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783/2014-68193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洞桥镇 | 发文日期: | 2014-03-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和应邀参加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洪涝灾害影响,镇人民政府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贯彻落实质量提升“五大战略”,深入开展创新突破年、主题实践年活动,全力保增长、抓转型、促和谐,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效,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8亿元,同比增长10.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4亿元,同比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亿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0元,同比增长10%。基本完成了镇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着力保增促调,镇域经济实现平稳加快增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实现农业收入2.1亿元。粮食高产创建保持全省领先,在宁波市率先开展全镇整机制的粮食高产示范活动,许跃进高产示范百亩坊单季晚稻实现平均亩产933.9公斤,亩产稳居全省第一,创造了连续淹水5天5夜仍取得高产的奇迹。积极推进粮食机械化生产,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农机700余台,水稻机插面积达到11470亩。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规范有序,全镇土地流转总面积17242亩,占耕地面积的87.2%,10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达40户,经营面积11028亩,占耕地面积的55.8%,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位居全市前茅。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共安排各类资金3469万元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功能区标准化建设、村级一事一议等项目。第二批进行农用线路改造的7个村已全面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第三批按新政策启动的农电线路改造项目也已经顺利展开,目前已完成程家、沙港村改造工程。农棚田舍整治取得成效。全年共拆除农棚田舍9851平方米,改建4096平方米,新建2515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着力优化工业经济。201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82亿元,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引导促进企业提振信心、坚守主业、发展实业,完成个转企32家、小升规6家,企业规模实力进一步提升,全镇57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5亿元,销售53亿元,利润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2%和3%。抓好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年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开展工业用地绩效调查,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加大技改投入,共实施技改项目20个,其中千万以上项目10个,实现技改投入4.6亿元,同比增长26%。帅特龙集团入选2013年区工业“五十强”企业,威麟马、爱乐吉和三龙电气三家企业入选区成长型“五十佳”企业。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达到3500万美元和650万美元,引进内资1.61亿元,引进浙商回归项目3个,新增到位资金574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亿元,同比增长19%。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达到8家,实现高新技术行业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16%,占规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28%。加大研发投入,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4%。科技及专利申请项目快速增长,全年共获得专利授权414项,成功申报市级新产品79个,完成商标注册41项、市级以上名牌2项,引进高素质人才6名。培源电器、阿帕奇、金鑫轴承、新冠联、三龙电气被评为市科技型企业。爱乐吉被评为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
二、致力拆建并举,镇村建设和城镇管理不断改善
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建新3.23万平方米,拆旧0.84万平方米。科学规划定位,做好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修编工作,以“五个一”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总投资约1亿元的洞欣路延伸段道路工程扎实推进,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投资700余万元,完成洞欣路延伸段、潘沙北路和明江东路共3.8公里的第二批污水管网铺设。投资1000余万元,启动潘沙路街景改造,目前已完成墙面粉刷、门面整治。完成总投资约740万元洞桥变至南园一路电力排管铺设工程。商贸地块项目规划调整完毕,即将开工建设。配合做好鄞州区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同时指导潘家耷、百梁桥、上凌、孙王、王家桥五个村成功创建为市级生态村。
进一步深化新村建设。全年完成新村建设建新7.16万平方米,拆旧1.5万平方米。三李村作为全区整体改建型新村建设首个启动村,已拆除旧房3516平方米,新建约6000平方米。沙港村新村三期B地块总建筑面积约77800平方米,已完成招投标并进场施工,新村A地块和C地块的旧房拆迁工作按计划推进,已完成旧房拆迁1万余平方米。张家垫新村建设二期已完成主体工程。大力推进大龄青年安置房建设,百梁桥新村一期、王家桥新村一期已完成主体结顶;张家垫地块新村已完成主体中间结构验收;李家地块新村工程完成主体2层;其他各村新村建设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为更好地指导各村开展新村建设,制定出台了《洞桥镇新村建设招投标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各村新村工程招投标、大龄青年安置政策制定等工作的管理。
不断优化城镇服务管理。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将环卫保洁、绿化、农村公路养护等工作推向市场,逐步扩大市场化管理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完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四清行动”,完成对碧云路占道经营、乱设摊现象集中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全年共完成拆违3.57万平方米,完成旧厂区改造7200平方米,有力地遏制了农村违章建筑和镇区主要街道乱搭乱建现象,进一步规范农村用地、农民建房行为,改善了镇容村貌。
三、提升民生福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实施中小学校舍提升工程,洞桥中学新教学楼已正式投入使用,新宁锋小学建造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预计明年下半年完工并投入使用。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认真做好“菲特”台风卫生防疫工作,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指导石臼庙村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优化医疗基础设施,强化医疗功能,投资130万元建设数字化医院,为群众就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大设备引入力度,投资80余万元购置多项先进医疗设备,提高临床诊断等综合服务能力。配合做好省文明区创建工作。打造以全祖望故居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品牌,扩建全祖望故居,正式启动镇志编撰工作并完成初稿。不断加大文化产品供应,新增图书2000册,体育路径5条,完成2个村级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天天演等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
加强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全面完成五大保险考核任务,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医保待遇水平,参加五大保险人数达到11385人,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劳动用工监督和管理,依法及时调处各种劳动纠纷保障职工权益,全年共调处劳动纠纷83起,为职工追讨欠薪77.87万元。充分发挥民政、慈善、残联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做好弱势群体医疗、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金260余万元,受惠人数达2000余人次。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共募集善款187万元,新增企业留本冠名基金2家,基金总规模达到1750万元。做好钦寸水库移民对接工作,完成了40位水库移民的安置和宅基地建房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探索新型养老体制,新建成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10个,启动镇老年乐园建设。
