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在全市率先试点可降解膜种植旱稻技术
时间:2021-06-23
09:07
来源:鄞江镇
浏览次数:
近日,鄞江镇欢田家庭农场数十亩稻田间可见在黑色可降解膜覆盖的土壤之上,绿油油的旱稻根据膜上面预留的圆孔整齐排列,正茁壮成长,这里和一般水稻田不同,吸引了不少农户观摩“取经”。
这里是海曙区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尝试使用可降解膜种植旱稻的试点项目。
今年是欢田家庭农场种植旱稻的第二年,该农场负责人田海波介绍,农场要打造优质稻米品牌,坚持采用覆膜的方式代替除草剂的使用,“如果使用普通黑膜,回收处置需要一定成本,而使用可降解膜,待旱稻长大后,会自行分解。”
现场,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负责人孙健仔细查看了旱稻的生长情况,肯定了农场的田间管理工作。“底施复合肥、覆膜防草、盲谷播种每个环节不容忽视,这片田间管理得当的旱稻,预计10月收获时,亩产有500公斤至600公斤。”孙健介绍。
今年,海曙区种植了600亩左右旱稻,主要分布在鄞江镇、章水镇和龙观乡等山区、半山区达不到排灌条件的地块,结合去年首次种植旱稻的经验,今年在品种上主要采用了米质优、高产潜力大、抗旱能力强的“旱优73”,并引进“甬优9号”进行试验对比。
在覆膜方面,考虑到降解膜成本稍高的问题,目前在章水镇和鄞江镇两个点进行小面积试点、示范。另外,对于在旱地种植旱稻的农户,海曙区将给予每亩500元的政策补贴。
而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的农技人员还将持续跟进了解全区旱稻种植情况,同时,探索将可降解膜技术应用于土豆等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培育更多生态、安全、优质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