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校歌里也有那么多门道!”“数学课也可以这么美!”
11月30日,在“五育并举”视域下学校高质量办学实践展示活动暨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第二十九届艺术节“逐光有我”文艺展演活动中,“海小”作为百年老校,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展示活动和文化展演,诠释了“五育并举”的深刻内涵。
当天上午,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三场课堂展示,呈现了海曙区教育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语文课上,老师以“三读”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一读”“二读”“三读”中,经历“字字读正确”到“读好节奏”到“读出韵味”的过程,实现语言与育人、文化、思维、审美多径融合发展;数学课中,老师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方圆文化,介绍圆的前世今生,并引导学生尝试用尺规作图;音乐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对音乐编创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探究与实验,并尝试把艺术实践转化为艺术成果,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音乐核心素养。
在下午的艺术节“逐光有我”文艺展演活动中,学校各个社团和班级轮番上演十余个精彩绝伦的节目,涵盖舞蹈、器乐、朗诵、表演、走秀、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
现场,同学们共同配合协作完成演绎,饱满的艺术表现力引得现场掌声阵阵,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让观众们点赞连连。“从展演的策划、编排、排练到最后演出的呈现,同学们参与了每一个环节。”海曙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教育教学融入展演的筹备中,每一个节目,都融入了学生自己的创意。
就拿模特秀《鎏星》来说,三年级的孩子以海小优秀校友王建宇科创实验室为创作之源,在节目中融入了声、光、电等多种元素,并将元宇宙概念、机器人概念、宇航员形象渗透在服装设计中。通过艺术表演,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孩子经常在家练习走台步,靠墙练体型。摆手怎么摆,转身怎么转,都是有讲究的。”一位爸爸在现场看到了孩子的表演,回想起孩子在家时的勤学苦练,感慨万千,“看到孩子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自信无比,我们做家长的看着也高兴。”
坐在台下的,还有不少海曙区的音乐老师,集士港镇中心小学的老师朱静就是其中一位。看着表演,她情不自禁地为这些学生鼓掌,“海小不仅仅有校级的社团,今天的每个节目都是以班级为单位上台演出的,说明学校艺术文化学习渗透到了日常的教学中。”
海曙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课程是落实育人目标的关键,构建“五育并举”综合育人的课程体系是前提,“学校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通过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了跨学科甚至是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教学模式,践行着‘五育并举’综合育人的理念,如本次学校艺术节展演就是于无形之中体现美育与各育融合的价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