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头条

海曙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

发布时间: 2023-02-01 08:40:59   浏览次数:      来源: 宁波日报    

工业互联网风生水起。

数字赋能产业焕新。

晒着太阳奔共富。

海曙风貌

创造美好品质,打造卓越城区。

过去一年,是海曙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海曙落实上级重大部署,坚定且坚决;面对卓越城区未来,谋局更布局;推进发展各项任务,克难不避难,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各项工作亮点频频——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南塘老街获评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项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金奖;获评全国“书香城市”;龙观乡建成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光伏产业模式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成立运营全省首个工程师人才服务中心;入选省现代社区“五社联动”提质增效行动试点;连续17年获评省平安区;促消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天一阁·月湖·金汇特色产业风貌区入选省第二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入选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山区生态共富模式入围全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章水镇入选省低(零)碳创建试点;创成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省首批“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试点区;优质高效水稻大田未来农场成为全省首批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海曙区以真抓实干的奋斗姿态、埋头苦干的强大韧劲,比招商拼贡献、加速产业大焕新,比项目拼速度、加速空间大焕新,比状态拼效能、加速治理大焕新,持续打响“海曙·创造美好品质”品牌,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争先行、创卓越。

撰文 陈朝霞 孙勇

图片由海曙区全媒体中心提供

打开高质量发展新通道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这一年,海曙聚力经济稳进提质,聚焦创新创意创质“三创”驱动,积极构建制胜未来的新优势,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

“稳”的基础不断夯实,在稳进提质中取得了新突破。

海曙全力推进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召开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1+X”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三轮助企纾困政策,建立重大项目“1314”统筹推进机制,出台18条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发布12条翠柏里创新街区扶持政策,经济增长实现V型反弹、逐步向好。

“进”的态势不断显现,在动能转换中培育了新优势。海曙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引领创新的策源引擎,构造加速创新的转化基地,营造鼓励创新的生态雨林,创新活力澎湃激荡,创意资源加速集聚,创质成效逐步显现。

这一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顺丰华东创新产业总部基地、设计产业园等一批服务业载体加快建设,新引进国电投、京东方等一批重大项目,空港跨境电商业务创历史新高,宁波国际邮件互换中心正式投用,实现第五航权货运航线“零”的突破,宁波西枢纽交通先导工程开工,翠柏里创新街区建设势头强劲,新引进网安信创等亿元以上项目52个。

这一年,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启动国内一流创新型城区建设,获批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甬水桥科创中心、阿里云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高新技术企业1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18家。各类人才加速集聚,启动建设“工程师友好区”,引进工程师人才9700余名,8人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计划,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

这一年,产业能级持续优化。“双三十”头部企业梯队培育与“新工网”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时尚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0家;市政府质量奖企业入选数居全市第一,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入选全省首批试点,建筑业产值规模保持全市前列,13个工程项目获评“鲁班奖”“钱江杯”;5家企业获评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新增3个省级公共海外仓,“9610”“9710”“9810”模式出口规模居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市外内资、浙商回归到位资金完成率均居全市前列。

彰显城乡融合新风貌

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这一年,海曙聚焦沿江沿路沿山“三沿”开发,进一步拉开城市空间格局,“空间整治+连片开发”双轨并行,从“有机更新”跃迁到“全域焕新”,人景相依、城景相融,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人居实景图徐徐展开。

优品质、促蝶变,城乡风貌更加彰显。

提速区块开发。系统推进千年罗城复兴,8条“精品线路”有机更新,8个“特色街区”沿线蝶变,40个“亮点工程”散落全域;实质性启动历时8年的秀水街保护焕新,改造完成26个城中村和55个老旧小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新增省级未来社区(乡村)7个、美丽乡村示范镇和精品村17个;深入开展姚江南岸片区规划设计,加快丁家湾区块拆迁出地。

补强基础设施。四明山环线路网密北线改建通车,S309荷梁线一期等32条道路开工建设,33条道路建成通车,5条断头路打通,完成90条道路病害点段和42座桥梁“桥头跳”整治,完成城市低洼道路改造13.6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2.5万个;鄞江堤防整治工程主线封闭,姚江(三江口)防护工程全面完工,樟溪河干流整治等系列工程顺利完成,实现主汛期前“防洪圈”缺口全部封闭;区中心粮库一期、二期工程开工建设,4个高标准农田启动改造提升,入选省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

高标准、谋发展,空间环境更加优化。

整合产业空间。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升级改造工业用地4150亩,横街镇入选省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11350”工程;开展投资项目全周期监管服务改革,优化重点工程前期、完善评审机构设置,大融资、大要素保障专班高效运行,发布实施房屋征迁房票安置新政,设立全市首个城乡有机更新基金,争取专项债资金23.1亿元。整合组建区水务集团、教育产业公司、人才发展公司,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持续完善。完成征迁193万平方米,53个项目拔钉清零。

提升环境质量。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区,新增月湖盛园等5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个、示范小区25个,完成拆旧建新115万平方米;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区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升至92.3%,新增各类绿地32.5公顷,PM_2.5年均浓度全市最优。

走出共富先行新路径

枝叶关情,惠泽民生。这一年,海曙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化”互融,聚焦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成长,致力普惠共享,关注极少数、重视大多数、提升平均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探索走出共富先行新路径。

以人为本促进共富,品质生活可感可享,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海曙中学开工建设,高起点开办宁波中学海曙合作班,打破地域边界实施“城乡共富”招生计划,建成校(园)8所、新增学位4680个,教育人才增量全市领先,获评全市“甬有优学”基础教育先行试验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区级综合性医院等级创建“零”突破,成功创建省中医药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成省级健康促进区。打造9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成长春门文化公园;“南塘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影响持续扩大,推进现代农业“五乡五最”特色产业发展。

社会保障更广覆盖。聚力打造6张民生“专曙”名片,“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入选省共同富裕试点。实施“乐业海曙”行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创业担保贷款资金发放规模居全市第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经验全市推广,困难群众医疗保险资助参保全覆盖。新增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531套,新增公租房保障家庭3055户。区福利中心开工建设,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4家,每千人口托位数居全市前列。“曙光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所有建制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100万元,深入开展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共富工作获评省优秀等次。

数字赋能创新治理,品质服务可圈可点,夯实共富坚实的基础。

社会治理精细高效。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统分沉”改革,设立全省首家商业社区,实现中心城区小区自治站全覆盖。启动“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强化,全区85.2%执法力量下沉基层。

数字化改革亮点纷呈。“一图四库”统建共享启动建设,防台减灾智治应用成为全市试点,81890“民呼我为”系统全省推广,服装产业大脑等一批特色场景应用上线运营,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全区的三维时空数据底座。“曙居易”流动人口管理、“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一件事”改革全面铺开。新增21项省级以上重大改革项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