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靶向发力 市容秩序显著提升
时间:2023-09-18 09:58 来源:执法科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为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照目标要求、明确工作重点,聚力整治、靶向发力,以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治理机制,辖区市容市貌得到显著提升。

一、“线上服务”提能效

“广济中心小学南侧柳汀街人行道上有较多共享单车乱停放。”一条投诉信息出现在了共享单车管理微信群中,投诉的同时上传了现场照片,情况一目了然。单车公司联络员,立即就相关情况前往现场调查核实,并妥善解决了问题。从发现问题、确定责任人,到现场处理,问题解决,仅用时不到30分钟。这是推进智慧化应用,智能化识别处理问题带来的便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属地中队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智能手机终端,建立了各自辖区沿街商铺、建筑工地、共享单车等工作联系群,确保信息第一时间准确传递。市民也可以随手拍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然后通过信息化平台反馈给相关部门,共同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

二、“线下联动”聚合力

以大综合一体化为平台,汇集各部门的精干力量,锚定城市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目标,重点围绕餐饮单位的燃气安全、建筑渣土、垃圾分类、车辆乱停放等落实情况进行常规性地联合巡查、监督和管理。无论何种乱象突出,无论责任主体是谁,都能迅速反应、机动灵活地按章处置、依法行事,以齐抓共管弥补职能短板。通过执法力量的统筹整合,实现了1+1>2的正向叠加效应。今年以来,我局共查处一跨六乱的案件共1324起,建筑垃圾案件389起,垃圾分类案件956起,燃气案件276起,抄告违法停车44313辆。经过联合执法的实践探索,全面增强对市容环境秩序和社会综合治理的管控水平,持续攻坚高标准常态化的管理水平,在街面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震慑力,各类市容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市民维护城市形象的自觉性也有了显著提升。

三、“用心用情”办实事

以基层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强化管理服务意识。一方面,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重要点位全面落实错时执勤、定点定岗,提高市容秩序管理精细度。另一方面,在规范城市经营秩序的同时,尝试推进外摆经济,让城市有更多的“烟火气”和“人情味”,由商务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牵头,出台全市首个《海曙区推进发展外摆经济实施方案》和《海曙区规范有序推进外摆经济指导意见》,全面优化审核、备案流程,合理规范外摆经营行为,助力线下消费持续升温。“硬举措”带来“真实惠”,海曙天一广场、南塘老街、龙湖天街等众多商圈同步开展外摆活动,重点打造“夜到海曙”外摆经济品牌,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业态多元、活动丰富的海曙外摆经济新格局。截至目前,在天一广场、东渡路、印象城等地共审批外摆经济共12批次,其他临时外摆行为共11起,通过执法队员的指导和监督,不仅摆出了“烟火气”,更摆出好秩序。

四、“用时用力”扩点面

把精细化管理要求体现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每时每刻,按照“不间断督查、清单化推进、闭环式管理”要求,持续对市容乱象进行集中清理,严格执法,防止反弹。另外,完善“点线面”扩展,是体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立足点要求,今年“综合执法进小区(社区)”行动已全由原先的9个街道全面覆盖至全区的17个镇乡街道的104个社区,实现人员到位,责任到人,形成了“信息收集、服务告知、管理督促、执法保障、司法介入”小区执法工作“五步法”。对城市运行的痛点、堵点问题及时分析解决、联动推进落实,做到及时指挥、高效处置、精准管控。在此基础上,梳理“综合执法进村”执法清单,从制度上细化各项工作,做到部署全方位、工作全覆盖、责任全落实。执法进小区案件书面整改170起,立案处罚636起,不但涉及环境卫生责任人不履行保洁责任、噪声污染、油烟污染等行为,还不断推进综合执法事项的划转案件的办理,其中对未经批准取水、承租人违规转借转租或擅自调换公租房等各类案件,通过探索一批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坚决打好事项承接攻坚战,全面提升综合执法精细化样板。

下一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从辖区城市管理的细微处下功夫,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突出问题,抓实抓细市容秩序整治,聚焦惠民利民,打造成体系的特色亮点,用心用力用情提升城市品质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