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71708/2019-68607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高桥镇 发文日期: 2019-01-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2018年高桥镇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1-15 15:11 来源:高桥镇 浏览次数: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困难挑战,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和区委区政府“三大主题建设年”活动,深入实施打造“四个城”、开展“四个年”建设活动,着力打造产业创新之城、配套完善之城、民生幸福之城、社会和谐之城,扎实开展“经济发展提速年”“城镇建设提效年”“民生福祉提质年”“基层党建提标年”活动,始终保持发展信心不变、创新力度不减、改革步伐不停,经济社会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亿元,财政总收入14.3亿元。实现“品质高桥”建设新跨越,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稳增长、调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提速。经济总量平稳增长。树强扶优骨干企业,鼓励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全镇109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3.2亿元,其中上亿企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完成限上商品销售额99亿元。全年引进大市外内资8.5亿元,浙商回归6亿元,外资4453万美元。威斯巴特科技、众远新材料、艾联生态、迈芯电子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总部企业落地,岐阳新材料产业园、商会大厦、良库文创园等招商平台初具规模,通过老旧厂房改造升级的创芯社、新青年创享中心、U-PARK商业公园等完成新业态入驻。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紧抓“中国制造2025”发展机遇,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1.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12个项目列入市技改项目计划,16个项目列入区技改项目计划。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重新申报4家,高新企业总数全区第一,阳光汽配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缘新材料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宁波纺织仪器厂荣获国家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华一汽缝荣获中国缝制机械行业零部件单项产品冠军、博日机械被列入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名单。全年引进各类人才723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0名(含博士4名),华缘新材料成功创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研究院、万盛实业成功创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卓运科技成功创建市级专家工作站。省级以上“人才计划”答辩入围人次居全区第一。农业基础有力夯实。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完成石塘、岐湖、江南粮功区建设,望江粮功区完成招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总收入2.4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4316元,全镇累计完成合同签订17742亩,统一发包15592亩。推进美丽农村建设,拆除农棚田舍1.04万平方,无害化处理病死家禽3000多羽。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财务、农业保险及合同兑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合联开展多种形式服务,海曙区葡萄协会在高桥成立。

二、强统筹、重整治,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基础配套不断完善。文体中心、市民广场项目实现开工,万科印象城按计划推进,高桥恒一广场开业,姚江堤防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必利盛物流配送码头准备验收,桃源水厂及出厂水管工程(高桥段)完成总工程量的70%。五江口电商园区项目土地征收基本完成,环城南路西延、西洪大桥、学院路、庙洪路、薛家路和新丰路二期工程前期征迁稳步推进。完成横河自然村、甬梁线道路工程、姚江堤防等拆迁户分房安置。牛奶场地块万科望庐、中山隽府、绿地观堂等项目加速建设,红星丰璟苑、天逸湾二期等工程顺利推进。新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开工芦港、秀丰新村建设项目,江南村新村主体建设完成,民乐村新村规划报批。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完成小城镇环境整治项目30个,完成风荷园、康王公园升级改造,打造景安铺、高桥记忆等节点景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验收在全省同批次考核镇乡中排名第一。大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完成总投资198万元的中塘河水质提升主体工程,完成宋家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红心、藕缆桥及长乐社区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分别已完成合同工程量的85%、85%、95%,联丰路污水泵站、中山西路长乐污水泵站工程完成总体进度的60%和90%,西塘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提升工程获评“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持续推进“三改一拆”,扎实开展“两路两侧”、农棚田舍整治等专项行动,完成拆违任务数26.2万平方米。城市管理不断提升。不断提升社区物业服务水平,出台物业管理“以奖代补”考核办法,助推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已对3个小区进行补助,小区物业费从0.2元每平方提高到0.6元每平方。综合整治保持高压态势,整治无证摊贩、占道经营2.2万余家,抄告违章停车4400余辆,公寓楼消防检查2500余户,整治废品回收站500余家、僵尸车670余辆。全面启动“公厕革命”,验收完成65座农村公厕新建和改造工程,完成14个村、5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创建。

