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39462270/2023-86779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文日期: 2023-06-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10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3-07-14 14:51 来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浏览次数:

陈珺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筑红线退让区域管理亟需改进的建议》收悉,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非常重视,立即研究部署,明确责任科室专人进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建筑红线退让区域是指建筑物与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之间的区域,即建筑物“用地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的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解释,该区域土地使用权属于产权人。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区域多与公共道路相接,便承担了更多的公共功能。由于部分物业管理公司人员力量、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欠缺,部分商铺店主观念认识方面的缺失,同时并非所有业主都对小区退红空间产权归属完全了解,导致小区退红空间出现管理混乱、矛盾多发、权责不清等问题。

二、当前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新建住宅商业退红养管

针对“进一步完善建筑退线划定的相关规定、鼓励业主有偿移交业务管养权”,我局根据相关规定加强新建住宅商业退红养管,强化退红空间管控。

1.根据海曙区相关文件规定:退红空间按照自愿原则,由业主集体决定是否移交。移交范围为海曙中心城区8个街道,以住宅小区为主分批推进,其中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直接进行移交,2000年之后建成的小区,由原业主对红线退让区域进行维修后再进行移交,维修标准要符合接管单位要求。不愿进行移交的小区,由业主单位自行进行养管。需移交的红线退让区域经业委会、区住建局、街道等相关部门同意后,移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日常养管。

目前已完成云石小区、月湖零星地块等区域的移交工作,移交面积2648.1平方米。

2.针对新建住宅商业地块项目的退红部分绿化,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由业主单位按养护定额一次性支付10年费用,移交绿化部门养护。

目前已统一养管海曙赫威斯学校周边、中医院西侧后孙地块等区域的新建退红绿化,总面积21151平方米。

(二)强化主管部门职能

针对“明确各方职责,理顺‘退红空间’日常保洁和秩序管理的责任单位”,我局主管部门立足本职工作,推进退红空间整治工作。

1.市政公用部门聚焦日常道路养管工作与住宅小区退红空间移交。围绕人行道净化行动的宗旨,市政部门不断加强路面巡查养护,将巡查中发现问题较为严重的南苑街、日新街等退红道路,主动作为重新修缮,改造面积10900平方米。

2.园林绿化部门持续关注退红空间绿化养管工作。对移交我局的退红绿地中老化、裸露情况较为严重的,采取“改用结合、街景融合、养管整合”的微改造模式,使退红绿地焕发出新的活力。并结合“转角遇到绿”景观提升项目,开展部分退红区域零星绿地改造,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来改善街头绿地景观。

3.市容环境部门通过“两手抓”策略,力争退红区域无死角保洁。一方面以“放管服”为抓手,通过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责任上墙制度,划定店铺保洁责任区,明确退红空间养管责任。目前,海曙区共有责任区单位8581家,已全部完成责任书签订。另一方面,继续落实“道路清爽”行动,健全实现长效保洁的全覆盖、无缝隙,健全从墙角到墙角的“一把扫帚”保洁模式,将道路两侧建筑红线退让区域、绿化带、城市家具清洁纳入到道路保洁范围,实现同步保洁。

(三)退让空间品质提升

针对“明确‘退红空间’主要承载的功能,进而依据不同属性,考虑交通安全与畅达的需要、市民慢行生活的需要、相关商业活动扩展的需要,提升‘退红空间’的公共性与共享性、做好道路空间环境、道路沿线建筑界面、‘退红空间’的具体功能布置的引导”,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退红空间和所在地块的城市设计或街道景观设计。

推进辖区内重点区块、重要景观节点、重要项目所在区域关于城市设计或街道景观设计的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城市道路两侧退让地的空间形态指引,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形象,有机融合建筑退让空间与城市道路,完善城市步行系统构建多样性交往场所,提升城市品质。如推进完成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谋划道路红线范围内后退空间一体化铺装、公共基础设施、景观建设、沿街整治更新、建筑立面夜景灯光等工程方案;推进完成启运路(机场路—环城西路)、解放路两侧立面整治工程,对提升道路两侧建筑立面改造和景观提升提出建设性意见;积极谋划宁波天一数码广场、和义大道购物中心外侧等多处重点区域的项目改造,合理规划行人城市步行结构,做好道路空间、道路沿线建筑界面、退红空间的具体功能布置的引导,并保持整体风格在空间及视觉上的统一。

(四)加强退红空间日常执法管理

针对“乱停车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关注‘退红空间’的日常管理,及时向有关责任主体通报问题”,我局加强对退红空间的日常执法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公共空间等违法行为。

1.由属地街道牵头负责,引入专业停车管理公司与小区业委会签订协议,在部分条件合适的小区开展退红空间管理试点工作,安装道闸,划设停车位,明确收费标准、营收比例和管理方案。通过价格杠杆,有效调节退红空间内的停车供需矛盾。改造后移交小区业委会管理,养管协同,长效运维,从而对乱停车问题实现长期有效的治理。此外,对有条件的单位物业,允许其对小区和大厦周边红线退让部分提出停车位申请,进行自主管理。如月湖、鼓楼等中队与建设银行、云海宾馆等多家单位签订了《退让红线区域停车管理承诺书》,明确由其履行日常自主管理的责任,从而营造良好的停车环境和公共秩序。

2.我局执法中队对退红空间容易反复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流动售卖、跨门经营等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结合执法进小区等工作,实现人员到位,责任到人,形成“信息收集、服务告知、管理督促、执法保障、司法介入”小区执法工作“五步法”,加强与小区物业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相关问题,督促其做好退红区域统一管理,为其管理提供执法支撑。

(五)依托数字化改革,优化基层执法方式

针对“明确各方职责,理顺‘退红空间’日常保洁和秩序管理的责任单位”,我局依托数字化改革,优化基层执法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1.结合“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加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和应用,提升退红空间精细化管理水平。市容方面,依托环卫智能化管理设施及数字管理应用,提升保洁质量。市政方面,建立照明远程控制平台,实现照明养管精细化;深化道桥养护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开发设施动态更新、养护管理动态监管、检测数据管理等应用。绿化方面,加强运用“智慧园林”系统进行行业管理,全面提升退红空间精细化管理水平。

2.开发上线海曙城市管理督考系统,包括市政、绿化、环卫和市容秩序在内的四类网格(同时响应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需要,预留了拓展其他N种网格类型功能),通过在地图上绘制四类网格的地理围栏并标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我局负责的城市家底(包含移交代管、建成在用未交付、养护期)和执法范围图像化、具形化。其中管理督考系统的网格化管理功能为进一步加强退红空间管理确权提供了技术支撑。

3.借助掌上执法系统(PDA),实现信息同步、集成处理,助力退红空间执法。实行“行政执法繁简分流新机制”对于案情相对简单、违法事实清楚、取证标准不高的案件,采用视音频记录取代纸质笔录、格式化(电子化)检查表单、当事人提供自书材料等方式,极大提升了执法效率。

非常感谢您对海曙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注和关心,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宁波市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3年6月16日        

(联系人:吴欢欢,电话:8929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