆迁签约率达100%,为年底前具备全线开工条件打好基础;重大防洪短板鄞江堤防整治工程年底完成扫尾;清水环通行春碶泵站已完工;沿江泵排群一期叶家碶泵站年底可具备通水条件;沿江泵排群二期和海曙水网“五横五纵”之一的南塘河快速通道排水系统等工程正全速推进前期工作。三是工程建设有保障。围绕项目推进稳健持续,发布实施《海曙区防洪排涝规划》,为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防洪排涝格局提供依据支撑。持续开展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检查,截至目前,累计下发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意见书74份、实施质量安全飞检87次,所有问题均闭环整改到位。

二、怀抱责任之心,努力打造安全可靠的宜居环境。

坚持“人民至上”,全力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一是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沿江强排能力从237m3/s提高到317m3/s,提升率33.7%;溪下水库预泄能力从15m3/s提高到65m3/s,皎口、溪下水库可实现48小时快速腾出防洪库容。完善姚江、奉化江、鄞江流域调度机制,提高沿江排水精准度。累计完成城市排水管网清淤530余公里、CCTV检测60公里、非开挖修复15公里。全年短时强降雨期间,城区无明显积水。二是压实防汛防台工作。“防台减灾智治”场景应用持续升级,完成4个水文站新建、41个山洪灾害村声光电预警设备安装。汛期,沿江所有重要水闸、泵站持续不间断交替作业,累计排水5.82亿立方;累计开展防汛防台风险隐患排查3轮,出动人员1341人次,发现并快速整改问题14个;累计发布山洪预警30余次、水雨情提醒短信1.4万余条,成功防御台风“杜苏芮”“卡努”来袭。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农业灌溉泵站机埠提升改造等省、市民生实事项目超前完工。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的25座单村水站,已开工18座,列入巩固提升的其余38座单村水站,已全部开工,总体开工率为88.9%;全区63座水站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完成月度水质检测工作,水质合格率达95%以上。城乡供水水平稳步提升,镇乡大管网供水项目开工建设,3座镇乡水厂完成标准化创建,中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实现收官。

三、怀抱事业之心,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

坚持“需求导向”,努力提升幸福河湖获得感。一是河湖面貌正在由“清”到“美”到“幸福感”的迭代升级。发布实施《海曙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及专项行动方案,借由河道治涝工程孵化的“舟游古林”水旅精品路线品牌实现“IP”出圈,借由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打造的鄞江镇卢王村堰坝等成为新晋网红;章水镇、横街镇分别借力樟溪河、庄家溪提升改造成功引入乡村旅游等共富项目;5个美丽河湖、4个美丽河湖片区、3个美丽山塘创建全面做好上级复核工作。二是水域环境正在由内源污染治理与外源污染阻断双向推进。城区排水户调查全面完成,累计新增排水许可证发放369件,新建污水、排涝监测点位8处,92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提前完成,完成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星级创建2处,排水行业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累计完成小流域治理及水毁修复10个、河道整治项目4个、河道清淤16.5万方,额外投入喷泉式增氧机等水质提升设备36台,增加水体绿化1470平方米,水环境基础不断提升,全年藻类爆发、大范围水体污染等问题零发生。三是治水抓手正在由传统手段向智慧监管双向发力。积极运用无人机无人船巡河等技术,丰富河湖监管措施,如:护航亚运期间,通过无人机无人船巡河有效提升了河湖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了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发布“总河长令”激发全域治水活力,夯实基层河湖长监管责任。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借助“互联网+监管”,违规违法排污方面共计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17件、警告3件,不断形成执法威慑。

四、怀抱敬畏之心,奋力维护日益稀缺的生态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平衡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是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全过程监管,对全区80家自备水取水户覆盖计量监控,提高计划用水管理水平。运用水资源管理巡查、水土保持提示通报机制,加强行业部门和属地政府联动,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监督检查150余次,约谈生产建设项目相关单位10家,坚决守住水土保持工作底线。二是贯彻节水优先思路。全年完成节水示范创建34个,对365家年用水量万吨以上非居民用水户实行定额用水管理。积极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主体宣传活动,不断营造全民节水氛围。三是把牢水域补偿关口。严格涉水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审批,以水域“占补平衡”为底线,控制水域面积不减量、扩增量。截至目前,完成涉河涉堤建设项目审批78件,涉水建设项目对占用水域部分采用补偿措施,预计新增水域面积约1万平方米。

纵观全年工作,在上级水利行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区委区政府以及全区各级领导对水利水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全力支持以及关心关切,让我们能够推动“难而正确的事”落地生根,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超标准洪水防御能力仍有欠缺。一方面,区域防洪排涝基础仍然薄弱,相应的水利工程仍需持续推进;另一方面,用于“分摊”洪水的蓄滞空间进一步压缩,超标准洪水的消化能力、承载能力仍然不足。2、幸福河湖建设需双向奔赴。中小河流建设仍以水利部门单一职能为主,打造别具特色、亲民惠民的幸福河湖还需“专业+属地+产业+文化”,“水利+”效果的实现需多方努力。3、农村供水仍需攻坚。一方面,大管网供水建设存在较大阻力,另一方面,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还需“建好、管好、运营好”。

