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740/2020-70937 | 组配分类: | 工作进展 |
发布机构: | 石碶街道 | 发文日期: | 2020-12-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手握笔头极细的画笔,在已上釉的瓷盘上一笔一画细细描绘,勾勒出山水、花卉甚至卡通形象等不同样式的图案。12月25日下午,在石碶街道冯家小学的画室里,十余名瓷画班的学生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认真进行瓷画制作。之后待画成,将由老师把瓷盘送入学校配置的专业电炉中烧制,经约3个小时、700摄氏度的高温固色后,一件漂亮的瓷画作品便能火热出炉。
瓷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2008年,瓷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逐渐得到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而在传承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最重要的主体。“我们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工作的结合,此前便已尝试开设‘灰雕’这门课程,收获反响很好,这也增强了我们的教学信心。”冯家小学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此类课程的设置,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掌握新技艺的同时,也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今年9月,在新学期开始的同时,瓷画班也正式开班,主要面向1-5年级学生招纳学习者,每周五下午为授课时间,日常中午或下午学生也可到画室进行练习。除学校自身具备瓷画功底的美术老师开展日常教学外,学校还每个月邀请瓷画传承人宁波陶瓷文化博物馆馆长张国宏老师来校开展2次的指导授课。
瓷画与国画的画法相似,听似“高大上”,操作起来实则不难,适合学生开展学习。同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等,校方也在教学上进行合理安排,比如初学者可先使用铅笔或马克笔进行简单画制,高年级学生或技艺较为纯熟的学生则可用毛笔颜料进行绘制,通常采用“釉上画”的方式。
“瓷画有点难,但我还是很喜欢很想学,因为有挑战才有进步嘛!”2年级女生黄铄涵从放满同学作品的架子上拿了几件作品,这些都出自她手。只见作品中既有传统国画图案,也有天马行空的“概念画”。据悉,在绘画内容上,学校一方面教学生画传统国画花样,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令艺术不拘泥于固有绘画模板,也为古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