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观乡卫生院,是鄞州区规模最小的医院,仅有42名工作人员。作为一所坚守在山乡的乡镇医院,这些年,优质的医疗资源与服务,成为百姓健康的有力保障。
人性化建设让医疗环境焕然一新
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让老百姓感受最为直观的,是日新月异的医院就医环境。
院外白墙蓝字,园内环境整洁、房间宽敞,科室多样、设备齐全……去年年底至今年7月,龙观乡卫生院对院内外进行了环境整体提升。如今,龙观乡卫生院让人眼前一亮,干净舒适而又现代化的院貌堪比城区大医院。
进入门诊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导医标牌。宽敞的大厅里,医护人员正亲切、耐心、周到地为患者服务,处处洋溢着至诚关爱。在大厅左侧,有2台“预约自助医疗挂号系统”设备,边上不少村民正在排队挂号。家住桓村的陈女士在医护人员的耐心引导下,终于学会了预约挂号,特别高兴:“以前去大医院看病,大清早就要出门,紧赶慢赶排队挂号。而现在,点点网页能就挂号,太好了!”
龙观乡卫生院还是市“云医院”试点单位之一。村民能够通过架设完成的云诊室,直接连线鄞州人民医院、鄞州二院以及市级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诊断。这样,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并预约专家、名医门诊看病,免去了长时间的挂号等待与专家门诊号“一号难求”的困扰。
龙观乡卫生院还为患者提供了自我健康检测的区域——健康管理中心。在中心内,患者们可就个人身高、血压、体温等常规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自我检测与管理。“这样做,既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让老百姓自觉地制定健康计划,还能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院长姚德君说。此外,医院还将化验室、儿保门诊、急诊抢救室、注射室、西药房等区域进行了改造。
龙观乡卫生院医务科长钱光杰对记者说:“医院规模不变,但是设施设备齐全了,我们的工作更好开展,老百姓的健康也得到了保障。”
“医疗机构的实力体现在软硬件设施的双重提升,以及引进人才梯队的共同努力,目前龙观乡卫生院的发展已步入了新的征程。”院长姚德君感慨,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一直都是龙观乡卫生院努力的方向,如今龙观已基本实现了“一般疾病不出乡”的目标。
业务便民让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前段时间,龙观乡的王女士总感到心脏不舒服。上周二,她来到龙观乡卫生院看门诊,恰好鄞州二院的心内科专家吴常达正在这里坐诊。凭着丰富的经验,他判断王女士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当即通过信息化医疗共享平台联系鄞州二院进行诊断和救治。当天,王女士就被直接送到鄞州二院做心脏造影。
大医院专家为何在龙观乡卫生院坐诊?原来,2015年3月龙观乡卫生院与鄞州二院启动了医疗联合体建设,将上级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向基层下沉,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前来看病的村民说,以前稍微有点大病,就想着往城区的医院跑,自从乡卫生院有了医联体的合作后,大家都不愿意去大医院挤了。
“小医院有了大医院作后盾,还有了人员与技术支撑,老百姓自然不愿意跑远路去看病。”副院长郑坚定介绍,医疗联合体建成后,鄞州二院安排专家定期到龙观乡卫生院开展坐诊、会诊、查房、带教、带徒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龙观卫生院也定期选派医务人员到鄞州二院进行培训、进修、参加学术活动等,做好基层人才和技术资源储备。此外,龙观乡卫生院还安排了工龄30年以上的全科专家,每周四开设全科专家门诊,基本满足了龙观乡老百姓看专家门诊的需求。
普通老百姓的就诊体系逐步完善,而深入高山的问诊,则让健康意识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让高山村民也有了“专属医生”。
磻溪村,坐落在龙观乡海拔530米的高山上,因交通不便,且村民大多为中老年人,下山看病极为不易。“小病拖,大病磨”曾是这里村民的真实写照。
“直到5年前,龙观乡卫生院高山巡回医疗队的出现,村民们才告别了看病难的困境。”姚德君说,2011年,龙观乡卫生院在磻溪村进行健康宣传的时候,村民们看病难的问题触动了医护人员的神经,高山巡回医疗队也就随之形成了: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位药剂师和一个驾驶员,四个人都是不固定搭配。
如今,每月25日早晨7时,在龙观乡卫生院的大门口,总能见到4个身影,他们披着晨起的露水,匆匆离开卫生院,来到磻溪村等龙观乡的高山村落,给那里的130多名高山常住村民送去健康医疗服务。
常规检查、健康宣教、问诊、配药……每每一上午下来,成员们忙得连口水都来不及喝,而他们的辛劳,得到了村民们的肯定与信任。
随着高山巡回医疗队的不断深入,村民们防病治病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过去“小病拖,大病磨”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政策上门让百姓尽享就医便捷
家庭医生,是今年龙观乡卫生院的关键词之一。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项制度的推动下,家庭医生逐步成了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医疗卫生资源的调配人和卫生费用的管理人。
今年6月,龙观乡卫生院举行了“契约式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座谈会”,30多名刚签约的村民纷纷赶来,听取了家庭医生签约的相关政策及各项优惠措施。
