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观乡李岙村摇身一变,成为民居幢幢、流水穿行其中的新派小区;鹅卵石挡墙配上清水砖墙,再饰以木格窗,一到东吴镇童一文化广场,一股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一个个美丽乡村的背后,离不开一支规划设计团队,离不开带领这一个团队的领头人。他就是张洁涛,浙江恒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室负责人,刚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突出贡献者称号,也是全省获此殊荣的5个专家(团队)之一。
“好看,实用,更重要的是,村民住得起,”李岙村党支书洪国年这样评价,“张老师给我们村画了一个美丽图案,还把它变成了现实。”
住上新房子,是李岙村民的梦想。2012年10月,李岙村决定整村拆建。张洁涛工作室接下村庄规划设计任务,但这张图纸不好画。
首先是村庄空间逼仄,全村236户,房子一间挨着一间,间距只有二三米,村内道路也只有二三米宽。其次是新建面积受限,全村现有的72亩占地面积不能突破,每套房子内的卫生间、厨房、客厅样样要得有,还要有农具房。
张洁涛他们给出的第一个方案是:每套200平方米。总面积控制了,还达到“宽敞、好看”的要求,但被一句“造不起”挡了回来。
按此面积计算,每户需出资30万元,村民难以承受。
带着10几个人的团队,10天时间里,张洁涛他们设计了4套方案,最后确定为每户建筑面积162平方米。
“除去补助,每户出资10几万元,大家拿得出。”洪国年说。
今年,一个全新的李岙新村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村民都领到了新房子钥匙。“有停车位,有放锄头的工具间,新村还有中庭、水池,”村民洪刘恩说,“想了一辈子新房,现在心满意足了。”
对新村建设,张洁涛很熟悉。2002年,我区设立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办公室,他就参与了全区的村庄建设规划管理工作。2007年,他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规划建筑设计工作室,带领自己的设计团队忙起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为一个个村庄画起美丽图案。
从太白山的小白村、童一村到四明山脉的李岙村、李家坑村,从海边渔村合一村、南头村到平原村庄东光村、湾底村,都留下了他们的设计。
龙观乡山下新村以打造“洋家乐”、发展民宿经济为目标,他们设计了英伦风格小镇的新村形象;东吴镇童一村既有坡顶设计,又加入了玻璃等现代元素,既传承村落历史文化又融入现代元素加以创新。
他们还设计完成了大批的农房“两改”项目,如姜山镇曙光新村、东光三期四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横街镇雷峰新村的高山移民项目,横街镇土地综合治理的桃源新村项目,以及结合五龙潭风景旅游区设计的龙观乡天井岙新村等项目。
“我们西江古村,就是张老师画的第一张图纸。”下应街道湾底村党委书记吴祖楣说。当时,湾底村拆除7个自然村,留下一个西江古村,张洁涛团队指导修复保护,还协助湾底村委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目前张洁涛团队还进行着湾底中心楼、明州书画院、文创园(西江古村二期)等项目的设计策划工作。
至今,张洁涛团队设计过的村庄项目超过100个,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而且每隔一二年,他们就会推出新型样板房和创新套型设计,跃层住宅、花园洋房、老年住宅、6米面宽节地型住宅、庭院式住宅等,让乡村一点点美丽起来。
“可以说,我们区现在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样板项目,差不多都是张洁涛团队设计的。”区农办主任钱孝平说,“不管项目大还是小,他都用心,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考虑。”
村民零星自拆自建,一套至少需出资25万元至30万元,张洁涛设计的每套房子村民只需支付20万元,节省资金至少1/4。
“新村建设是农民一辈子的心血结晶,首先需要我们画好这张图,”张洁涛说,他希望能尽力为老百姓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让更多乡村美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