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洋芋艿”成了抢手货
时间:2019-07-08 09:11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立 通讯员史媛)“留一小部分自己吃,其他的‘农家乐’都订走了。”日前,章水镇的土特产——花旗洋芋艿迎来了收获季,农户沈宗苏从地里刨来500来公斤的花旗洋芋艿后,连忙挑选出品相好的送到镇上的几家“农家乐”餐馆。

花旗洋芋艿也叫杖锡花旗土豆(马铃薯),在当地种植已有上百年历史。当地群众习惯将土豆称为洋芋艿,加之该土豆表面呈沙皮状,有明显的颗粒感,犹如花旗参的“皮肤”,因此获名花旗洋芋艿。

土豆很常见,花旗洋芋艿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带着疑问,记者找到了章水镇农办负责人。据介绍,花旗洋芋艿只生长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四明山区,目前基本见于章水镇的一些高山村,每年产量保持在3万至4万公斤之间;除了数量少,这种土豆还很“金贵”。花旗洋芋艿怕热怕病,生长的土质要有黏性,周边气温不能超过30℃,还不能施化肥,一定要用有机肥料和农家肥。“好吃就是这个土豆的标签。”该负责人说,他们曾委托专业院校机构做过一份花旗洋芋艿的营养成分的检测报告。报告称,花旗洋芋艿的蛋白质含量达2.61%,维生素含量达17.2%,干物质含量达17.2%,明显高出一般的土豆品种。

李家坑村民龚亚海是花旗芋艿的种植大户,今年他丰收了1000公斤。“以前大家都是零星种植,面积也不大。现在土豆越来越受欢迎,很多村民都卖出了好价钱。”龚亚海说,花旗洋芋艿香糯粉韧,山里人家习惯把晾过一段时间后的土豆放在大铁锅里炭烤,或者做成盐焗土豆,人人吃了都说好。

其实,好吃的花旗洋芋艿也经历过一段“危险期”。十几年前,花旗洋芋艿因为亩产较低面临绝种,农技人员将土豆拿到了甘肃和丽水等地进行品种改良,开展多项试验、检测工作,探索了组培脱毒、微型薯生产、高山繁育及异地换种等多个种薯生产途径,最终解决了花旗洋芋艿种薯生产难题。之后又经过农业科技攻关获得了“地方种质资源”保护,花旗洋芋艿现已被列入浙江省种质资源首批保护清单,在章水镇种植面积有500多亩。

如今,品质提升后的花旗洋芋艿成了食客们的抢手货。“烤花旗洋芋艿是章水的一道名菜,南来北往的游客吃了还要捎带些回去。”经营“农家乐”的邵先生说,旅游旺季,花旗洋芋艿特别难买,经常要上山去几个村里向农户直接采购,虽然价格是一般土豆的几倍,但还是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