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丨平安海曙,何以问“鼎”?

2023-04-23

全媒体记者蔡迪 通讯员金萍 孙逸雯 奚楠 张振

02be7d5e-4549-4131-9c86-6b287cc8b937size_w_3878_h_2408.jpg

捧回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连续十八年获评省级“平安区”,海曙凭什么能?

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海曙再次上榜省级“平安区”名单。值得一提的是,海曙被同时授予了现阶段省级平安建设领域最高荣誉——“二星平安金鼎”。考评维度之广、考评方法之活、群众评价之重决定了保持连续问“鼎”之难,而海曙成功破难。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多年来,海曙“平安铁军”在红色旗帜的引领下,更加突出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要求,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护企安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平安稳定的营商环境作支撑。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争先行、创卓越的硬实力,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此,海曙多点发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在2022年下半年,海曙11087警企服务中心阵地前倾、服务前置,主动走访企业。在过程中,发现辖区某大型企业遭遇了内部员工职务侵占。民警随即根据线索开展数据分析研判工作,第一时间调取了相关人员的账户120余个,对40余万条银行流水进行分析,对货物流、资金流进行倒追,最终查明该企业员工职务侵占案件历时16年之久,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民警继续深挖彻查,最终对该案实施全链条打击,为被害企业追回损失1800余万元,并帮助该企业压实企业主体管理责任,促动企业对人员内控、购销渠道、入库付款等多方面进行整改,堵截风险问题点7个,形成该公司自有的内控方案。

9a131ec0-5763-4657-aa8c-487b785e9a64size_w_3000_h_2000.jpg

由海曙公安分局于2019年创立的11087警企服务中心,以经侦专业警种为主导,引入律所和知识产权代理等第三方机构,能够线上线下“零距离”服务企业。此外,中心还设置了知识产权专家动态入驻,且有民警定期实地走访,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其优秀经验获得省市推广。

去年6月,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海曙11087警企服务中心创新健全营商环境保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出台《进一步务实深化海曙11087警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涉企服务一站式供给,促动企业产生预防风险内驱力。2022年,该中心为全区6.9万余家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318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3800余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的“秘密武器”,海曙不止“11087”。去年设立的海曙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是区委、区政府统筹全区行政执法监督、检察法律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中有关营商环境投诉监督职责的议事协调机构,集合各部门力量,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相关问题。目前,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与区工商联已成立了古林镇商会、高桥镇商会、江厦街道商会、南门街道商会、合一生活园区等5个全区首批营商环境直通站站点,通过平台搭建、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等,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多点发力,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生活环境安不安全、危不危险,老百姓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海曙紧扣平安大主题,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

紧盯应急管理“主跑道”,海曙开展“筑安”“护航一号”“护航二号”“七张问题清单有限空间作业”“百日清零”等安全生产专项执法系列行动;发动重点执法部门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28609次;吸取相关经验教训,明确18.5万平方米影响消防安全的违章建筑拆除任务,截至目前,全区已拆除违建30万余平方米。

着力培育应急救援队伍,探索打造综合应急指挥中心。目前全区已建成区级森林消防队、镇(乡)街道综合救援队,已组建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5支,培育孵化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5支,进一步增强了应急值守力量配备。

7a7b9ec2-6a11-4b75-b2e9-5d8aa7368d81size_w_5519_h_3903.jpg

探索执法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推进精细化城市治理。海曙从2019年开始谋划PDA数字化移动执法终端一体化应用,如今已是全省“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的硬核标志性成果之一。该应用围绕整体智治,通过移动办案执法信息化,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其简易程序案件数占全市33.36%。

在海曙,还有一家“国字号”派出所,为打造城市治安复杂区域治理样板提供了先行经验。

去年五月,海曙公安分局高桥派出所被授予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面对流动人口占比达71%的高桥镇,“高桥警官”有自己的一套“独门做法”,赢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高达99.1%。

在高桥治安态势最复杂的藕缆桥辖区,高桥派出所设置了集接处警、窗口服务、矛盾化解、安防体验、平安讲堂、联勤联动、社会力量培育、警民说事、民情联络于一体的藕缆桥联勤警务站,打造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警务超市,使辖区警情案情大幅下降。同时,针对全镇103家集中出租公寓楼、逾15万流动人口的管理难题,高桥派出所组建“公寓管家”联盟基础上,设置了实体化联络室,定期召集业主通报公寓楼管理存在问题、开展安全宣讲等活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平安底色绘就幸福成色。2022年,海曙区以除险保安行动为总抓手,全区累计摸排各类涉稳风险130余个,打击养老诈骗追赃挽损3200余万元,全区有效警情同比下降6.2%,全区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形势不断向好。

▷全民动员,擘划社会治理蓝图◁

固本木必长,浚源流必远。凝聚基层力量,才能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网格员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海曙区完善网格平战机制,全面优化网格设置,将全区269个村(社区)划分为1543个网格、6213个微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员力量3.5万余名,完成城乡网格统一标准化编码,提升网格治理精细化水平。

2113f0d1-12fb-4ae5-bf72-ce9ddeb3b514size_w_1398_h_932.jpg

前不久,海曙区月湖街道迎凤社区周边的一家小吃店因油烟排放问题与社区居民发生纠纷。社区网格长蒋玲爱将事件拍照上传至“基层治理四平台”后,辖区城管中队联合社区与店家多次协调,成功整修相关设施,保障居民正常生活。

值得关注的是,迎凤社区还是去年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获得者。该社区通过“邻舍家”小区自治服务站阵地建设和自治理事会机制建设相结合,培育自治站服务团队,最大限度激活各方力量参与小区治理,提升基层自治水平,打造出了基层治理新样板。

基层治理再“加码”。为进一步提升群防群治力量,海曙整合基层网格员、辅警、协管队员、义务消防员等平安建设力量,组成村(社区)平安护航队,全区已建立278支,将原本松散的基层平安建设队伍进行集聚,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事件发生,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2年全区共调处矛盾纠纷14361起,成功率达99.8%。

解铃还需系铃人。群众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才能更上一层。这件事,还得“从小抓起”。

海曙探索法治副校长工作方面三十余载,目前已实现全区学校法治“双副校长”(民警+律师)100%全覆盖。法治副校长能够妥善处理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帮助辖区学校进一步拓展法治教育资源,校园法治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为海曙的法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法治教育让青少年懂法,也让青少年学会用法,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琦”普法工作室、“海法护航”等一系列青少年普法品牌在海曙遍地开花,它们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法方式,为辖区的未成年人营造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加快法治社会建设。

545f5688-af28-4c81-b5ab-7b7cd5077dc8size_w_6000_h_4000.jpg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沉甸甸的“二星级平安金鼎”承载了18年来平安海曙建设所走过的路。站在新起点上,海曙区将以翻篇归零的心态,不断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努力为海曙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强化平安动力、筑牢平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