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益插上创意的翅膀
时间:2021-03-08 08:37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裘保莉 通讯员陈亮)让公益插上创意的翅膀,让残疾人得到真正的实惠。日前,中国残联发文确定102家机构为第二批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全省共有4家机构入选,我区的五谷画坊创意助残中心名列其中,系全市唯一。

从事文创行业的残疾人往往碰到产品附加值低、研发创新能力不够等痛点,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而“五谷画坊”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2013年,“五谷画坊”成立,通过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研发销售具有宁波特色的文创产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收岗位。目前,“五谷画坊”已形成一条“研发、培训、就业、展销”完整助残服务链,并于2019年5月和2021年1月先后在南塘老街和周江岸路公益一条街建立“印象宁波”和“灿益工坊”两大核心展示展销平台。

记者走进“灿益工坊”,映入眼帘的便是各式各样、独具风情的文创产品及土特产。鼓楼、天一阁、南塘老街……这些宁波地标性建筑被或印刻、或彩绘,制成明信片、小本子、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供消费者挑选、收藏;做工巧妙的象山盘扣、樟村切面、东钱湖茶叶……精美又实用的物品,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灿益工坊’精选了全市数百个残疾人阳光家园的庇护产品,产品主要体现宁波风情、发掘宁波非遗。”“五谷画坊”团队负责人莫益民介绍。

如何让这些文创产品保持生命力?莫益民说:“我们团队中有中央美院硕士、工艺美术师、专业社工以及资深市场营销人士,可以针对不同残障群体或个体,量身定制培训、研发、制作、销售等全链式服务,开发具备轻资产、安全度、自由度、附加值高的旅游文创产品,帮助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就业创业。”目前,“五谷画坊”已帮助全市50余名残障工匠实现稳定就业,辐射带动市精神病院、宁波特教中心、其他区县(市)残疾人分散就业数百人。

江厦街道的听力障碍残疾人李勤就是受益者之一。因双耳失聪,李勤常年待业在家,仅靠丈夫做保安的微薄收入,家中还有正在读高中的儿子,生活开销较大。2016年,李勤尝试做些手工布艺品,拿到公益集市摆摊,以此补贴家用。但因品种过于单一、销售渠道狭窄,李勤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获知情况后,“五谷画坊”团队针对李勤的产品,根据掌握的市场动态,帮助她不断优化产品布局、提升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包装,并进行批量化生产。现在李勤制作的布包、香袋等布艺产品成为消费者争相购买的“网红产品”,她每月的收入能达到5000元。今年,在团队的建议下,李勤推出了“布艺牛角红包”,广受欢迎。

不仅全市残疾人个体或机构得到帮助,“五谷画坊”还积极架起东西部扶贫协作“连心桥”,与吉林省延边州、贵州省贞丰县建立协作关系,为当地的核桃雕刻、布依族刺绣提供打样、下单、展陈、销售等公益服务,2020年实现对口帮扶地区残疾人文创就业12名,产品在宁波售出10万余元。

谈及下步打算,莫益民说:“今年我们将深入挖掘直播带货的潜力,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残疾人把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培育自己的残疾人‘网红’,让他们参与到直播带货中来,把文创产品‘小市场’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