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海曙资讯本地动态

光伏低碳激发“绿动能”

发布时间: 2023-02-27 14:32:53   浏览次数:      来源: 海曙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周唯轶 通讯员曾珍

铺开光伏板,激发“绿动能”。2月27日,记者从区发改局获悉,去年全年,海曙区光伏新增装机容量5.93万千瓦,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18.57%,光伏低碳成效初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全省整区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海曙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3.56万千瓦,其中龙观乡光伏新能源推广普及率达90%,建成整村200户以上光伏村4个,截至2022年年底,龙观乡总装机容量达5400千瓦,年发电量达540万千瓦时,光伏发电量超过村民用电量,实现了“绿电”净输出,这一光伏产业模式还成功入选2022年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41465dde-40a3-4ed6-b19b-9c15b6e1b9a8size_w_4608_h_3072.jpg

在城区,2022年10月并网发电的天一广场绿色低碳停车楼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21万千瓦时,累计减少二氧化碳量100吨,绿色环保、节能减碳效果初见成效。据悉,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903.52千瓦,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评估测算,预计光伏年发电量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1537吨。

e0b5a39e-bcc7-4dec-b832-d43575795699size_w_5464_h_3640.jpg

在乡村,背靠四明山的龙观乡李岙村,青山环抱,流水人家,随处可见“光伏发电”的踪影。当村民坐在智慧座椅上沐浴阳光时,手机还能放在座椅上进行无线充电;如果太阳过晒,头顶的太阳伞还能完成自动开伞。到了夜晚,280多盏光伏路灯自动照亮村民家门口的小道,为他们护航。李岙村光伏屋顶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16吨,减排二氧化碳598吨、二氧化硫18吨、氮氧化合物9吨、含碳粉尘163吨。依托天然的生态环境,龙观乡还率先在全省开展乡镇级的GEP核算,不断释放“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态红利”。

电力央企子公司中国电力在海曙区投资布局低碳能源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布局在都市区,海曙广阔的山野为光伏项目提供了空间,项目全产业在一个区域实现落地。”该项目负责人表示。今年,四明山小镇章水镇将迎来茶光互补项目,部分利润直接分配给入股的乡村振兴公司。

广博工业园区光伏项目、南塘光储充项目、恒一广场光储充项目、储能学校光伏项目、海曙区行政服务中心光伏项目……据统计,2021年和2022年,海曙区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分别达2.06万和5.93万千瓦,较之前实现了倍增。

“在我区现有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光伏建设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努力推动我区光伏发展进入普惠共享、数字高效的3.0时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有效减少能源领域碳排放。”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铺开光伏板,迎接艳阳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伏+”将持续为海曙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绿色动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