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曙区“十四五”规划专题海曙区

海曙区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 2021-07-16 16:05:52   浏览次数:      来源: 区气象局    

  “十四五”是宁波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重要时期,是海曙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新时代基本建成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治理体系,开启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和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建设的关键期。气象工作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融入国家和省市气象发展大网络,瞄准气象科技与服务的先进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新一轮推进气象现代化中当好排头兵,全面提升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海曙区打造“城市门户品质区、未来产业引领区、千年甬城核心区、整体智治示范地”,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内一流强区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

  为推动海曙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气象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象条例》《宁波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海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以及规划纲要、相关专项等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区行政区域,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区气象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2018年3月23日区气象局挂牌运行。区气象局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以提供一流气象服务为目标,为海曙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和在宁波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进程中争当排头兵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海曙区气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出重要贡献。

  1. 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综合运用服务专报、信息内参、决策服务、天气提醒等形式,为区委区政府精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对“利奇马”、“黑格比”等台风及暴雨、强对流等极端气候事件的有效应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职能和机构进一步明确,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和“六个能力提升”强基行动稳步推进,省级标准化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100%,累计组织指导88个村(社区)开展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依托高桥小学和广安社区两个全国气象科普基地,有序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高标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试点,在古林镇建成全市首家村级气象科普馆,全区居民气象知识及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2. 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明显

  区气象局主动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产业转型新要求,以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高效模式,为城市防灾减灾以及乡村振兴、重大活动等提供效益明显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影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发布渠道和产品质量持续优化,预报预警信息覆盖面不断扩大。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攀岩大师赛、双“11”持杖行走日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有序开展春运、两会等重要社会活动的专题气象保障服务。瞄准水稻、茶叶、草莓等农产品生产需求,深化与农技站等农业部门合作,持续推广为农决策气象服务。连续开展樱花花期预测服务,组织杖锡风景区、五龙潭风景名胜区分别成功创建 “浙江省避暑气候胜地”、“浙江省乡村氧吧”,气候资源优势得到深入挖掘,气象对生态旅游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3. 气象观测预警更加精细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站点布网进一步完善,环境气象、农业气象等专业气象观测能力持续优化,气象硬件设备建设持续推进。全区现有区域气象站23个、雪深自动监测站5个、能见度监测站1个、负氧离子监测站2个,自动站密度达到5公里,保障气象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和智能气象控制台投入使用,覆盖短时临近、短期、中期、月时间尺度的预报服务产品逐步完善,气象观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达到30分钟以上,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2.5%,24小时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9.4%。

  4. 气象社会管理日趋规范

  基层社会管理和执法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即办率、跑零次、掌上办等各项指标比例均达到100%,推进“减证便民”,助力打造“无证明办事之城”,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气象保险理赔业务实现免证明。气象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和集士港分中心一窗受理事项范围,助力打造“家门口”智慧审批服务网。防雷检测机构、升放气球公司等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强化,严格规范防雷检测和升放气球活动。防雷安全监管不断增强,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地方安全生产考核体系,易燃易爆危化企业防雷安全检查实现全覆盖。

  5. 气象文化建设持续深化

  区气象局现有硕士6名、高工2名、2人入选市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气象人才队伍实力进一步增强,气象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立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核心期刊文章4篇,持续推进樱花花期预测、早稻产量预报模型、四明山空气清新度预报模型、台风“利奇马”灾害评估等方面课题研究,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创建“天一云霞”党建品牌,成功获评“四星级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间融合进一步深化,党建文化建设成效显现。

  (二)差距和不足

  虽然“十三五”期间,全区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

  1. 气象综合观测网络有待完善

  气象观测要素的时空分辨率仍需提高,尤其在山区气象观测数据的稳定性、传输效率有待强化,现有气象观测数据质量难以满足精细化、专业化气象服务需求。

  2.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高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精度、时效仍有不足,特别是对局地突发的极端灾害性天气,提前有效预警能力仍有提升空间。防灾减灾救灾部门间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和社会公众响应等方面仍需深化。

  3. 智能智慧气象服务有待发展

  智慧化、信息化水平与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求仍有差距,气象服务与智能智慧技术间融合仍需深化,无法满足精细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与“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

  4. 气象业务基础支撑有待巩固

  气象信息网络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对国家、省、市业务平台及业务产品的运用需要进一步深化。气象人才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与附属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发展机遇

