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初中科学“单元教学视域下的学生作业设计与实施”教研活动日前举行
时间:2021-10-09 10:26 来源: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为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2021年9月27日下午,海曙区初中科学“单元教学视域下的学生作业设计与实施”初一教研活动在海曙外国语学校中学部报告厅顺利开展。海曙区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朱红出席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海曙区全体初一科学教师、海曙区90学时培训教师及海曙外国语学校中学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等。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海曙区名师、海曙外国语学校教务处主任钟意定老师带来讲座《“轻负高效”——谈初中科学作业的有效设计》。钟老师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结合近几年浙江省各市区中考题,提出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作业设计:立足课程目标,把握好重点和难点,紧扣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要结合学情设计校本作业,体现出层次性,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部分是案例分享,分别由海曙外国语学校中学科学教研组的七位老师从课时案例、单元案例和学期特色作业三个层次进行阐述。首先由朱红名师工作室成员袁沁老师和成子莹老师分别对《花的结构》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两节课从单元整体分析,到结合教材对课时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学情分析,再到建构指向大概念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重难点和作业目标,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重点分享了课后作业的设计。学生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作业反馈让在场老师不禁感叹到一份精心设计的实践性作业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情的魅力之所在。接着由海曙区名师毛娆儿老师和刘冉老师分享《地月系》单元案例;海曙区骨干教师、宁波市教研新秀鲍璐敏老师和朱红名师工作室扩大组成员许文迪老师分享七年级下册《生态系统》课后作业设计。其中鲍老师以“探秘生态瓶”为例进行了实践性作业的展开,其实施过程脉络之清晰、作业展评成果材料之详实、辅导引领学生参赛之不易,让在座的同仁们感慨学生以这份作业成果为基础撰写的论文最终能拿到国奖真是实至名归!最后由宁波市教坛新秀俞姗杉老师分享学期特色作业——“编制校园植物志”,地理测绘学习支架的搭建、学生们亲密无间的协同学习和作业反馈中精细的量规设计,同样让老师们赞叹不已。

在活动的第三部分,朱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立足单元视角、聚焦核心素养——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思考与实践》的精彩讲座。朱老师结合当下作业存在的现状:科学性问题、类型单一、不匹配等矛盾,顺应时代改革背景的要求,提出了要从单元视域,聚焦核心素养进行作业设计的观点。具体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作业价值观、应当秉持的作业设计基本理念和原则;如何进行作业的分层分类、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流程、操作等。要求教师要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转化为作业目标,围绕作业目标进行作业设计,并且能对作业进行作业属性分析,从而提升校本作业的质量。朱老师还指出要重视表现性评价以提高实践类作业的有效性。其间,朱老师激励一些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不断提升作业的设计质量,希望老师们能够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