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山地谈”:它等了我们500年!

全媒体记者邱馥琛 通讯员徐尚之 李园
继知名生态学专家李振基教授来访并开展自然教学示范后,12月20日至22日,海曙区龙观乡又迎来了重磅“新客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德勤咨询以及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国内地理学领军型教授李加林等有关专家代表组成“龙观·山地谈”(第三期)的阵容,联合考察龙观乡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就宁波植物园(海曙山地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举措深入探讨。
考察组实地走访观顶湖、五龙潭风景区、磻溪高山村、铜坑自然村、乌贼山(广明山),对照刚刚完成初稿编辑的《你好,自然——龙观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教育手册》,仔细查看地理条件和自然风貌。在观顶湖沿线,考察组不时下车采集节点影像资料,指出该地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开展自然观察的优势。据悉,观顶湖水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容量222万立方,是宁波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空气、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也是龙观乡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
在磻溪村,考察组被一株500多年树龄的玉兰吸引。“一定要好好保护,它等了我们500年,古村的焕新一定离不开它!”中国国家地理营销总监李硕围绕亮点营造,介绍了营地、自然教育、探索文旅、博物运营等业务板块情况及成功案例。
走进植被茂密、生物资源丰富的五龙潭风景区,考察团近距离体会秀水幽谷。景区内新开放的蕨与蝶自然体验馆实景打造了多样性场景,重点展示了五龙潭地方特色的蕨类与蝶类品种,也包含国家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物种,还运用VR技术让访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五龙潭的自然魅力,收获了许多“点赞”。
在乌贼山正在打造的“生态微公园”现场,考察团了解到,一条以“追忆自然历史足迹”为主题的双连珠步道将在明年建成,串联起生物多样性、当地文化和城市生活,山顶荒废的水塔也将被巧妙翻新,打造成别具一格的休闲场所。“龙观乡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小小微公园,就能讲很多自然故事,像我们眼前这块源自白垩纪时代的岩石,浓缩了地质变迁历史,游人可以近距离观察它、触摸它,体会自然奇妙魅力。”省勘院的专家表示。
“我们举办‘龙观·山地谈’系列邀访,今年以来已有多批学者大咖和专业机构走进龙观,实地看、实地谈,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此次联合考察团来访,为后续分析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他们将立足专业的渠道资源和整合能力,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山地园建设提供深入建议。”龙观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龙观乡正着力推进宁波植物园(海曙山地园)建设,持续开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念宣导的资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