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崔宁 通讯员蔡尚容
“日常生活中的咖啡渣、秸秆、瓜子壳等废弃材料都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在我们的技术合作与创新下,将这些材料变成了可应用于生产制造端的绿色原材料,所生产的产品非常受国外客户的认可和欢迎!”12月25日一早,宁波艾森饰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又开始忙碌起来,机器的运转声中,一批批富有含“绿”量的收纳盒、衣架、飞盘等日常用品由此产生,之后将销往欧美、中东等地区。
含“绿”量就是含“金”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收纳盒、衣架等产品,以往一般采用石油衍生品作为生产原材料。如今,在绿色理念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支持下,咖啡渣、秸秆、玉米淀粉、瓜子壳等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废弃物”,成为企业原材料的来源,也让这家位于洞桥镇的工贸一体型外贸企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
“自2020年起,我们开始发力这一新赛道,与国内上游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可用于生产制造端的绿色原材料,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元。”艾森饰品销售经理栾思义说,“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发展选择,一方面是为助力绿色环保、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另一方面则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在满足国外客户要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由于材料的属性、成分等有着本质不同,相较于采用石油衍生品,采用绿色原材料所带来的生产难度更高,具体体现在成型、表面处理、着色固色、耐用度等多个方面。对此,艾森饰品和上游合作企业进行持续投入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咖啡渣、秸秆、瓜子壳等废弃材料的“改性”,使之具备高度的成品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应用于后续生产端,满足生产制造的实际需要。
在企业产品展示区,色彩缤纷、设计多样的上千件装饰品、生活用品、文体用具中,采用绿色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显得“低调”许多,但却独具质感。以收纳盒为例,相较于一般塑料材质类收纳盒的顺滑表面、透明靓丽,面前的这些收纳盒多为乳白色、燕麦色、焦糖色、咖啡色等颜色,走的正是今年最流行的“美拉德”色系风。搭配非透明质地,整体颇具质感。
仔细观察其材质,可看到其中有不少源自于咖啡渣、瓜子壳等材质的深色“斑点”;产品摸上去的手感平滑,却又犹能感受到细微的颗粒感;凑近一闻,没有塑料等化工类产品味道,有着较为宜人的气味。
今年以来,采用绿色原材料的产品占企业总产值的10%,较去年同期翻一番。“虽然绿色原材料的使用成本比石油衍生物高20%,但产品符合绿色环保健康要求,客户用得安全放心,企业也能实现长远发展。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增加研发投入、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栾思义说。
与此同时,绿色原材料的“来源”也在不断拓宽。中国茶叶产业基础好、茶企多、受众广,而这也意味着伴生大量茶叶渣,这也吸引了艾森饰品的目光。目前,该企业正积极与国内知名饮料企业合作,通过采用茶叶碎渣提取茶叶纤维,用于新品绿色原材料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