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2001130/2024-86147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 |
发布机构: | 区水利局 | 发文日期: | 2024-10-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葛石松代表:
您在区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开展小溪港(荷梁线南段)拓宽工程的建议》(建议107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沿山干河河道整治工程概算总投资为54.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拓宽、岸线整治和桥梁拆复建等。该工程南起鄞江,北至姚江,由小溪港河、沙港畈新河、梅梁桥河和湖泊河组成,总长度24.315公里。工程的实施对减缓西侧山区洪水入侵、改善海曙西片平原排水条件、缓解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压力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2月,全线工程第四标段开工建设。目前,第四标段已完成总进度15%,第六标段准备进场施工,第二、三、八标段计划7月发布招标公告。
按照沿山干河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由于小溪港镇区内0.82km河道位于鄞江镇历史镇区规划范围和鄞江镇历史文化建控地带,为实施鄞江古镇保护,小溪港镇区内0.82km河道即小溪港(荷梁线南段)维持现状,鄞江小学-千丈境河段拓宽至40m进行补偿。同时针对鄞江镇区现状防洪能力尚未达到20年一遇的规划防洪标准,防洪排涝形势较为严峻的现实,目前开展的主要举措如下:
一、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古镇防洪能力
小溪港河属于它山堰灌溉工程的一部分,在历史功能上是为了壅高上游水位从而使樟溪河水能够更多的通过南塘河汇入海曙平原,因而小溪港河道较为束窄。现如今,随着沿山干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展,对小溪港河防洪功能的提升在鄞江镇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迫切,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将结合鄞江古镇保护与开发要求,针对工程涉及文保层级、土地要素、区域规划等综合因素考虑,多方面论证小溪港河拓宽的可行性,适时开展方案研究,为下一步项目推进奠定基础。
目前,针对鄞江镇防洪问题,已陆续开展实施一批水利项目,通过实施鄞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镇区段)-鄞江拓浚工程、南塘河快速通道排水系统工程-鄞江段先导工程、鄞江镇小溪港生态提标工程等项目,不断提升古镇防洪能力。其中鄞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镇区段)-鄞江拓浚工程概算总投资928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鄞江环镇东路至分洪桥段进行拓宽及疏浚清淤,该项目已于2023年11月30日签发开工令,项目实施后可提升外江行洪能力;南塘河快速通道排水系统工程-鄞江段先导工程概算总投资7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南塘河鄞江段(洪水湾至鄞江洞桥界),对现有水域进行清淤疏浚,提升内河行洪蓄洪能力,目前累计完成95%的清淤量;鄞江镇小溪港生态提标工程计划总投资300万元,中心线长0.8公里(小溪港-荷梁线),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护岸、埠头及周边整治提升,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实施计划中。
二、开展鄞江流域上蓄工程前期研究,加大上游山区洪水的控制能力
受鄞江古镇保护及土地因素限制,鄞江现有河道扩疏工程无法实施,因此实施鄞江流域上蓄工程(外牌楼水库扩容及龙王溪分洪工程、卖柴岙水库扩容及清源溪分洪工程),对提升鄞江古镇防洪能力、减少洪水湾分洪水量、缓解平原防洪排涝压力具有重大作用。工程实施后,鄞江流域20年一遇标准下,可实现清源溪24.7平方公里、龙王溪11.9平方公里及卖柴岙水库7.5平方公里、外牌楼水库15.7平方公里范围内总计59.8平方公里山区洪水基本拦蓄,占鄞江上游非受控区域面积的40%。上述项目已列入《甬江流域防洪治涝规划(2021-2035年)》和《海曙区防洪排涝规划(2021-2035年)》,其中外牌楼水库扩容及龙王溪分洪工程已列入市水利局2024年度重点前期项目计划。目前,外牌楼水库扩容工程正在开展多方案论证,重点研究工程的必要性、功能以及规模。下步将继续深化方案论证,并争取列入省水网规划和“十五五”规划。
三、跳出鄞江治鄞江,寻求“分洪”新路径
受奉化江洪水顶托影响,鄞江流域出流受限,为寻求“分洪”新路径,规划建设甬江流域南排通道工程,初步方案中,上游联通周公宅至亭下水库,串联剡江、县江、东江南排象山港;下游承接海曙平原,连接奉化江和鄞东南平原南排象山港,可有效缓解鄞江上游防洪压力。目前,分洪总规模约600-800m3/s,市水利局正在开展《甬江流域南排通道工程项目建议书及相关专题研究》编制工作,计划9月底前完成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并提交市委、市政府决策,年底前力争完成先行工程项建书批复。
以上答复不尽全面,工作不当之处恳请您的理解。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水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