三、惠民生、促和谐,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保障统筹优化。教育环境不断优化,望春小学综合楼改造完工、宋家漕小学食堂装修工程及塑胶跑道全面竣工。高桥中学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教育机器人应用先进单位、宁波市中小学STEM教育项目培育学校,2018年中考普高率达58.1%,合格率95.6%。高桥小学获省首批数字史料馆和宁波市智慧校园,中心幼儿园获评省二级一类幼儿园,绿茵君尚幼儿园开园。医疗服务不断优化,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目前全镇共有省级卫生单位4家,市级6家,区级6家,新建完成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综合区,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完成率达91.5%,重点人群签约完成率达130%。不断加强卫生工作,切实做好登革热疫情有效防控,清理积水容器8万余个,完成消杀7.6万平方。大力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推选出区美丽庭院达标户、示范户610余户。全面开展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爱国卫生月、红十字会等工作,民乐村顺利完成宁波市博爱家园项目终期测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以“书香飘万家”为主题,各村、社区广泛开展“悦读”活动,与宁波市图书馆合作在千年高桥举办原创诗歌朗诵会,全国书香社区芦港村成立了“遇见你”读书会。加快文化礼堂建设,累计建成11家文化礼堂,成立文化礼堂服务管理中心,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多方联动,提升文化礼堂品位,长乐小品《高桥亲家母》荣获宁波市金奖,走上省村晚大舞台,民乐小品《拆不拆》获区首届戏剧小品曲艺作品汇演银奖。利用“一园一城四院五馆”等文创聚集优势,开展“高桥会”民俗展演、“我们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等活动300余场,梁祝文化园的新年庙会和“520为爱奔跑”马拉松、王升大博物馆的米食节、居家博物园的“发现古建之美”展、耕泽石刻博物馆“一带一路”展、赵大有宁式糕点制作等活动,吸引15万余名群众参与。与区文联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文艺特色示范镇,助推高桥镇实现“文化振兴”。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推进小城镇文明行动,被市政府授予2018年文明城市五连冠集体嘉奖。志愿服务常态化,发挥好学雷锋志愿枢纽站作用,建立志愿服务站点25个,其中高桥社区“e家志愿者团队”被多家省市媒体报道点赞,“大手拉小手”项目被评为区优秀志愿者项目,石塘村“文灏志愿者团队”被评为区优秀志愿者团队。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开设“凡人心语”“奋斗芳华”等板块,讲好高桥故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提效能、优作风,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改革攻坚全面深化。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年服务中心窗口接待业务5.8万件,其中办理总数4.2万件,当场办结3.7万件。成立33个助跑小分队,合计办理助跑代办业务1732件。规范公共交易行为,坚持小型项目定点入围制、村级项目预审制、代理制及黑名单制。全面推进劳动就业保障,举办招聘会3场,累计240余家单位参加,提供工作岗位1800余个,初招人数450余人。镇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投入使用,省级综合示范点建设工作基本完成,获评省级优秀基层调解组织。平安建设全面加强。启动实施“警网融合”试点工作,全镇726个社会面治安监控全部接入。同市巡特警支队结对共建,实现镇区全面巡防。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新型居住证制度,强化企业单位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公寓楼管理,整治公寓楼90家,关停2家,清退出租房470余间。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执法检查全镇食品经营主体餐饮经营单位743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835家、食品生产企业20家。加强特种设备监管。落实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行动,建立5个社区微型消防站、26个村社消防宣传点。和谐基础全面巩固。建立25支共计262人的“邻里守望”群防群治队伍。创新区域联调中心新模式,建立长乐区域联调中心。加大对财政性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并对镇级工程建设进行专项跟踪审计,2018年全镇共审计完成15个项目。全面推广“村(居)民说事”制度,累计召开“村(居)民说事团”会议245次,流转事件登记289件,办结273件。进一步加强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注重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心齐气顺、团结一致的干事氛围。

2019年主要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2019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紧扣海曙“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的发展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稳中促调的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项目推进高速度、城市管理高要求、社会治理高水平、基层党建高标准”“五高工程”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开拓奋进、聚力攻坚,推动高质量建设“品质高桥”取得新跨越。

2019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5%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效益提高,节能减排完成上级指标任务。

一、狠抓产业兴旺这个支撑,优化产业布局,加速产城融合。一是坚持高端特色发展不动摇,挖掘工业发展新潜力。立足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基础,壮大骨干企业,对规模、产出、收入等达到要求的龙头骨干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行业内有领先优势的企业争创“单打冠军”。积极谋划华缘新材料适时上市,力促立华制药中芬合作项目早日投产。加强梯队培育,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中坚力量,推进重点企业上亿、潜力企业上规。重点利用好存量资源,依托区位、交通、配套和产业等优势,对辖区内的老旧厂房实施改造提升,构建以芯片产业为基础的“高芯”产业园,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二是坚持都市特色融合不动摇,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强化“整洁田园、美丽农业”行动,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三权到人(户)、权随人(户)走”,扎实做好“三防”工作。进一步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做好村级财务公开。加大土地流转引导力度,促进土地流转长期稳定规范、集中连片高效,对望江片区的2200余亩农田实施标准化建设。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突出政策引导、市场引领、技术引用,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充分利用交通畅美小镇区位优势,依托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明凤鳖庄、王升大博物馆、赵大有宁式糕点博物馆等农合联资源,结合农业和观光旅游业,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三是坚持服务创新驱动不动摇,汇聚三产发展新合力。大力引进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加速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发挥商会大厦“总部经济”招引效应;切实跟进万科综合体项目、U-PARK商业公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招商进度;加紧与市人才服务中心、区人社部门、宁波财经学院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谋划成立中国宁波人才市场海曙分市场,切实解决辖区企业用工和引才问题,并以高桥为点辐射整个海曙。

