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舅”调解,姜还是老的辣!
时间:2021-08-27 12:06 来源:西门街道 浏览次数:

1.jpg

“西门有个‘老娘舅’特别好,前两天又成功调解了一件麻烦事儿!”8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西门派出所了解了情况。

“老姜,只要是你的话我们都愿意听,谢谢你帮我们跨过这道坎!”8月16日,在西门派出所调解室里,专职人民调解员姜新正在调解一起民事纠纷……临近尾声,他为双方当事人各递上了一杯茶,当场“熄灭”了这场矛盾。

5月25日11时30分许,在西门街道辖区的一个市场里,陈师傅正在自己的摊位上盖布,此时徐师傅骑着电动车刚好驶过,将地上的泥水溅在了陈师傅身上,双方由此发生纠纷。在相互推搡过程中,徐师傅被推倒在地,随后他便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向陈师傅提出高额的赔偿要求。双方争执不下,于6月12日向西门派出所寻求帮助。

“两人来到宁波都有30多年了,也都是新宁波人,更应该互帮互助。”姜新向记者介绍,10年前,两人由于摊位原因就曾发生过摩擦,积怨已久,且事发现场没有监控,整个事情调解起来较为棘手。

姜新今年60岁,他的腰部动过两次手术,行动起来没常人那么轻松。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姜新不是在调解的路上,就是去调解的路上。为拉拢两人的心,他选择亲自上门面谈。“这两人就是两块布,我得一针一针地把他们缝起来。”姜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陈师傅和徐师傅的心被姜新“踏”平了。陈师傅愿意一次性赔偿徐师傅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且双方就此事互不追究对方责任。

“老姜真的非常有耐心,多次主动上门来跟我谈心,我是真的被感动到了。”陈师傅在回访中跟记者说,“要是没有老姜,我们这边怕是要乱成一锅粥。”

西门派出所周边的几个老小区,人员密集且人口结构复杂,居民之间时常有矛盾发生。“在做调解员以前,我是一名辅警,出警的时候经常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姜新回忆道,自2014年开始,他成为了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平均每年要调解近200起纠纷,“调解时间最长的一次,花了整整一年。”

身边的同事和被调解的对象都对姜新赞不绝口,当记者问起有什么“秘诀”时,他告诉记者两个字:一个是“勤”,一个是“心”。

“坐在办公室里,我是‘主持人’,坐在他们家里,我是一个倾听的‘观众’,所以要多走走。”姜新说,做调解工作,就是要勤快,矛盾拖不得,时间方面要及时,脚步也不能停。

姜新调解过程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矛盾双方可能还没和解,却都跟他成了朋友。姜新说,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说话“重不得”也“轻不得”,要“用心走进他们的心”。

“我自己性格比较柔和,适合当个‘老娘舅’,大家也都待我不薄,年纪大的把我当儿子,年纪小的把我当大哥。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还是会继续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大家都和和睦睦的,我自己也开心!”姜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