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地处四明山东麓,乡内山水秀丽,人文荟萃,森林覆盖率86%,是“天然森林氧吧”。
近年来,龙观乡牢牢抓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2015年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光伏村,全国首创了“政府协调,人人参与,家家得益”的“光伏版”乡村振兴投资分享模式,为浙江省建设全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新思路、新案例、新业态。在获评浙江省首批零碳示范乡基础上,龙观乡以光伏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为重要抓手,深化零碳示范乡建设。
推进全域光伏,聚力负碳富民
2015年龙观乡建成全国第一个光伏村,全国首创了“政府协调,人人参与,家家得益”的“光伏版”乡村振兴投资分享模式,为浙江省建设全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省提供了新思路、新案例、新业态。李岙村村集体收入由光伏村建成前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50多万元,光伏收入占到村集体收入的80%。目前,大路村、龙谷村、雪岙村3个村也先后建成整建制光伏村。全乡已有9个村在新村建筑、村委会或居民屋顶实施光伏项目,光伏新能源推广行政村普及率达到90%。
除光伏发电外,龙观乡还有两个水电站,年均发电量200万度。
厚植生态底色,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
生物多样性是龙观乡的又一张靓丽名片。2021年,龙观乡作为全省唯一受邀乡镇级代表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平行论坛。海曙区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建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低碳示范传播及公众传播、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优化森林资源,提升固碳能力
龙观乡森林覆盖率达到82%,耕地1.1万亩,花木种植6000多亩,种植毛竹2万多亩。龙观乡突出生态引领,将中坡山、五龙潭景区50平方公里列为禁伐区,整治陡坡荒山,完成退耕还林169亩,促进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对碳循环的正效应,不断提升固碳增汇能力。
壮大绿色产业,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
一是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目前已与宁波能源完成合作框架协议,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确保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重大意义。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建立不同规模的生物多样性基地,以湿地、山林、农田等不同的生态系统,设计规划主题鲜明的研学线路。核心打造四明山中蜂保护区、袁隆平团队合作开发的“爷爷的水稻田”、百草园、百蝶园等农旅一体化生态平衡保护展示地。
三是筹建绿色共富发展基金,通过乡村振兴公司统一规划管理,资源使用费、绿色融资收益、上级补助资金、各村集体合作入股、乡资产经营收益等多重资金来源,并用于投资光伏建设、绿电销售、特色农业品牌打造、旅游开发等领域,加大民生领域和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
接下来,龙观乡将不断创新光伏村建设模式,持续深化全域光伏建设,充分挖掘生态系统价值。在为国家、省、市、区的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的同时,持续推动“负碳富民” ,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实施贡献新思路,探索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