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一触即发
时间:2020-04-08 08:51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图为4月7日上午,锐曼智能科技工作人员正在展示“战疫”智能机器人。(沙燚杉 朱哲宏 摄)

海曙区智慧城管平台助力日常保洁和防疫工作任务。(华骋珅 忻之承 摄)


充满变量的时代,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一轮轮危机,如一个个巨浪正颠覆传统认知,从供给端到消费端,冲击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危机之下,产业链、生活链、管理链环环相扣,挑战凸显。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海曙多个产业全链发力,推动单一生产销售模式向多元模式过渡,重塑行业固有认知;危机之下收放自如,提速辖区智能生活转型,人机互动不断细化;城市管理插上“科技翅膀”,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发挥优势,智慧化城市正在崛起……

开辟线上场景

全产业链发力触网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对海曙各大产业进行了一次突击考试。近期,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疫情给海曙带来较大冲击的同时,也倒逼全产业链加大技改力度,于危中寻机开辟线上场景,提升智能化水平。

疫情影响工人返程,而智能制造恰恰可以减少对人的依赖。雅戈尔集团与中国联通签约,启动了宁波首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该项目打通设备、人、物之间的联系,有效降低服装制造车间有线组网成本,提升生产线柔性制造能力。建成后,雅戈尔将实现宁波总部、吉林珲春及云南瑞丽三大制造基地数据的实时共享,生产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

风起时,有人筑高墙,有人造风车。海曙商贸产业大力发展线上场景,多种经营主体以线上业务为切入口,线上直播、下单、配送一条龙的新业态正不断拓宽数字经济想象边界。

晚上通过“甬农鲜”下单买菜,次日到小区自提点拿菜,疫情期间,宁波甬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甬农鲜”云超市线上平台,依托“先销后采”模式实现供需匹配。企业蔬菜水果转眼从“滞销”变“直销”,仅一个多月就冲到了平台销量榜首位。目前,这只触网的“菜篮子”已与城区500余个社区完成对接,为百姓连夜直供新鲜蔬菜。太平鸟女装营运中心和新零售平台负责人高雁君亲自上阵内部直播,分享春季新品,还鼓励导购邀请顾客观看。太平鸟女装13个大区线下门店和所有导购齐上阵,滚动直播,推出社群秒杀、团购等促销活动,一举带动原本不在计划范围内的春装销售。在疫情防控最严时期,太平鸟服饰不但半数暂停营业门店“恢复”营收,而且日均零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直播主角,包括管理层。”杉井奥莱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线下逛店的人少了,但店铺转移到线上小程序后,品牌数量、打折促销不比线下少,还顺丰包邮,消费体验也并未受到影响。

“一荤半荤一素米饭共25元……”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上,不少海曙餐饮推出系列外卖套餐。“现在各大平台上的小餐饮外卖也要20元左右一份,我们的套餐在品质、分量上都很有竞争力。”高桥镇悦享中餐厅负责人介绍,线上订单的销售量在每天60单左右,能占到全天订单量的40%。

提速智能生活

数字惠民触手可及

疫情之下,人人宅家,海曙数字化、智能化生活建设从过去的培育期迅速进入大规模应用期,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前沿技术加速进入市民生活。

停课不停学,海曙区教育局在延期开学期间,实施“网上预习计划”,为全区学生录制了一批预习资源,并开设三种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全区240多位名优教师录制的首批302个预习资源,届时任课老师也将同步在线,提供学习咨询,课程立足五育并举,做到学科全覆盖。全区学子可以登录甬上云校、海曙新闻APP、宁波华数互动电视和高清互动电视等平台查看预习课程表及预习内容,参与学习。

优化方式、更新理念、创新体系……停课不停学虽是应急之举,但对提升教学实效性、解决教育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网上课堂”为海曙教育发展打开新窗口,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促进,更是对学生学习理念的更新。业内人士表示,任何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都需保持一种不停学状态。网课上得是否认真积极,就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磨练。

同样,疫情的爆发也激发了海曙卫生体系、疾控领域的新需求、新应用,各单位纷纷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展开疫情防控,倒逼互联网医疗加速走进“春天里”。

宁波市锐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机器人“逆行者”,具备高精定位、环境感知、决策规划以及智能控制等能力,经过采集现场环境后,技术人员在后台进行整体优化,可确保“新员工”抵达病房门口时进行语音“收货”提醒。这套机器人被投入到海曙区第二医院,成为医护工作人员的贴心助手。

线下门诊陆续恢复后,医院的自助挂号缴费机也受到市民追捧。“一台自助机基本可以取代一个人工窗口。”海曙区第二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的助力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院的人工压力,随着民众习惯的改变,医院的人力可再分配至更有需要的地方,大大提高了医疗效率。

然而,保持互联网医疗的热度,还要注重融合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线上医疗要与线下医疗融合发展,否则就会失去根基。在未来,互联网医疗还需做好融合,只有线下与线上、医与药等诸方面融合,取长补短,互联网医疗才能不负当前好春光,保持发展态势。

升级城市大脑

治理能力创新破阵

受疫情影响,各渠道资源紧缺,海曙城市“大脑”在高压之下创新破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提高防控效率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确保日常保洁和防疫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海曙区智慧城管平台“现身”助力,通过视频监控、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数据,跟踪监测、研判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在科技力量的协助下,人力大大得到解放,辖区各中队得以集中力量,对城区主要高架、桥梁、道路进行不间断巡查,网格巡查员则针对中心城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了疫情防控的高效进行。

打开微信,扫描专属二维码进入系统页面,首页上有包括进出资格申请、出入登记、每日体温、个人信息等在内的多项功能,在楼里办公的员工简单输入个人信息完成首次登记后,即可凭该系统扫码进出楼……在做好人员流动防控的关键时刻,由宁波联通软研中心研发的管理平台在楼宇间推行。这款楼宇防疫平台做到了前端动态和后台管理的无缝对接,无纸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物业的管理效率。“该系统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一楼一码、专楼专管,保证了楼宇防疫管理的有效性。”宁波联通软研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宁波移动也发挥5G、物联网等技术优势,为城市管理做好信息化保障。5G热成像筑起第一道防线,以无接触式、高精度体温筛查、异常体温预警三大特性,服务医院、企业、学校;5G防疫机器人上岗执勤,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医护人员长时间在病区工作而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智能防疫助理“声”援疫情防控,代替社区、卫生院防疫工作人员完成每日对疫情隔离人员进行隔离疫情统计的电话问询工作……

科技的加入为城市生活打造的一个数字化界面。它不仅能够提升海曙的治理水平,而且能让海曙市民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海曙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开启了科技改善城市的探索。借助“科技翅膀”,海曙的城市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走出海曙,借他山之石。业内人士表示,危机之下,智慧化海曙拐点已经迎来。

未来,在牢守海曙优势的同时,更要借他山之石,积厚发之力,积极寻找短板千里问计,加速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