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叶维肖 通讯员李晨
暑假,不仅是能暂时放松“充电”的好时光,对于热爱科创的孩子来说,也是丰富见识、提升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机。7月30日-8月6日,由宁波市教育学会、海曙区教育局、海曙区关工委、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主办,浙江元疆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科技新苗”少年科创夏令营在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正式开营。
据悉,此次夏令营活动横跨宁波、深圳两地,小营员们都是在科创领域“拔尖”的四到六年级学子。前5天,“小创客”们在宁波智能研究院内分组合作,动手制作一架专属无人机;后3天,前往深圳参观大疆总部“天空之城”,与工程师一对一会面交流。近日,记者走进科创营,实地探访孩子们在营内的多彩生活。
角色分工 比学赶超氛围浓
“呲——呲呲——”眼前,来自雅戈尔实验学校新五年级的姜颖头戴透明护目镜,手拿电焊笔,屏气凝神。停手后,她告诉记者,自己正在练习无人机制作的关键一环:焊接工作,即通过电焊笔将银针般粗细的导线焊接在飞控焊点上。“飞控就是飞机的‘大脑’,在焊接电路时,需要耐心与技术,这个环节真的特别难。”作为“威峰”小组的副队长,姜颖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开营三天就自主练习了焊接数十次。
尽管营中学习的知识显得有些“超纲”,但和姜颖同学一样,默默潜心学习、静心钻研的成员还有很多。“每个人基础不一,有的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3D设计、编程知识。为了不在组内‘掉链子’,基础相对薄弱的成员都会自觉学、主动学,有的晚上回家还‘加班加点’学。”带队导师说,“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奋勇争先、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五人小组中,我们分别设置了队长、副队长、设计师、工程师、飞手五个角色,队长负责组织协调全队的工作进度,副队长负责每日的工程日记和完成情况总结,而设计师、工程师、飞手分别负责图纸设计、编程控制和无人机飞行操作。”科创基地负责人解原介绍,无人机制成后,成员还要经历项目的汇报答辩,介绍小组设计思路,导师提问并综合评分选出优胜队伍。“活动最终目标是激发孩子对科创的兴趣和热情,我们仅仅提供基本元件,教授理论知识,充当辅助角色,整个过程都要靠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完成。”
群策群力 试错中自我成长
“起飞了,起飞了!”“我们组成功了!”科创营日程的第4天下午3时许,“乘风破浪”小组的无人机在组员曹智源的操控下高高升起,一旁队友不住地为劳动成果拍手欢呼。
路过该组的工作区,记者看到,桌上密密麻麻摆放着形状各异的3D模型。“这些都是之前打印失败的,有的作为机身,有的作为盖板,但都因为重量太重、尺寸不匹配等原因作废了。”组员倪梓程一边熟练地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设计,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推翻之前的设计,总结经验,重新建模打印,才有了现在这台成功起飞的无人机。”
“制作无人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整合优化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迭代’。”指导老师仇迪告诉记者,电机安装、飞控板和电池固定、电路保护设计等,都需要孩子们在不断试错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孩子难免会产生气馁、消沉的情绪。“烧芯片、焊接错误,这些事都再正常不过了。在保证创作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孩子大胆创新,突破自我,让飞机飞得更高、飞得更平稳,还要学会降落、掉头。每一次失败后的成功,都让无人机作品以更新的面貌展现在眼前,这是极具成就感的事。”仇迪说。
来自“沈瀚”组的飞手王楷钦颇为感慨地表示:“我们的飞机经历了1.0到3.0的蜕变,最开始相貌平平,飞得也不稳,后来经过改造,不但颜值提高了,功能也变强了。虽然制作无人机很难,但是和小伙伴一起开动脑筋,互帮互助,让我感到很快乐。”
拓宽视野 领略科技新领域
日前,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在深圳火热开启,作为科创夏令营体验的一环,海曙少年们走进深圳春茧体育馆,沉浸式探秘前沿科技的魅力。
“既能感知图像、光线、声音,还能实现线路识别、物体识别、行人跟随等功能,太酷了!”看着参赛选手自如地操控着身前的机器人,新五年级的赵乐川不禁发出感叹。
据悉,RoboMaster机甲大师高校系列赛由大疆创新发起,作为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旗下赛事之一,是专为全球科技爱好者打造的机器人竞技与学术交流平台。现场赛事以超强AI技术为基础,加之震撼人心的视听冲击力,给孩子们带去一场科技盛宴。
“此次行程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小营员深入感受科技之美、科技创新理念,希望他们能够懂得学习科创的意义,未来成为拥有工程思维的综合素质人才。”带队老师表示,一个科创作品的完成往往需要经历从0到1,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8天的假期营观察,科创营指导老师还会对每位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能力评估,建立多维度评估模型,并给出相对应的成长评估建议,为孩子的未来发展作初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