二、聚焦项目攻坚这个关键,统筹镇村发展,改善镇容村貌。一是加大整体拆迁力度。坚持把推进征地拆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力争实现五大工程征迁清零,加快推进环城南路西延工程、西洪大桥工程、学院路改造工程征迁,成立专项工作组,扎实推进薛家路(环城南路-中山西路)道路工程、新丰路谈判签约,做好重点项目保障,确保和谐顺利推进。二是优化公共配套设施。统筹推进道路修建、改建和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紧盯文体中心、市民广场项目进度,扎实做好万科印象城项目保障,确保按计划顺利推进。进一步优化教育配套,实施高桥镇中心小学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三是持续改善片区形象。积极对接、理顺区划调整后上级对新村政策及补助等问题,稳步推进民乐、江南、芦港、联升、秀丰等新村项目。推进市规、区规、镇规、村规有机融合,积极引进国企、央企及航母型上市企业、社会资本等参与开发、建设和运营,多形式、多模式、多途径推进村庄改建、集中统建及危旧房、老小区改造,力争高峰5号地块、上施二期、镇重点工程拆迁安置项目早日启动。

三、抓牢城市管理这个重点,深化文明建设,营造淳朴民风。一是攻坚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推进“两路两侧”“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专项治理行动,强化环卫保洁考核机制,加大环境卫生投入和堆积物整治。通过日常巡查与季度考核,实时曝光环境问题,着力解决疑难杂症,细致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推进马浦河、峰洞庙河等6条河流新一轮水质提升工程,完善污水管网建设,重点实施江南新村污水管网工程,持续推进五水共治,进一步优化区域环境。二是集中开展综合整治。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深化“一区块一方案”治理理念。推进“警网融合”试点创建,完善“四个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加强核心区块整治,整合派出所、交警、市场监督和综合执法等资源,实现区块联动治理,有效改善道乱占、摊乱设、车乱开、车乱停、房乱建、线乱拉等问题,不断推进公寓楼、群租房等消防安全综合整治,深化智能管理机制,压缩不合规公寓楼体量,确保镇容环境面貌整洁有序。三是不断强化村社管理。做好新一轮市场化环卫保洁,实现垃圾分类创建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重点实施“公厕革命”,对我镇44个公共厕所全面改造提升。着力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加大小区成立业委会的覆盖面,继续完善物业管理“以奖代补”考核办法,加强老旧小区自我治理能力,稳妥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提升。不断完善硬件配套和软件规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品质社区”创建,深化“西塘社邻”结对共建,探索促进社区共建共享新途径,打造新海曙东西融合发展新标杆。继续提升社工素质,加强社工培训,提高社工持证率。

四、突出治理有效这个定位,完善治理体系,推动社会和谐一是统筹社会事务发展。改善教育环境,将中小学幼儿园纳入病媒生物市场化范围,探索名师工作,优化提升师资力量配备,进一步改善办学环境,特别是智慧校园创建,创新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完善医疗服务,推进计生“全域统办”服务,创建优生优育优教指导中心示范点,强化中医药惠民服务,拓宽中医药服务内容。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推广民乐“美丽庭院”改建经验。进一步提升“高桥会”品牌,创作扶持一批“高桥会”非遗特色精品项目,深化文艺特色示范镇建设。打造文明示范线,把运河文化、梁祝文化、名人文化、礼堂文化、民俗文化、博物馆文化串点成线。二是健全社会民生保障。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争创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示范单位,完成文明窗口创建。大力推进市级阳光家园创建验收,争取创建省级阳光家园。迎接省级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验收,探索“互联网+”调解模式,创建人武部省级规范化建设试点,启动实施高桥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谋划提升一批村级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夯实平安基层基础,进一步落实平安校园、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创建,大力改善治安环境,健全“守望邻里”平安志愿者巡逻力量,推广民乐村“三治融合”经验,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推广长乐区域联调中心模式,优化提升基层调解实效,定期举行法制宣传、平安三率共创等活动。持续完善信访制度,开展矛盾隐患排查,推进积案化解。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重点推进公寓楼、群租房等综合整治,深化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抓好各类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管控,确保社会治理有力有序。

五、围绕党建提标这个目标,提升执政能力,体现忠诚担当。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好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始终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群众民主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推进建章立制工作,针对高风险领域查漏补缺,全面梳理、修订、完善各类涉及权力运行和资金使用的规章制度,全面强化监察职能,进一步规范三资监管,严把村级财务审核关,全面推进村社资金管理规范化。三是坚持实干担当。把狠抓落实、提升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生命线,切实增强问题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机构、核定编制、划定职责,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进一步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交办、督办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积极扩大政务钉钉使用范围,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