  1. 区域一体化建设为气象业务协同发展带来新机遇

  宁波是长三角地区枢纽城市之一,而海曙是宁波的城市门户品质区、千年甬城核心区,也是宁波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曙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核心区功能品质,融入宁波中心城区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海曙气象部门也能够深化与宁波各区县(市)和长三角其他区县(市)气象部门之间的合作联动,推动气象科技和制度创新,提升气象科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级,从而为全区气象业务协同发展带来新机遇。

  2. 产业科技变革为气象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深入融合对气象技术在业务领域的应用发展带来新机遇。依托5G通信系统、低轨互联卫星系统等国家基础设施,充分运用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新型地面气象观测装备,能够实现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天空地一体协同观测。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可广泛应用于气象要素判识和遥感图像识别,将显著提升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应用能力,为精细化气象服务开展提供坚实支撑。

  3. 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为气象体制变革带来新机遇

  随着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气象体制变革迎来新机遇,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云”、气象业务系统为“端”的“云+端”的气象技术体制和以大数据为中心的统筹集约的新型气象业务体制将得到确立。在新的业务体制下,以自动化为基础的新型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将实现初步应用,省级支撑、市级主导、市县一体的装备保障业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同时,在明确自身业务服务定位基础上,上下衔接、以数据驱动的观测、预报和服务业务流程将进一步健全。

  (四)面临挑战

  1. 全球气候变化对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出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气象部门更好地发挥基础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自然灾害防御水平的明显提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作为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大。未来一段时间,气象部门应紧紧围绕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定位,进一步健全气象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推动气象灾害防御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

  2. 区域高质量发展对专业气象服务供给提出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海曙将抓住宁波市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要契机,重点打造城市门户品质区、未来产业引领区、千年甬城核心区、整体智治示范地,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内一流强区。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提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指明了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定位、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任务。为此,气象事业应充分发挥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职能,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细分行业对气象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定制化要求。

  3.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出新挑战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区公共气象服务目前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居民对于气温、晴雨等常规气象要素的一般性需要,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精细化、智能化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正在持续扩大,对全区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新挑战。“十四五”期间,区气象局将继续加强气象数据收集、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气象信息传播等能力的提高。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气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形成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牢固筑起海曙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进一步提高气象赋能海曙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进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海曙区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内一流强区,在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示范先行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气象防灾减灾为重点,完善“互联网+”的气象服务与联动机制,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协同共进。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特长,深化互利共享合作关系,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推动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多元化防灾减灾气象保障,实现气象协同机制、合作模式的完善创新和气象数据应用、服务产品的共建共享。

  ——坚持科技支撑。聚焦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增强气象观测与服务的科技技术支撑;同时,持续推进新一代气象探测设备、气象科技人才队伍等硬件建设,实现智慧气象深度融入城市、农村建设,深度对接公众、专业需求。

  ——坚持创新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切实增强对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的支撑能力;同时因地制宜,持续完善气象预警预报应急协同机制,推动实现气象社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运作。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强化,服务“三区一地”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应用智能智慧技术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气象整体实力位居全省区县(市)前列。

  到2035年,海曙区气象服务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相关领域,建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成为海曙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支撑。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海曙区“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强化。基本完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的战略任务,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气象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初步构建基于位置、基于需求、移动交互、智能定向的气象服务供给模式,气象对保障改善民生、防灾减灾救灾的支撑作用更加显现,气象对农业、环境、交通等专业领域的精细化服务供给得到强化。

  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建成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精细化天空地一体协同观测网络,实现对台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等的智能化网格预报,省、市级气象数据、平台和计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气象科研创新进一步优化。加强科研组织管理,促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气象人才队伍业务素质,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气象行政许可管理、防雷安全监管与气象行业管理,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气象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四五”时期海曙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目标

主要指标

2020年基值

2025年目标

指标属性

1

监测精密

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

5km

4km

约束性

2

灾害性天气监测率

88%

95%

约束性

3

气象信息化水平

92%

95%

约束性

4

预报精准

网格预报时间分辨率

3小时(1天内)

1小时(3天内)

约束性

5

突发强天气有效预警时间

32分钟

60分钟

预期性

6

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

70公里左右

60公里左右

预期性

7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

82.5%

86%

约束性

8

24小时气温预报准确率

89.4%

90%

约束性

9

服务精细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90分

保持90分以上 

预期性

10

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成率

34.4%

80%

约束性

11

主导农产业全链条数字化气象服务覆盖率

20%

70%

预期性

12

防雷安全智慧化监管水平

30%

8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 完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进一步发挥镇(乡)、街道气象防灾减灾管理职能,推动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向村(社区)延伸和普及。继续加快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深化实施“四员”队伍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基本能力建设,打造适应海曙发展的“网格化管理、直通式服务、多元化参与”的新时代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部门合作联动机制,强化与应急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与规划、环保、城管等部门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全面提升部门联合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保障能力。