放眼2024年工作,海曙区水利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省、市“两个先行”奋斗目标,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动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推进水网工程、全域幸福河湖为抓手,以水利水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打响“海曙·创造美好品质”品牌。

一、统一思想步调,在凝聚治水合力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放在首位,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全域治水新成效。二是加强党建引领。结合全区“三比三拼三焕新”行动,以“五最党建”为统领,坚持把支部建在工地上、党旗飘在第一线,深入推进“124”党建工作法,强化全区水利行业党建联建,用党建强引领业务强,为水利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三是加强廉政建设。以维护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目标,持续纠治“四风”问题,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努力把重点工程建设成为廉洁工程、品质工程。

二、推进工程建设,在完善水网体系上下功夫。围绕2024年水利投资“20亿”。一是加快推进进度。全力做好“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推动重点水网工程如:沿山干河河道整治工程全线开工、南塘河快速通道排水系统工程尽快开工、沿江泵排群工程一期叶家碶泵站完工、沿江泵排群工程二期皇泥墙泵闸站基本完工、鄞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镇区段(鄞江拓浚工程)完成工程总进度的50%。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将水利工程列入国家、省市发展规划,为最大程度争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与资规、文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做到工程选址尽可能避开永久农田、生态红线及不可移动文物,切实提高工程落地的可行性。三是做好谋划布局。结合甬江流域规划,充分发挥《海曙区防洪排涝规划》的引领作用,加速鄞江流域上蓄工程(卖柴岙水库、外牌楼水库)、三江堤防提标干流堤防提标加固工程等项目前期研究。同时,加大与市水利局、宁波枢纽等市级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水利先导工程尽早发挥效益,争取蓄滞区建设及保障政策落地实施。

三、做优预报预警,在提升灾害防御上下功夫。围绕“预”字当先,精准服务护民生。一是加快数据贯通。探索建设汇集区域水利水务信息化系统的海曙区“九龙联动治水”节点应用,积极参与数字孪生浙江水网先行先试(浙东区域)建设项目,为全省加快构建数字智能水网提供助力。二是强化水文监测管理。新增山洪小流域雨量监测站点4个,对重点雨量监测站点增设北斗卫星通信系统31套,有效提升水雨情感知能力及数据传输安全。加强水文站点数据校核复测,提高水文数据库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防汛防台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三是扩面山洪灾害预警。新增山洪预警村17个并同步配备山洪声光电监测预警设备,开展41个山洪村群测群防体系标准化建设和3个山洪灾害防御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山洪灾害防御精准度。

四、培育特色亮点,在共建幸福河湖上下功夫。努力以水网之景,提升城市生活人文之景。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海曙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落地见效,以江河安澜达标、河湖生态提质、亲水宜居惠民、滨水产业富民、河湖管理攻坚为目标,因地制宜突显水域特色美景,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二是聚焦区域特色。建设“一环、二核、三廊”的全域幸福河湖,环线塑造“姚江、奉化江、鄞江、沿山干河”亲水圈;打造以它山堰-月湖、浙东大运河(海曙段)为核心的水文化展示窗口;线状打造以南塘河、西塘河、中塘河为代表的水脉廊道;片状打造“家门口”碧水畅流,大力激发美丽河湖“量变”到幸福河湖“质变”。三是凝聚推进合力。以打造近自然河道为抓手,展示亮点,加强市区两级合作,联手市水务环境集团,加快推进再生水回用河道和水岸同治改善水环境试点;加强区镇联动,通过在河道周边局部打开景观视线,将周边农田湿地融入河道,联手打造“让市民有好去处,让农民有好收入”的幸福河湖。

五、夯实排水基础,在加强控污治涝上下功夫。围绕城市管网进一步“提增量、优存量”。一是做好基础支撑。《海曙区排水规划实施方案》已完成,为区域排水行业稳健发展填补了行业空白,结合区块开发、道路建设等加强排水设施“提增量”。完成16个城区雨污水泵站和1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提标改造,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数字管理平台搭建,持续做好排水设施维护管理等“优存量”。二是深化内涝治理。选取5km2区域样本开展雨水单元评估,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提出内涝风险解决方案。完成城区6座下穿立交和2个涵洞排涝能力评估,形成“一点一策”措施清单,提高低洼区域积水处置水平。三是健全约束机制。建立排水基础设施管护日常通报制度,通过“红黑榜”提高属地排水管理水平。完善排水领域常态化检查和执法联动制度,以排水户调查为基础,强化日常监管,努力形成“隐蔽工程不隐蔽”的共管局面。

六、践行绿色发展,在深化资源利用上下功夫。围绕水资源节约集约,提升取水用水提效率。一是大力推进民生工程。25座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计划全面完工,镇乡大管网供水项目计划完成60%的工程量。持续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计划完成农业灌溉泵站机埠改造85个。二是严格水资源监督管理。借助在线监控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取用水许可全过程监管能力。灵活运用企业信用评价、联动执法管理等举措,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三是深入实践节约用水。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持续做好定额用水管理、节水型载体创建、节水宣传等工作。积极探索合同节水、数字化节水改造等创新应用的复制推广,将节水成果不断转化为节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