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在身边·足迹丨天一阁·月湖景区:一湖文脉贯古今
时间:2023-11-29 17:11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全媒体记者裘保莉 邱馥琛 通讯员张思祺

“势压平湖四面佳,好风明月是生涯。”千年之前,当钱公辅在月湖畔写下如此诗句时,他是否在脑海中想象过月湖千年之后的模样?

作为滋育宁波城市的母亲湖,月湖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浙东学术文化,传承着宁波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诞生了中国藏书文化的典范——天一阁,并形成了今天城市独有的精神特质。而在今天,除了历史和文化的符号,月湖又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元素,诗中的亭台楼阁映入尘世间,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

e78c2664-aecf-464e-8de7-629664b6e770size_w_2535_h_1039.jpg

千年风雅,月湖文化代代传

唐太和七年(833),鄮县令王元暐筑它山堰,一路引流入城形成日、月双湖,月湖从此有了千年的浩渺烟波。

周末在天一阁·月湖景区,几个文保单位前,总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或者头发花白、或是正处青年,面对游客,侃侃而谈,“疯狂输出”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他们就是月湖历史文化传播志愿队伍。

70岁的马坚梅是志愿者之一,从小在月湖边长大。但其实,曾经的她却鲜知月湖的历史文化典故。有次,马坚梅坐火车去外地看望女儿,在火车上,她听到有人说宁波是个只懂经商没有文化的城市,月湖就只是一个大水洼。

f3f89a35-19c0-4ba1-9936-ff70a79e9d1fsize_w_5464_h_3640.jpg

“宁波是个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地方,月湖更甚,但我们都不了解,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因此,当月湖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时,马坚梅立即报了名。除培训外,马坚梅还经常自己抽时间到各个景点,一边游览、一边看讲稿。如今,光一个银台第的历史,马坚梅就能说上3个小时。

从簪缨鼎盛的世家大族环湖而居,到学者大儒开筵讲学,书院、藏书楼次第矗起,无数的故事在月湖畔发生,形成了宁波人的独特气质与眷恋。

北宋元祐年间,家住月湖西岸的名士周铢从开封返乡途中写下《蓦山溪》一词的下阙,“故园应是,绿遍池塘草。家住十洲西,算随分、生涯自好。渔蓑清贵,休羡谢三郎。红蕖月,白蘋风,何似长安道!”被称为月湖的绝美诗篇。

e95ba840-773c-42bc-b5de-036fe59c5e57size_w_3200_h_2133.jpg

作为宁波城市文化的缩影和精华,讲好新时代的千年月湖文化,尤为重要。近年来,天一阁·月湖景区管理办公室深度挖掘、宣传月湖文化,以月湖诗词文化为切入点,编纂出版“天一阁·月湖文丛”系列,目前已出版《天一阁·月湖历代诗词汇编》《天一阁·月湖楹联书法集》《“诗画月湖”诗词摄影集》,即将出版《天一阁·月湖诗词精注》《<云石会>传奇点校、注释》等。同时通过绘画、书法、朗诵、歌曲、戏曲、短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将月湖文化转化成市民、游客可看可赏的艺术作品。

eeb59fbd-3492-4a06-a36f-a0adab979552size_w_6000_h_4000.jpg

春日花朝节、五一汉服游园会、盛夏都市音乐会、金秋市民艺术节等各类品牌文化活动百余场,中东欧音乐会、国际公共艺术大赛等国际性艺术活动落地,“好风明月是生涯”中秋诗词晚会连续多年,成浙东唐诗之路十大文旅特色活动之一……丰富多样的活动带来人气,也让月湖文化深入人心。

与民同乐,齐享湖畔潮生活

一千多年前,郡守钱公辅对月湖柳汀一带作了大规模修整,并在憧憧两桥间建造了众乐亭,成为月湖治水造景的点睛之笔。众乐亭,取《孟子》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意。与民同乐,也是天一阁·月湖景区的根基与未来。

十一假期,刚焕新回归的天一书局成月湖畔当之无愧的“网红”,店内竹椅、竹桌、竹灯,茶香与书香交织,既保留了建筑美感和古典气质,又有年轻人的时尚范儿。国庆期间,每天有近万名游客前来打卡,虽假期已过,一直人气不减。

a22e0459-5e13-452c-9b09-5555dd2ebbbfsize_w_1821_h_1280.jpg

谁能想到,曾经的天一书局因空间布置问题,让市民游客有一定“距离感”。“2018年开业初期,我们对市场调研还不够深入,想着把高质量高品质的一面展现给客户,展陈布置上大多选用了馆藏的精品红木家具和珍贵的展品等,虽是对外开放,很多游客却不敢走进来,认为这是个高消费的地方。”天一书局负责人张孜恒介绍道。

