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碶街道联委: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心!您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第113号建议《关于进一步挖掘南塘河周边文化底蕴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宁波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南塘河是宁波重要的文脉。南塘河,又名甬水、南大河、南塘大河,起点位于鄞江镇它山堰上游,流经鄞江、洞桥、石碶、南门、段塘等镇(乡)街道,与奉化江平行,沿途设置较多碶闸、涵洞,曾经是城区淡水供应与行洪、排涝、灌溉、航运的主要通道。近年来,海曙区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南塘河作为宁波重要河道,也受到重视,通过全面摸排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积极修缮提升不可移动文物,创新活化利用形式,强化南塘河文化宣传展示和传承方式,把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
一、摸清底数,梳理南塘河沿线文化遗产元素
南塘河悠久的历史,由古至今,沿线分布由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经梳理,目前南塘河沿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沈氏星光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文物保护点17处、“三普”登录点13处,分布于南门街道、段塘街道、石碶街道、洞桥镇、鄞江镇。
二、夯实基础,加强南塘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保护利用筑基础。近年来,海曙区重视区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南塘河沿线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梳理、修缮,并积极挖掘其内涵价值,进行活化利用。2020年,位于南塘河沿线长春门公园内的市级文物保护点澄怀学堂、惠庆医院、陈巷陈宅修缮完成,彰显了长春门文化特色;2022年,区级文物保护点永济桥、亭、四明公所,在区级文物经费保障下,修缮一新;2023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氏星光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洞桥、“三普”登录点碑牌巷登科墙门、仪凤弄74~76号民居、仪凤弄77号民居等沿线不可移动文物修缮、迁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使南塘河周边老建筑焕发新的生机。
(二)专项规划稳护航。2019年,省政府正式批复《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发展提供了法定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推动宁波名城名都建设。规划中,针对南塘河沿线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集中的区域划定了鄞江历史文化名镇、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和石碶历史地段。此外,资规部门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编制了《鄞江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均已获批,并正按照保护规划要求逐步进行保护和修缮提升。
三、挖掘资源,探索南塘河文化传承路径
“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塘河文化作为宁波独特的文化印记,南塘河作为其中重要一支,文化元素丰富,传承利用价值高。海曙区一直致力于探索塘河文化传承路径。目前,宁波塘河文化陈列馆已竣工布展。陈列馆以“塘河记忆·运河风情”为主题,成为一处集塘河文化展示、非遗文创体验、工艺美术展览和文化休闲消费于一体的公共文化供给空间,给世人讲述塘河故事、运河精神。其中,展陈将通过文字、视频、图片对南塘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相关名人、百姓生活等方面进行展示,生动讲述南塘河故事,传承南塘河文化。
南塘老街位于宁波古城南门外,曾经是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地的“南门三市”,是南塘河文化延绵至今的重要的实证。为传承展示好南塘河文化,将督促加强管理单位对南塘老街的管理,并对老街中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积极挖掘。目前,市级文保点袁牧之故居已经正式开馆,集中介绍展示了中国电影泰斗袁牧之的生平和贡献,增添了街区文化内涵。
今后,我局将继续加强南塘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南塘河文化传承方式,力争让南塘河文化、宁波文化传承可见、可享。
再次谢谢您的建议,希望您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 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