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热门推荐

大医院“开”到家门口

发布时间: 2020-07-30 08:42:24   浏览次数:      来源: 海曙新闻网    

①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在“云诊室”与市级医院专家一起为患者会诊。

②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通过医联体系统,与上级医院医生共享患者影像报告。

③市第一医院专家(中)在区第二医院坐诊。

④国科大华美医院专家在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部查房。

⑤海曙区第二医院PCR实验室的核酸检测员在样本制备区进行加样操作。

⑥国科大华美医院专家接受全媒体记者采访。 (忻之承 摄)

■全媒体记者 程冰凌

■通讯员 赵璐

长期以来,“看病难”是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难”字的背后,凸显的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为了有效缓解“看病难”,2014年,我区率先在全市试行医联体建设工作;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区着力加快推进城市医联体布局调整过渡;2020年7月初,我区再次率全市之先构建“1+‘1+X’”紧密型医联体格局。

具体来说,“1+‘1+X’”中的“1”为市级医院,“1+X”中的“1”为区级医院,“X”为紧密型医联体签约成员单位,实现体系+模式升级。

为何我区在这条“跑道”上能够频频抢占先机、率先撞线?又是如何谋篇布局,跑出就诊“加速度”?日前,我们走进海曙部分医疗机构,感受海曙在“双下沉、两提升”改革下医疗卫生事业的融合跨越。

增强造血功能 盘活基层医疗资源

每周四下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以下简称“国科大华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维英在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西门望春中心”)的专家门诊时间。不到2点,就陆续有患者在门口等候。在这里坐诊已有6年时间,不少都是老病人,郭维英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沟通起来十分顺畅。

老倪就是其中一个。“像我这样患有糖尿病的病人,需要定期找医生配药。”郭维英没来西门望春中心之前,老倪需要定期到国科大华美医院开药。但是大医院里患者实在太多,有时候光门诊排队就要等上一个小时,这还不包括后续的各项检查时间,往往一去就要至少大半天。

“不仅如此,我还跟郭主任的‘徒弟’,西门望春中心的‘家庭医生’王一峰签约3年了,他对我的身体状况十分了解,医护人员耐心、细心又贴心,这样的组合,我太放心了。”老倪告诉我们,尽管国科大华美医院和西门望春中心离他家都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每次求诊,他都首选这里。

原来,作为下沉专家,郭维英每次坐诊,都有“徒弟”全程跟随。“通过基层门诊跟、医院门诊带、住院病房教等方式,像我们全科医生也能收获‘专长’。”王一峰结对跟师3年,如今已经能在内分泌治疗领域独当一面。

老倪的“用脚投票”,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区对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入改革。早在2014年,西门望春中心就作为首批试点,与国科大华美医院建立了“双下沉、两提升”的医联体,联结起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医患之间的真情谊。

“双下沉,国科大华美医院安排了5名专家,在我们这里设立市级专家工作室,覆盖了所有重点临床专业,除临床医生下沉外,还有护理、放射及康复治疗专家的下沉。”说起“家底”,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张蓉如数家珍,“两提升,让基层全科医生有更好的学习与展示的平台,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我们输送了400余人次在市级牵头医院‘全科门诊’坐诊。”

随着我区推出“1+‘1+X’”紧密型医联体,张蓉对全面提升西门望春中心医疗服务水平的信心更足了,“作为紧密型医联体中的‘X’,将做好‘家门口’的医疗服务,‘接得住’患者,让老百姓首诊在基层,为实现分级诊疗奠定夯实的基础,成为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打破制度藩篱 构建服务共同体

“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最终指向什么?区第二医院院长王雪芬的答案是,促进分级诊疗,让更多的患者愿意留下来。王雪芬说,作为“1+‘1+X’”紧密型医联体中的核心医院,就要发挥中枢神经的作用,承上启下。

共同体,是王雪芬挂在嘴边最多的一个词。“你们看,这是我们前不久的一个病例。”王雪芬打开电脑,向我们解释,当时,龙观乡“高山巡回医疗队”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有位产后1年患有甲亢的胡女士,由于病情反复未有好转,于是医护人员将胡女士的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情况,通过云平台传输到区第二医院。区第二医院云诊室的副院长吴斌接收后,当即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诊疗,并建议其转诊到区第二医院,进行更全面地诊治。

“2019年,我区便着手构建医学影像中心,依托市第一医院、国科大华美医院建设两个影像诊断中心,区第二医院、区第三医院分别作为分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平台。”吴斌告诉我们,依托区域影像云平台,可以实现包括远程会诊、集中诊断、数据共享、远程质控、远程教学、数据分析、在线监控等功能服务。2019年,影像诊断中心诊断共计23.9万例次,远程心电会诊系统远程疑难心电诊断共计3329例次。通过市级双向转诊平台,2019年上转6270例次,较上年增加36.87%。

向“X”延升,打通信息化壁垒,有效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升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向市级医院拓展,锻造高质量医疗队伍,实现人才网、服务网、信息网“三网融合”。这更是紧密型医联体的使命所在。