  2. 强化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开展风险预警产品智能制作及应用,提升气象灾害预警时效和产品智慧化科技应用实效,力争突发强天气有效预警时间达到60分钟以上。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优化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融入省市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平台,满足突发气象事件精确预警和快速发布需要。瞄准不同用户气象灾害预警需求,强化灾害性天气预警精细化服务,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向敏感地区、行业、用户的靶向发布和快速传播。

  3. 构建灾害风险防范体系

  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收集气象灾害种类、气象灾害隐患点、承灾主体等基础信息,明确各类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构建精细可用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集,形成海曙地区数字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搭建气象风险会商研判机制,定期组织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和趋势预测,开展多方参与基于多源监测预警信息的会商研判,明确全区气象灾害风险发展形势。综合运用AR、VR、5G手段,创新气象科普内容形式,加大学校、村(社区)等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力度,构建覆盖城乡的气象科普体系,提高公众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二)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有效供给

  1. 推动城市服务精准精细,增强整体智治能力

  针对交通、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开展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场景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估,推动智慧气象服务融入城市运行管理、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体系,形成场景式的智慧城市热点气象服务,为城市网络化、网格化管理注入气象智慧,实现智慧气象服务与城市运行管理的深度融合,助力打造颜值高、能级高、品质高的现代化魅力城区。紧盯重要商圈、城市重点功能区块,开展精细化气象监测保障服务,确保城市运行的安全平稳。

  2. 提升生态气象服务水平,服务美丽海曙建设

  开展生态气象要素监测和影响评估系统的应用,深化四明山区域气候资源监测评估,开展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充分挖掘区域气候资源价值,探索云海、日出、雾凇等气象景观预报服务,积极开发“避暑气候胜地”“乡村氧吧”“气候宜居村落”等气象服务品牌,完善樱花花期预报等本地特色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强化生态经济气象支撑,助力打造四明山大花园,为海曙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贡献气象力量。协助开展以生态涵养区、水库水系增蓄水等为目标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强生态治理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3.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转型升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开展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及农业气象灾害案例收集整理,构建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库,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精准化数据支持。强化农村地区的气象服务供给,依托智能网格预报和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深化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为未来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持续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加强农业全产业链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应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结合农产品全生长期气象条件,深化气象指数保险服务和技术研究应用,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技术支撑。依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探索开展乡村民宿气象服务,保障从业人员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4. 强化专业气象服务供给,保障地方经济发展

  加强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等重要交通线路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密度,提升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瞄准各类企业对气象条件的不同需求,探索开展高影响气象因子研究释用,搭建专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服务特色经济发展。根据旅游气象服务需求,试点开展省、市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的本地化应用,研发适合海曙全域美丽和全域景区化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提高旅游气象服务能力,为全域美丽的新海曙添上气象色彩。

  5. 促进气象服务协同开放,全面融入区域发展

  采集气象用户特征、行为习惯数据,依托用户行为分析和感知、场景构建、信息精准推送等技术,加强“气象+行业”数据融合,开展个性化定制、按需推送的智慧化公共气象服务,为海曙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提供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智慧气象融入“城市大脑”,加强气象信息系统与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间的连接,充分发挥城市大脑态势感知、风险识别和指挥调度功能,构建城市大脑平台中的公共气象服务场景应用,提升安全气象整体智治能力,为城市治理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智慧化的公共气象服务。

  (三)深化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

  1. 优化气象观测网络体系

  开展区域自动站网升级改造,优化地面观测设备建设布局,完善生态环境、农业、道路交通气象监测站网,构建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精细化立体协同观测网络,提高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产业集聚区、重要交通干线的气象要素观测能力,增强气象灾害高发易发区域的综合监测精密度。按照“一站多用、一网多能”原则,在农业气象观测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生态要素的自动化观测,推动农业气象观测与生态气象观测的融合提升。加强全自动化、高智能化气象观测设备的应用,结合神经网络、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气象观测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的监控与保护,保障气象探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 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

  构建完善基于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及海曙气候特点的气象指标库,为气象预报预测服务提供精细化支撑。充分运用卫星、雷达监测等不同来源数据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省、市相关业务产品,建立海曙区网格预报业务,开展台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等的智能化网格预报,持续提升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影响预报精细化水平。促进上级气象部门月、季、年气温、降水趋势预测产品的本地化应用,提高基本气象要素预报预测能力。