为此,今年以来,天一书局积极转变思路,打破书局原有格局,致力于一步一景的打造。在开放式的空间内全新布置了竹制家具,配以精致景观小品,完善手作活动、朗读体验区,推出高品质但价格亲民的茶咖及宁波地道小食,并将主打的阳明心学系列、宁波元素系列、艺术家原作衍生系列文创,融合于茶空间、书房空间等各种场景中,进行沉浸式的展示。位于南侧的天一书局南楼展厅则定期推出贴近老百姓生活、广大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宁波传统非遗主题展览。

e973d879-e509-4c36-89ff-0aa16c57f05esize_w_1620_h_1080.jpg

天一书局的积极转变,正是“与民同乐”理念的生动实践。天一阁·月湖景区是鲜有的坐落于中心城区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天人流量维持在2万左右,到节假日基本每天3万人以上。如何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是关键。

提升景区“内在”——在5A级景区创建期间,实施天一阁广场及月湖西区一期建设、天一阁博物馆整改提升、月湖景区提升改造等项目,提升景区品质;健全游客服务体系及景区全域无障碍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配套,增强游览体验度;紧抓数字风口,积极试点“未来景区”,打造沉浸式游览系统。

d1a9e7c1-0a42-4fa0-99ba-3800cdc7e3f2size_w_1919_h_1279.jpg

精琢景区“颜值”——引进浙江省首个湖泊综合治理PPP项目,有效改善月湖水环境,成为宁波市内河湖泊“清可见底”的试点和标杆;以“微改造、精提升”的理念,实施二期提升工程,实现全域夜景亮化;恢复著名画家吴冠中经典画作《双燕》画面场景,打造寄托乡愁的江南文化符号;通过凸显运河世遗水则碑水利景观,重塑“院士林”热门景点等工作,铺开书香湖语的胜景画卷。

除了“内外兼修”,如何带动景区内文保建筑的人气?活化利用无疑是最好的出路。这几年,景区管理办坚持“保护优先、合理适度、注重公益、社会共享”原则,将景区内闲置的文保建筑打造成湖畔特色文化空间,注入潮元素。

湖心寺见证了中国文化漂洋过海、传播海外的光辉历程,如今在其旧址上,新入驻的东泠艺术馆以“香”为主题,三月一换的香水展,亲手调制的香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成为月湖畔潮生活的存在。目前,除东泠艺术馆外,宁波印社、宁波茶文化博物院、月湖美术馆、蕙风美术馆等一批公益项目,以及单霁翔、童衍方、潘公凯等文化艺术名家的大师工作室相继落户,为景区发展赋予新动能。

三管齐下,创新融合文与旅

回首过去的二十多年,月湖并不想只做一个旅游手册上的地标,而是真正能让人去、让人留的城市文化载体。

1999年,月湖建成城市公园,成为宁波文化遗产最为密集的区域。2013年,月湖开始了新时期的文化旅游项目——天一阁·月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2018年10月29日,天一阁·月湖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桂冠。一路走来,月湖的故事被慢慢挖掘,湖畔的生活也越来越精彩。而未来,景区又将向何处走去,才能留住这份“人气”?

e924c83c-d7c4-4b9e-9655-d3e76d5e2adesize_w_6000_h_4000.jpg

天一阁·月湖景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晓虎介绍了三个关键词:文化、市场、科技。“景区将从战略高地的视角定位,与宁波大学合作成立月湖文化研究院,为实现高品质5A景区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权威性的指导意见。”陈晓虎说,“同时,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从资源到IP、从项目到产业、从零散到融合的三大转变。”

据悉,月湖文化研究院成立后,将系统全面深入地梳理与月湖有关的历史文化、风俗故事,通过学术研究,整理成系列丛书,并尝试对月湖文化开展艺术性或其他形式的转化,让这些散落在各种历史典籍里的文字,从“深藏”走向“生动”。

642406b4-7846-4306-a526-906647312bb5size_w_1080_h_719.jpg

在市场方面,景区将以提升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采用招商进驻和产业协作方式,将资产运营、规划策划、招商履约、项目实施等进行市场化运作,打造形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文化服务和文化创意生态产业链。同时,与文旅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从文化游览、文化娱乐、文旅购物、公共服务等方面,对业态进行统筹谋划,规划发展“韵”味东区、“商”机西区、“静”逸南区和“动”感北区,打造与生活高度结合的多层次文化消费空间集群,成为传统文化与新潮业态相结合,文旅项目与文化IP相融合的新晋游览地标。

6880faf6-dcaa-45d2-8c71-84a6b153ce29size_w_1280_h_854.png

目前,景区已经在数字科技与文旅产品的结合上进行了一番尝试,而接下来,这样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提升,例如通过虚拟形象、裸眼3D、NFT、AR/VR等数智技术,实现沉浸式、交互性文旅场景搭建及智慧型文创产品研发。景区目前正在积极谋划宝奎巷丞相故里美学体验区,将科技融入新的空间场景。此外,“众乐亭”“云石”高科技沉浸式景观打造工作也在加快推进,还计划引进阿尔法机器文明引导犬。

在抢占数智化赛道,推动文旅产品多向融合与数智赋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融合的同时,景区还将打造集“热门IP+沉浸式文娱+主题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通过文化空间集聚效应,将景区包装成为一座“文化购物中心”。

如今,不断深化的文旅融合对月湖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探索景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推动传统文化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历久弥新,月湖的美好明天,正在不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