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曙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专题重点领域市政服务城区垃圾处理监督服务

海曙区多元探索无物业小区垃圾分类解法

发布时间: 2020-11-01 13:50:06   浏览次数:      来源: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海曙区存着许多基础薄弱、或零星几幢呈开放式的无物业管理小区,成为社区治理的“低洼地”,更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带来难度。为有效打破困局,不少无物业老小区积极探新求解,提供思路。

  一是整合“人力资源”,居民自治给力。牡丹社区果断打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组合牌,以解难题。社区公益党支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搭档于2013年由居民自主成立的“OK管家”志愿队,共同推动无物业老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双方各自整合在职党员与退休党员、居民骨干等“人力资源”,并提出定时、定点、定岗位的“三定点”方法,规划统一、分工明确,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专人点位监督、点位劝导工作。

  二是“定时定点”投放,倒逼习惯养成。呼童小区垃圾房地处中心主干道旁,每天过往人流量大,常有商铺、或路人随意将垃圾投放至垃圾房。经街道、社区反复探讨商议,最终决定迎难而上在全区无物业小区中首“尝鲜”,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前期在各楼道、垃圾房处进行定时定点投放的温馨告知,并逐家入户宣传。结合晚上的投放高峰期,志愿者联合执法人员一起进行分类督导和告知。安装了3个配备有语音提示的智能设备,居民来投放垃圾时进行循环播放,“温度”加“严度”齐头并进。

  三是探索多元模式,提高分类质量。无物业老小区的治理问题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道“坎”,但同时也是助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的宝贵机遇。段塘街道祥和嘉苑原先是农拆安置房,借助桶边督导董师傅的“严管引导”下,社区给力加桶长助力,小区的垃圾分类质量稳步提升。丁家二村是个20余年无物业的老旧小区,社区组建了“红色义管家”党员自治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微景观”治理,将小区垃圾房改造成“时尚小屋”,彻底根治垃圾桶散乱现象。目前,海曙区对无物业小区正在开展上门“帮扶+”工作,要求各无物业小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克服短板不足,因地制宜提升小区源头分类质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