  3. 增强气象业务智慧支撑

  推动气象数据、气象服务向“政务云”集约,构建“云”+“海曙端”业务服务模式。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运用新一代信息传播技术,实现用户行为自动感知、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分众化气象服务。研发基于场景的图形、图像、智能交互气象服务应用产品,完善区级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智慧气象应用体系。应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气象装备运行监控和运维指挥能力,实现对气象数据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的实时质量控制。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推进“信创工程”。

  (四)建立健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1. 推动研究型业务技术攻坚

  围绕防灾减灾救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上级业务部门,开展气象关键技术攻关,提升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科技支撑。针对专业气象服务需求,深化气象条件分析技术、气象灾害预报技术、灾害风险防控和评估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针对敏感行业和重点区域,深化台风、暴雨、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致灾机理研究成果在气象服务中的综合应用,提升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定量评估能力。

  2.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

  加强气象科研管理,对经费预算、执行、风险防控、验收审计等实行项目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保障气象科研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明确科研项目绩效目标,加强项目关键环节评价考核工作。贯彻落实省、市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深化对省、市相关成果转化应用支持政策的运用,促进气象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应用。开展气象跨部门联合科技创新,强化与高校、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合作,激发气象科研创新活力。

  3. 强化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省、市、区级人才政策,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用人环境。依托省、市气象创新团队建设和考核相关管理办法,构建结构合理、梯次配备、有序衔接的气象优秀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加强人才服务和情感关怀,开展人才创新成果和科技人才先进事迹推广宣传,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规范有序气象治理能力

  1. 增强气象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气象行政许可管理与气象行业管理,依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加强气象行政许可管理与气象行业管理,严格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基层执法人员培训和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气象部门职工学法、懂法、维法意识,提高气象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依托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加强对国家、省、市有关气象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普法宣传,实现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开展,推动社会各方主体进一步知法、守法。

  2. 提升气象社会管理水平

  贯彻落实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要求,稳妥推进区气象局数字化改革,加强与各部门间的行政审批数据共享,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好差评”闭环,气象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深入推进气象证明服务改革,全面实现政务服务气象资料免证明。加快防雷减灾体制建设,全面落实乡镇(街道)防雷安全属地监管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社会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对易燃易爆企业的“双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提高对重点单位、重点行业的气象安全风险管控。加强防雷和升放气球行政执法,严格规范防雷检测和升放气球活动。

  3. 深化重点领域气象改革

  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开展“云+端”气象技术体制和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新型气象业务建设,构建以数据为主线,贯通观测、预报、服务全链条的集约化业务流程,提升气象数据的生产、分析、融合和应用能力。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和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职能作用,打造政府部门主导、市场资源配置、社会力量参与的气象服务格局。深化专业气象服务改革,聚焦重大战略气象保障服务,提高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

  4. 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

  完善党对气象工作的领导体制,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好“三个表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快构建党建工作与气象业务的联动评价体系,将重大业务改革发展等工作列入党组“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建立完善重点领域和部门的督查检查与风险防控机制,推进气象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加强气象党建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天一云霞”党建服务品牌。

  四、重点工程

  围绕基础性、支撑性和应用性方向,充分贯彻落实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和“第一道防线”建设要求,我区将着力实施气象监测预警和预报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该工程包含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地面泛在感知集成观测系统、区域代表气象观测站、智慧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乡村振兴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气象业务基础支撑系统六部分建设内容。

  (一)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根据省、市相关安排,开展海曙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组织和技术协调工作,编制海曙区常见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承灾体评估及风险区划等专业图集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报告,开展气象灾害评估、预警及防灾减灾服务本地化应用。

  (二)地面泛在感知集成观测系统

  进一步优化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强化专业(特种)气象监测站网,强化常态及应急气象观测能力。建设高清实景摄像设备,并与现有实景监测设备组网展示,提高气象观测智能化水平。

专栏4-1地面泛在感知集成观测系统建设内容

地面自动气象站网优化:建设温雨区域站3套、全天空要素观测仪6套、六要素便携式自动气象站1套,建设四要素自动气象站16套、六要素自动气象站5套、能见度标校仪1套;对1处骨干站的北斗通信模块进行改造,强化常态及应急气象观测能力。

专业(特种)气象监测站网升级:建设高速公路站(全要素)1套、高速公路站(能见度)2套、高速公路站(路面状况)1套,提升重要交通干线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大气电场仪1套,提高雷电预警能力。

