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丨认识糖尿病,不做“小糖人”
时间:2024-11-19 14:17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是为期三年的新主题“糖尿病与幸福感”的开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它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中风、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约有1.144亿糖尿病患者,且发病越趋于年轻化,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分为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三种类型。病因主要归结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两者兼备,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和家族有疾病聚集现象。此外,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此外,病程久的患者可能会引发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并有可能引发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糖尿病会引起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而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此外,血糖升高会使感染难以治愈,使伤口难以愈合,给很多疾病治疗造成困难。而糖尿病及治疗导致血糖过高或过低,也可直接引起患者死亡。

随着疾病的发展,糖尿病患者会逐渐出现多系统损伤,并出现与并发症相关的临床症状。

001.webp.png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这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由于血糖高,血管容易硬化,导致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可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肾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肾脏可能受损,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神经病变:长期血糖高会影响神经系统,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足部感染:长期高血糖会影响足部血管病变,导致出现溃疡和感染,严重的可能导致截肢。

首先,控制好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这需要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注意优选低GI值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等,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适量运动,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戒烟限酒,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并发症的筛查也是很有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