去年11月,区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正式投入使用,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志宇担任执行主任。“科内每个床位均配备独立的吊塔系统,拥有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湿化治疗仪、血气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可以开展各类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疗法,为各种内科危重疾病及创伤、大手术后等病人的救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区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长吴陈微说,“市一院的专家团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设备、专业的技术,还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与培训。”

同质化,则是王雪芬口中的另一个关键词。“我们召集了9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参与培训,还开展了质控管理及融合式培训。”王雪芬介绍,此外,由市第一医院牵头开展“基层全科医生慢性病诊疗规范化培训”“糖尿病、高血压分级诊疗专场培训”,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综合管理水平。国科大华美医院牵头的基层业务提升项目,包括基层医师肝病交流培训会、基层医院癫痫规范化、家庭医生骨干能力提升培训等,针对不同需求从各个角度提升基层医护人员专业化水平。

“无论是搭建远程医疗平台,还是开展同质化管理,共享资源与技术,建立高品质医疗队伍,都需要核心医院紧密联系好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王雪芬表示,作为“1+‘1+X’”紧密型医联体中的“1”,将继续发挥核心医院的“枢纽”作用,下一步,将开展基层医师实用技能模块化培训,完善慢性病药品目录,以“互联网+智慧医疗”助力患者“跑零次”。

优化结构布局 “1+‘1+X’”互通共生

从医联体到“1+‘1+X’”紧密型医联体,能带来哪些新的化学反应。“该模式是我们升级版的医联体,通过打造覆盖‘市、区、镇(乡)街道’三级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使得梯级式就医模式更加细分,实现了人才共享、技术支持、处方流动、服务衔接。”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文莲如是说。

在她的办公桌上,我们看到了一摞关于构建“1+‘1+X’”紧密型医联体的方案。按照设想,由牵头医院院长担任医联体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制定医联体管理办法,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开展医联体内部治理。由牵头医院指导,核心医院领衔,网格内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等组成医健集团理事会,推进人力资源、经济运营、医务、护理、科教、公共卫生、后勤服务等标准化管理,推进医健集团内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药品耗材目录、后勤服务等“六统一”管理。

“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我们将资源配置向基层倾斜,把群众急需的急救、老年病、康复、儿科、中医养生等服务项目在基层开展起来,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特色门诊,让群众在家门口放心看病。”张文莲向我们介绍,这次紧密型医联体改革,旨在构建“优质资源是一家”的服务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找专家看病难的问题,打通老百姓与优质医疗资源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我区进一步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

“我区在2014年成为首批医联体建设区域,如今,我区继续深化医改,全力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努力打造医疗资源配置的‘最佳组合’、群众看病就医的‘快捷通道’、医疗机构改革的‘海曙样板’。”张文莲说,接下来将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继续“借船出海”吸引优质资源下沉,同时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破除区级医院能力不强的壁垒,落实我区特色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双轮驱动医联体向纵深发展。

根据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目标,到2022年,区第二医院、区第三医院达到县级强院建设标准,其中,中心镇和服务数量较多、地域较广、规模较大的镇(乡)街道所在地医联体成员单位,具备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家门口,就有‘大医院’。”张文莲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

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民之所向,胜之所往。医联体应以老百姓健康为中心,成为医养护功能齐备、疾病全程管理、主动有序分级诊疗的健康联合体,以适应当前疾病变化、老龄化加速的新形势,从而减少医疗花费,提高诊治效果,增强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

此次构建“1+‘1+X’”紧密型医联体,正是我区医疗卫生事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资源保障和有力抓手。应充分发挥市级医院的牵头引领作用,核心医院枢纽作用,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大医院放得下、基层医院接得住、患者愿意去”的问题,让医疗资源真正动起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资源与技术“多跑”,让病人“少跑”,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引导老百姓“基层首诊、就近就医”,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编辑短评

从“联体”走向“联心”

近年来,“医联体”成为医改领域的热词。医联体,是指医院之间打破行政性组织架构的约束,开展医院之间广泛且密切的联合与医疗协作,成为一个医疗的命运共同体。

2014年底,海曙成为宁波“医联体”试点区域,今年7月初,我区又率全市之先构建“1+‘1+X’”紧密型医联体,继续推动人才共享、技术支持、处方流动、服务衔接。

医联体要产生“1+1>2”的效应,就不能满足于医疗机构的简单组合,而应以激励措施形成人、财、物等资源的主动共享。与目前绝大多数“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松散型医联体不同,我区的“1+‘1+X’”紧密型医联体打破了单纯注重技术帮扶的模式,实现真正一体化的医联体,充分发挥医疗集约优势。这一探索,对医联体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医联体要长久发挥作用、促进医改向纵深发展,还需要继续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原则,探索人事管理、健康数据库、考核与激励机制等内容,真正从“联体”走向“联心”,为建设“健康海曙”增添强大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