高清实景摄像设备:新建高清实景摄像设备2套,并与现有实景监测设备组网展示,提高气象观测智能化水平。

  (三)区域代表气象观测站

  以国家气象站标准建设海曙代表站,包含标准气象观测场地、业务用房等设施建设,同时将配套建设观测仪器设备和台站环境,辅以适量的科普功能。气象观测站将强化区域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同时兼顾满足西部山区生态气象服务需求和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服务需求,为四明山大花园建设和海曙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四)智慧气象监测预警系统

  建设智慧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包含强天气快速诊断和预警服务平台、部门共享智能监测风险预警平台两部分内容,以满足海曙区域气象灾害精细智能预警需要。

专栏4-2智慧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内容

强天气快速诊断和预警服务平台:利用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兼具短临和中期天气监测、快速诊断识别、智能预警响应、实况通报等功能的平台,提高对极端灾害性天气、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快速识别、智能预警能力;根据各类预警信号阈值,设置预警信号发布智能提醒功能。运用智能文字转化技术,实现预警信号、服务短信、实况通报等产品的快速制作,提高预警及时性和气象服务的时效性。

部门共享智能监测风险预警平台:建立跨部门实时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气象监测数据、水利部门雨量水位和视频监控资料、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城管部门内涝监控点数据、交通部门视频监测数据等的共享共用。通过实时共享平台,实现降水强度、过程雨量、水位水情、内涝等要素的快速展示和更新,在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风险区划等基础上,利用智能网格预报等产品开展及时的风险预警,实现风险区的目标人群的精准靶向发布。

  (五)乡村振兴智慧气象服务系统

  建设乡村振兴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包含乡村振兴智能监测系统、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和成果展示平台等两大子系统,将为海曙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未来乡村建设提供精细化服务支持。同时,加快推进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

专栏4-3乡村振兴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内容

乡村振兴智能监测系统:根据茶叶、贝母、葡萄、西瓜、草莓等经济作物和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的服务需求,结合地理信息特征,建设农气服务站,优化调整气象监测站点布局。建设茶叶立体观测系统,包括不同地点不同海拔高度的立体观测和同一地点不同叶面高度的立体观测,强化茶叶生长采摘关键期气象、土壤等要素的观测能力,开展近景为主远景为辅的实景监控,为茶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提供数据保障,为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建立生长期气象技术指标、灾害保险理赔及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和成果展示平台:依托省、市农气服务指导产品和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开发茶叶、水稻、贝母、草莓等特色作物的气象灾害预报、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影响评估、关键农事预报服务、花果期旅游预报产品、气象技术指标等,并进行展示;开展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的全生长期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建立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的生长指标,助力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单季晚稻百亩方超高产项目攻关。深入精细化服务,在不同作物的生长关键期开展面向目标群体的直通式靶向服务,为农业产业规避气象灾害、减少投入、增加产量和收益提供气象支撑。

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把握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强化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保障、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接收传播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工作,推动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六)气象业务基础支撑系统

  对海曙区气象业务平台、网络安全平台进行整体升级,建设融媒体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气象信息综合可视化监控平台,为海曙区气象业务开展提供坚实支撑。

专栏4-4气象业务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内容

气象业务平台升级:对海曙现有气象业务平台进行升级,优化气象部门业务用房及观测场设施环境,优化各气象业务平台软件系统,提升气象业务平台综合实力。

网络安全平台升级:完善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提升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安全事件协同处置能力。

融媒体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融媒体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多种公众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实现气象信息街道、社区责任人全覆盖。

气象信息综合可视化监控平台建设:构建气象信息综合可视化监控平台,实现气象装备全生命周期集约化、信息化管理和监控运维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坚持党的建设与发展规划整体部署。持续推进气象与农业、环境、交通等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完善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纳入“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工作计划,实现气象服务功能与产业发展需要之间的完美融合,推进海曙气象事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

  进一步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将气象防灾减灾运行维持、气象能力建设提升等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为“十四五”海曙气象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科学合理划分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实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加强气象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通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重点绩效评价、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气象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三)推动资源共享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和宁波主城区建设,加强与宁波各区县(市)和长三角其他区县(市)之间的合作联动,构建互利共享合作关系,实现与长三角其他地区气象基础设施、数据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用,推动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同时,深化气象部门与相关部门、行业、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合作广度与深度,实现气象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

  原文链接:海气〔2021〕3号附件:海曙区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pdf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