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 宁 通讯员管文颖)雅戈尔、帅特龙等海曙行业龙头企业以数字化转型走出新路径;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高端产业技术平台“智慧成果”落地应用;以寰采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科技创新实现自立自强……近年来,借助制造业数字化改革、头部企业梯队培育等一系列举措,海曙制造业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数据显示,一季度,海曙时尚服装产业链、智能成型装备产业链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3.4%和91.7%,均位列全市第二;全区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2.1%,列全市第一。
在雅戈尔5G智慧工厂里,5G智慧巡检机器人在车间穿梭,担任车间主任和质管员“双职务”。得益于宁波首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雅戈尔解决了宁波、珲春、瑞丽三地工厂的异地管理问题,生产效率提升25%。
和雅戈尔一样,不少海曙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革抢抓发展新机遇。自去年起,海曙新增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6家企业被列入全市“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计划。
智造与创新抢占“制高点”。近年来,海曙引进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大院大所”,打造“智慧高地”,引入蓝卓、国利网安、诺视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技术等一系列创新要素交汇之下,培育出一批国家级双跨平台和智能成型等平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因子”。目前,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入选浙江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国利网安入选宁波市工控安全服务支撑单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标准的引领与支撑。去年,海曙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实施意见》,让低效用地“短板”变成“潜力板”。如今,海曙的村级工业用地整合已初见成效。整改后,预计新增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通过腾笼换鸟实现年产值超3.2亿元的目标。2019年,海曙率全市之先发布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各方面支持。去年,海曙区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推进小组,为研究院提供全方位保障。目前,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已初步构建基于supOS工业操作系统的产业生态圈,覆盖石化、建材等17个行业,500余项智能算法落地场景应用,签约生态伙伴300余家,参与开发与建设项目500余个,用户数达1000家。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海曙有了更高的目标——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围绕目标,行动连连:工业互联网领域,海曙成立“服装行业‘5G+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海曙区‘5G+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推动工业互联网试点应用,助力海曙乃至全市工业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海曙相继推出《实施“新工网”计划打造制造业数字化“中心引擎”(2021-2023年)》《海曙区“硬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快“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建设,推动纺织服装、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着眼头部企业,海曙发布制造业“双三十”头部企业梯队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构建高质量的制造业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力争通过3年时间培育2家百亿级企业。
同时,海曙还将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实施“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腾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聚焦创新主体建设、平台能级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壮大科创企业集群,打造创新策源引擎,提升创新协同能力,完善双创生态体系,为海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赋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