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至爱岭公路工程施工争分夺秒,细北线、密北线、望童线即将开工改造……端午节后上班第一天,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内,建管科负责人陈大柱就忙着查看一项项全区综合交通设施专项规划的落实推进情况。涉及章水镇、龙观乡、横街镇、鄞江镇在内的300多平方公里四明山区域的未来,也在这一条条发展线上渐渐清晰。
根据我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将四明山区打造成“1+4+6”路网体系,即1个大环、4个特色小环、6条外界连接线的道路路网布局,全长约185公里,其中1个大环四明山环线公路总里程约64公里。“通过‘1+4+6’路网体系对四明山区现有路网及旅游资源的组成加以利用建设,助力四明山成为宁波市环境优美的绿水青山涵养区、长三角重要的休闲旅游区、百姓生活和谐幸福的革命老区。”陈大柱说。
打通一个山区“大环”
“初春山樱烂漫开,晚秋枫叶红似火。”酷爱自驾游的市民王先生是四明山区的常客,他清楚地知道,每年的春秋季是章水镇山区游客最多的时候,风景虽美但交通不便,进出山路只有一条,多数游客行车体验不佳。
陈大柱熟练地摊开图纸,目光跟随着红色的展线移动,很快就找到了这处道路——位于龙观乡铜坑村和章水镇茅镬大桥间被大山堵隔,如果实现打通,就能让整个四明山环线变成一个闭环,这片山区的公路将实现畅通。“目前,随着四明山革命老区环线生命安防公路工程的推进,计划在龙铜线与密北线间打通隧道,修建一条长约11.5公里的公路,目前项目已完成立项备案。”陈大柱说,现在市民从乌头门到四明山腹地李家坑村需要绕行大半个章水镇,花费一个半小时车程,建成后,市民只需从龙观乡铜坑村穿过隧道便可直达茅镬,车程不到一小时。
听闻这个消息后,章水镇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根水意识到,四明山环线形成闭环后,海拔800多米的章水镇杖锡村也会受益。“这条环线开通的话,我们到城区会方便很多,能直接拉动区域旅游经济。”
记者还了解到,整条四明山环线的贯通后,不仅能为四明山革命老区开辟一条安全便捷的生命通道,还能进一步提升该区域道路通行能力,形成半小时山区邻近景点互联互通,助力四明山区整体旅游经济发展。
打造乡镇四色“小环”
在横街镇盛家至爱岭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两台挖掘机配合搬用石料,工人们忙着浇筑挡墙,场面一度热火朝天。
“原先道路是砂石路面,出行体验不好,加上部分路段没有进行路基防护。建成后整条路的行车安全舒适性及整体路域环境都会明显改善。”区交通运输局建管科农村公路负责人施珂文介绍,该工程是四明山区域农村公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里程是9公里,通过道路建设,路基将拓宽到6至7米。另外,路面及沿线交通安全设施也会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缩短横街镇通往四明山区时间,后续还将借助四明山区域生态资源,打造成海曙区一条富有特色的网红公路。据悉,该项目已经被列为省市级的年度民生实事工程项目,计划10月建成通车。
看到眼前这条曾经荒废多年的乡间砂石路,横街镇爱岭村村民董越奇打心里高兴:“这条路改成柏油马路,以后会有更多人来村里观光旅游,我们家门口就可以卖些笋干山货了。”
在“1+4+6”路网体系中,横街镇盛家至爱岭公路工程是四个特色环线中横街环线的组成部分,展现以景观、旅游、产业为主题的“绿色环”,完工后会与周边望童线、上大线串联浙东大竹海、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青年博物馆等多个旅游点位。除横街外,龙观环线是以龙文化、景观、休闲为主题的“黄色环”,章水环线是以革命、水库、生态为主题的“红色环”,鄞江环线是以民俗、文化、古村为主题的“褐色环”。
完善公路基础设施
“1+4+6”路网体系中,除四明环线和4条特色环线外,海曙区还将完善6条连接“外界”的通道,即荷梁线、望童线、龙溪线以及正在规划的古中路西延、章水二通道。待路网体系完善后,市民将能更便捷地从市区、周边县市(区)走进海曙四明大山。
“迎客入门”还需提前部署、精心谋划。日前,在章水镇童皎村内,一间新建成的公路驿站成了不少市民路过停车歇息的“打卡”场所,屋落不大,但布置整洁,三间小屋以党建、公路、廉洁元素为基调,分别向游客介绍了四明根据地的革命故事、四明山环线规划及古代廉政人物事迹,配备桌椅、茶水等,可让游客休息后,再次踏上行程。“以前来山里旅游,开车累了停路边不安全不方便,现在有了临时休息点,让我们安心很多。”一名正在驿站休息的司机说。
“目前四明山区共建成6间公路驿站,每一处服务站都有停车场和茶水间。”区交通运输局公路运输与管理中心王俊介绍,将以每年打造2个“公路驿站”的计划不断完善全区公路服务站网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