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年海曙丨东津虹渡 灵现千年:灵桥的故事
时间:2023-07-19 09:30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海定波宁,沧海为曙。千年海曙,山水形胜、钟灵毓秀,群贤辈出、名人云集,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从泱泱三江水到潺潺六塘河,从延绵的四明山到玲珑的独秀山,从唐代的天封塔到宋代的月湖,从元代的永丰库到明代的天一阁,从浙东学术文化到博纳兼容的商帮文化,从王安石、史浩、王应麟、张苍水、万斯同到全祖望、赵叔孺、袁牧之......千年海曙有着数不胜数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人文故事,就像一座丰富的矿藏,等着我们去寻访、去挖掘。即日起,海曙区全媒体中心联合海曙区社科联推出曙哲社科视窗——“读千年海曙”系列文章,带您走进千年海曙,回味城市历史,探寻宁波城的生命印记。

2b74bcb6-e4c6-4f4e-9648-cc599b1ceb2bsize_w_1200_h_798.jpg

△灵桥

清代诗人李邺嗣《鄮东竹枝词》诗云:“东津桥板跨江浮,一字平盛十六舟。千载人驱车马过,可知遗泽是应彪。”灵桥,宁波人俗称老江桥,旧称东津浮桥,修建于唐代长庆三年(823)。据记载,以前选的位置是东渡门外,即现在江厦桥的位置。但当时造浮桥时,江面太阔,水流太急,无法打桩。只好选江面稍窄一些的灵桥门外。另外一说,在奉化江上选址时,打了木桩就被水冲掉,一而三,后空中出现了彩虹,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吉兆。照着彩虹的位置打下木桩,就安稳了,所以把桥命名成“灵见”,又叫做“灵建”。当时的灵桥阔一丈四尽,长五十五丈,由十六条船组成,上铺六尺宽的木板。

△为浮桥结构的灵桥

修建灵桥的是唐刺史应彪,《宝庆四明志》卷一《郡守》:“应彪,长庆三年刺史,建浮桥,跨江五十五丈。”灵桥历年都有修建。元至元二十八年,廉访副使陈祥重建。至正二十年,方国珍仿台州中浮桥的制度规格重造。明代正统十四年,太守陆奇建新舟,始冶铁链用以连接。清代顺治八年知府杨之枘让每里科银二两,五年一征,官方修造。康熙二十三年,郡侯李煦个人出资千金,独造浮桥。康熙三十年,分巡道赵良璧以旧宁波卫地招民造屋,每间输税一钱,每年收税银十四两零售。四十三年,桥西新涨沙涂,准居民盖屋四间,每年收地税银二十两,又海关每年领款银八十六两零。乾隆三十五年,县令商皓建议:甬江涂岸盖屋,凡一百三十四间半,每间输涂租一千四百文,共钱一百八十八千零,以济桥工。这个建议批准后,每年修灵桥,以关款、涂租二项报销。看守的水夫十个人,每个人给工食银五两,篾缆银一两。嘉庆道光年间,两次募银大修。

3d53bb76-a0e0-4076-b925-3618ffe02b53size_w_750_h_493.jpg

△1936年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建造的宁波灵桥

周克任先生在他的《宁波灵桥史话》一文中记录说:仅民国二年至二十五年(1913-1936)的23年间,老江桥就发生大小事故79次,落水死亡的约有六七十人。如1919年农历十月十七,一艘奉化航船撞及老江桥舟排后覆没,全船17人落水,只得救7人。又如1920年8月13、14、15三日连下骤雨,奉化江上游水势暴涨,潮流湍急,冲断浮桥铁链,架板大船三只于16日晨被冲至镇海,浮桥中间断脱三排,交通断绝两天。再如1926年8月24日、25日,疾风骤雨,急流冲击桥身,有大堆“革命草”,自上氽下集积桥排,势甚猛烈。至26日上午7时半,靠近东西堍各第二排浮船铁链断裂,于是中段五排随之逐流漂去。其时桥上行人纷纷奔窜逃命,被挤落水者达30余人,不及逃逸尚在漂流中之断桥上求援者亦有10余人,落水者除3人得救外均被恶浪吞没。这些悲剧不单单发生在民国,从唐代起上千年的桥,其中这样的事肯定很多,只是悲剧也常常被江水一样冲洗,逐渐淡化,但老百姓心中想造一座坚固耐久又安全可靠的灵桥的想法却越来越浓。

39eb6e1b-364c-47ca-8cda-75420dd2e634size_w_612_h_330.png

△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

至清末民初,因灵桥惨祸时有发生,始有人创议改建灵桥为固定桥,1922年商民应鸣和分函乡老耆绅建议改建,因经费无措未果。1922年、1926年,两次成立改建老江桥工程局均中止。1931年,旅沪甬绅乐振葆、张继光、张申之等重行发起,8月1日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沪、甬设筹备处,沪有委员20人、甬16人。邀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师詹姆生同新仁记营造厂工程师竺泉通进行勘察设计,次年完成。1933年10月在沪招标,德商西门子洋行总承包,钢梁由德孟阿恩桥梁公司提供,打桩和混凝土工程分包与康益洋行,油漆工程归信昌洋行承包,宁波人施工。1934年5月1日开工,1936年5月25日竣工,改建为又坚固耐久又安全可靠的三联钢骨环洞式单跨拱桥,6月27日举行通桥大典。灵桥作为我国第一座钢梁单孔环行桥,凝聚了“宁波帮”人士热爱家乡的拳拳之情,是研究“宁波帮”代表人物的最直观、最详实历史实物,更是作为标志性建筑成为近代宁波城市的象征。

f344868c-bb13-4eb1-8f0c-65c099e70396size_w_709_h_433.jpg

△1936年灵桥通桥典礼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接着“八·一三”沪凇战役打响,日寇飞机把灵桥作为主要目标进行多次轰炸。1940年某日,9架日寇飞机来袭,一下子向灵桥投下千磅级炸弹18枚。灵桥岿然不动,屹立在奉化江上,但却殃及灵桥附近闹市上许多房屋和人民。1949年5月24日宁波解放,退守定海的国民党每天出动空军持续低空投弹轰炸灵桥,妄图阻止大军解放定海。灵桥虽整体无恙,而桥周及周围一带商店房屋再度遭灾,生命财产损失相当惨重。

d520d599-351b-4c85-8eef-5ccd279b665bsize_w_1080_h_515.jpg

△灵桥

该桥经历了1953年的大修工程、1994年拓宽改造工程、2003年整修工程、2007年大修工程及日常定期维护、2013年至2016年检验维修,现灵桥保存基本完好,灵桥雄伟的气势、美丽的造型与城市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协调一致。

摘自《浙江文史记忆丛书——海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