早在座谈会之前,院方就已经到各村宣传了契约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少村民当场拿着医保卡,争先恐后地找医务人员签约。“既方便自己就医,又能给自己上一道保险,一举两得。”村民裴先生高兴地说。也有不少村民打趣:“没想到,我们也能像外国人一样,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目前,龙观乡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7例,远远超过了市级下达任务。“这项制度能在龙观推行,是对龙观乡卫生院的肯定。”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龙观的老年人享受了便捷与实惠。而且在家庭医生服务制的基础上,龙观乡卫生院还推进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68岁的叶老伯患有糖尿病,自从去年和龙观乡卫生院家庭医生签了约,叶老伯看病可省心了,“看病就找全科阿卢医生,约好时间不用等。以前要去大医院拿的药,现在乡卫生院里都有,医药费还便宜不少。需要医生上门可以打电话,如果要去大医院,阿卢医生也会帮我联系。”
“知晓您的血压”
本报讯(记者蔡梦珠通讯员李名禾伊陈骏)10月8日是我国第19个“全国高血压日”。当天上午9时,龙观乡卫生院慢病科和预防保健科组织相医务人员来到龙观乡新江厦广场上,开展了一场以“知晓您的血压”为主题的健康咨询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的老百姓络绎不绝,相关医务人员在耐心解疑答惑的同时,还通过宣传手册发放和讲解,向百姓宣传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用最直接的方式提高群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与关注。
当天,龙观乡卫生院共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150余份、高血压防治单页300余张,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多形式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宣传
本报讯(记者蔡梦珠通讯员李名禾伊陈骏)每年的8月—9月是龙观乡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每到这时,该院就会推出多项举措,让龙观乡老百姓感受健康卫生服务的便捷与实惠,进而实现龙观乡“户户拥有全科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活动初,乡卫生院通过海报宣传、电子屏播放、网络更新服务信息等形式,让老百姓实时掌握当天的服务项目,搭建医院与村民的沟通平台。
“这是我们制作的龙观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分布图,全乡村村设置服务宣传栏,用于广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各村责任医生、联系方式等。”活动中,在一年一度的村民体检大厅,接待平台上的医生为每位村民送上了一本宣传册并进行介绍。
平时,医院还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在一楼大厅LED、输液室宣教电视上不间断播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主题,预检分诊医生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及时发放和讲解相关宣传资料。
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评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了解村民对服务的获得情况、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程度等,卫生院负责慢病工作的社区科医生在慢病人群中入户开展了满意度调查工作。
此外,龙观乡卫生院还通过邀请专家讲课等形式,为群众详细讲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接受服务的渠道以及疾病防治、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知识。
走村串巷宣传“手卫生”
本报讯(记者蔡梦珠通讯员李名禾伊陈骏)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频发时期,近日,龙观乡卫生院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以“关爱生命,‘手’护健康”为主题的“手卫生宣传进乡村”活动。
活动当天,在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防保科长周国万为村民讲授了手足口病的危害性、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洗手的正确步骤,并指导群众七步洗手的方法。前来参与的村民络绎不绝,连小朋友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纷纷加入七步洗手的学习中来。
村民们在周国万手把手的指导下,也逐渐熟练起来,有的干脆做起老师,帮忙指导新加入七步洗手的群众和小朋友,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和阵阵掌声。
而这种走到村民中,宣传健康卫生知识的活动,在龙观乡属于常见现象,“乡卫生院的医生经常到我们人多的地方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既亲切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