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分钟时间,不念汇报材料,分析场景建设,谈改革突破,展现数据、用图“说话”,并接受区领导点评……11月23日下午,海曙区开展“三比三拼三焕新”——“五最破难助发展 收官冲刺全年红”活动,镇(乡)街道、部门负责人走上发言席,12个“五最破难”攻坚项目逐一亮相。
如何攻坚克难,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求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今年以来,海曙区以“三比三拼三焕新”为重要抓手,聚力最薄弱、最困难、最复杂、最前沿、最细微处,将“五最党建”引领破难作为一体贯通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梳理形成104项攻坚清单,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共富,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好的营商环境“土壤”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占地面积仅1.43平方公里的江厦街道列出的一组数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截至目前,江厦街道已引进企业566家,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上升187%,新落地重点项目39个,总投7.2亿元,新月度上规企业14家,落地项目和“小升规”数量居全区首位。
原来,江厦街道今年提出了“江厦小二”服务精神,制定出台了“营商优商双十承诺”、全员招商、企业扶持、楼宇规整等一揽子营商办法,走出了有江厦特色的招商、优商、稳商、育商和惠商的发展路径,成功突破盘子大、资源少的制约瓶颈。“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打响‘归曙感’营商环境品牌。”江厦街道党工委书记黄伟的答案掷地有声。同样,鼓楼街道的招商工作富有实效,用卓越和攀高构建出了招商的强磁场。
短短几页PPT演示文稿,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改革突破,背后涉及牵头部门及协同单位的一系列基础工作。
在推进城乡品质提升过程中,零星房屋由于规模小、建成早、产权多、人员杂、管理乱,目前尚无可借鉴的成熟经验,这一民生薄弱环节怎么破?海曙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最破难”为抓手,推出“1+5+1”工作模式,即1个物业单元党组织+5名组团包联人员+1个区级包联单位,聚合政企资源,形成100余条基础资源清单,以点破面,分级分类提升优化,打造出高桥镇藕缆桥村等多个城乡基层治理的共享样本,形成独有的“海曙解法”。
“目前,全区29个零星房屋试点项目总体进度在90%以上。10个试点提前完成管理优化工作,13个试点已成功引入专业物业。”区住建局局长刘锋表示,未来,区住建局还将继续推动党建引领人格化、具体化,推动零星房屋管理优化“由乱而治、由治而质、由质而美”,形成更多海曙经验。
大屏幕投射下、众人的目光中,更多的攻坚项目被展演:以片区开发为牵引,区前期办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坚持项目为王,段塘街道奋力推进空间大焕新;区民政局打造了“专曙颐养”卓越范例;区水利局高质量推进沿山干河的整治工程;团区委打造有温度的青年创客社区,区房屋征收中心拆出了城市新面貌、发展新空间,鄞江镇和横街镇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干部状态、交出了拆迁攻坚的靓丽答卷……区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曙区将以更高标准推动理论学习下实功,营造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持续排摸基层群众“最不满意”和“最希望解决”问题,动态梳理更新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收集整理整改整治典型案例,切实把检视整改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绩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