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不忘教育之初心 精细管理谋发展”石碶街道校园精细化管理论坛举行,来自辖区内近30个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行政人员观摩了此次论坛。其中,8名校(园)级领导在论坛中分享了校园管理经验,交流探索校园管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
此次论坛聚焦校园精细化管理,旨在通过深化课程改革,交流成功管理经验,综合提升街道校园管理水平。现场还邀请了宁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黄和林博士和来自其它县市区的3位市级名校长进行现场点评,共同“支招”街道校园精细化管理。
各校级领导为此次论坛做足了准备,在现场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田莘耕中学构建“三全育人”教育体系。1、全员育人。全员教师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建立导师制,责任细分;交流研讨提高德育水平;定期考核提升教师热情。2、全程育人。学校编印《阳光成长体验手册》,通过手册上的100件事,三年内不断培养与内化学生知、情、意、行、体。每年的6月1日设立成“阳光成长日”,自我设立课程,让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课堂”。3、全方位育人。建立陪伴教育论坛、微信公众号、导师团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一全方位育人。
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田莘耕中学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完善“三全育人”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用心打造具有田中特色的德育品牌,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石碶实验小学四维融合,打造新实小速度。2017年9月1日,由希望小学、横涨小学和康龙小学这三所村小合并的新学校正式加入了石碶教育的大舞台。三所不同的学校要如何融合在一起,成了实小面临的最大的难题。1、目标融合。以生为本,形成共识。通过开展特色课程,个性化发展。重点打造体艺类发展课程:小葵花中国舞、击剑、口琴等。2、制度融合。健全校园制度,在刚性管理中融入柔性,让制度建设充满温度。比如《石碶实验小学请假制度》中“每位女教师一学期无理由两个半天的心情假”,让老师们在有温度的制度中有自信地前行。3、团队融合。打造多层“团队群”,合作中提升工作能力。管理层分工明确,有了无数第一次:第一次入学礼,第一届读书节;年级团队齐头共进,举办了“二年级迎新灯会”“五年级爱国电影巡影”等富有年段特色的呈现;特色团队自合作,“相约周三班主任工坊”,“微信团队”,“铿锵二人行”,“心理团队”等富有特色的团队群应运而生,创造出丰硕成果。4、资源融合。实小地处偏僻,学生分布散,生源一般。学校通过融入教育集团圈,名优专家圈,植入乡企名人圈,提升孩子们的教育资源,通过社会资源更好地关爱孩子。
一年半的日子里,石碶实验小学紧抓“融合”这一首要的工作重点,多重推进,求精务细,学校上下共识初具,合力初成,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团队的活力正在逐步得以融合,正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属于新实小的速度。
石碶中心幼儿园至微至显,善作善成。1、至善。强化师德,陪伴成长,共话发展。学校从最细微的地方入手照顾孩子,包括每天的喝水、吃饭状况;邀请家长一同参与管理;让社区居民参与观摩,给出建议。2、求真。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聚焦园内存在问题,人人都是监管者。例如:针对食堂人员未按要求二次更衣这一问题,推出了三色三更衣的管理策略,即一次更衣为白色、二次更衣为红色,外来人员进入食堂统一更换蓝色的服饰。3、唯美。从儿童的视角构建“碶彩”课程,碶彩也是七彩的谐音,彩虹七色分别对应七个不同指向的课程内容。红色代表活力热情的户外运动,橙色代表欢快温暖的碶彩假日,黄色代表智慧温和的实践活动,绿色代表希望生长的园本节日,青色代表青涩懵懂的班级区域,蓝色代表理性思辨的儿童博物馆,紫色代表优美虔诚的课程留白。
石碶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们用心对待孩子们,并持之以恒,聚沙成塔,共同打造一所拥有美好童年印记的幼儿园。
通过这一次的论坛,各校之间互相交流了自己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与实际的行动。石碶中心幼儿园的园长说:“这次的论坛既是辖区各校、各园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会,更是校长、园长的思想的加油会,参加完论坛交流让我对校园精细化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坚定了幼儿园深入建设精细化管理的信心。”
接下来,还有两场分别在1月10日和1月14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