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强化维稳力量配备,规范信访接待,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三机制”。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141件,办结134件。群众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违章建筑、环保投诉、政策咨询等方面,上述信访内容和诉求,基本上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出台《洞桥镇“三改一拆”行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有效预防和化解导致问题升级的关键性矛盾。坚持基层综治情况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报制度,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按照“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全年开展执法检查190家次,处罚3家企业,累计罚款2.6万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
四、创新管理制度,政府执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在镇机关深入开展“三思三创”和两个主题实践年活动,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制定出台《洞桥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加强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完善联村联居联企制度,扎实开展夜学夜访夜谈活动,实行24小时值班在线制,狠抓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推行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制度,并通过“月公开、季通报”的形式强化工作督促。在基层推行村干部绩效管理分线考核办法,实行村级事务督查制,每季度对各村财务工作、信访维稳、违章建筑、环境卫生等内容开展督查并进行通报。发挥村监会、会计服务站监管作用,村级财务管理得到加强,各村承包合同兑现率达95%。完善公共交易平台建设,全年共对33个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共计预算金额2.54亿元,中标额2.33亿元,节约资金0.21亿元,资金节约率为8%。主动接受镇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协商,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办复人大政协代表议案、建议20件,满意率达100%。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征兵任务。
各位代表!我们能取得上述成绩,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洞桥镇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各相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13年全镇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规模较小,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业持续投入动力不足,服务业比重提高不快;二是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还有待推进,环境质量亟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
三是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广大群众期望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尚需加快;四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增强,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全镇整体形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工作主线,努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镇村生态宜居、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质量新洞桥。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亿元,增长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亿元,增长20%。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提升综合实力
始终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这一主基调,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尽最大努力促进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做大做精现代农业。继续实施粮食超高产攻关,力争百亩坊单季晚稻亩产达到1000公斤,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全面推进全镇粮食双千工程,以100亩以上种粮大户为基础,建立粮食双千工程示范片。配套完善粮食烘干设施,在保持梁桥米业大容量流水线的同时,适度增添小型粮食烘干设备,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解决农户多层次的需求。鼓励传统的设施农业更新升级,增强抗灾避灾能力,提高产出效益。扶持石斛、无花果等2~3个有苗头、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精品园,打造洞桥农业的新特色。利用新垦地块,积极争取引进有实力、有较高档次的企业发展设施农业,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计划安排各类资金4700万用于农业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剡江堤防加固,新建高标准堤防6公里,新建宁锋排涝站二期工程,全面提高抗洪排涝能力,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南塘河工程实施,做好内河疏浚、河道保洁、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
做实做强工业经济。继续推进工业强镇行动,加快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使我镇工业效益、用能效益、土地效益和电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强化政策引导,着力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扩大高新企业群体。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人才引进,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专利、标准、品牌、设计”四大战略。树强扶优,促进企业规模提升,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投入,加快国内外市场开拓,促使企业产能升级,效益提升,力争2014年规上企业实现产值59亿元,销售57亿元,利润4.3亿元,完成自营进出口1.4亿美元,新增规上企业6家。同时对能耗高、产出低的企业,引导其加大技改投入,实现转型升级。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增强整体经济发展后劲。以引进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等科技型企业为主要方向,利用闲置厂房、土地进行项目对接,重点做好鱼山头工业地块企业落户投产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策学习和专业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做活做优第三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以商贸广场开工建设为契机,依托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金融服务网点、社区商业网络等便民设施,大力引进其他高档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金融投资业态,满足群众的购物、休闲需求,凝聚镇域人气。
二、坚持联动建设,提升镇域功能
立足镇村统筹发展、形象提升,加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宜居洞桥。
提升城镇整体形象。进一步优化城镇控规修编,按照今后发展需要,在2013年做好控制性详规的修编、优化基础上,落实控规后续工作,着重落实鄞江河南岸近600亩地块的规划布局,逐步形成城镇空间新格局。加快“五个一”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完成洞欣路延伸段、新宁锋小学、潘沙北路街景改造等建设项目;启动建设商贸广场;稳步推进污水管网铺设,完成张鄞线污水管网建设2公里;加快实施章远路延伸工程;扩建洞桥公交停车场,争取公交线路更加完善,方便群众出行。加强城镇管理,有序开展“四边三化”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潘沙路街景改造、“三改一拆”等工作,精心布局建设街景设施,全面提升镇区整体形象。扩大环卫保洁市场化管理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巩固建设成果,同时,继续引导全镇20个行政村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化开放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充实力量等措施打造高素质的城管执法队伍,加强对镇建成区日常管理、保序工作。严格控制违章建筑,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及时有效制止各类违法建设行为。
加快新村建设步伐。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明确各村的性质、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使各村能统筹安排、有序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分类推进“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上水矸村拟进行全拆全建型新村建设,树桥村进行整体改建型新村建设。沙港村推进三期B地块建设和A、C地块的旧房拆迁和地块整理,三李村在后马试点的基础上,推进李家耷自然村的拆旧和联户自建。加强对张家垫新村二期、百梁桥新村一期、王家桥新村一期、张家垫和李家集中地块等新村房屋安置的监督,确保公正、公平及稳定。启动鱼山、潘家耷、树桥等大龄青年安置项目。
三、坚持统筹惠民,提升和谐指数
加强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全镇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优化教文卫事业发展。立足均衡覆盖、优质发展,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推进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完成新宁锋小学工程,筹建民工子弟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计生工作,加强排查随访、管理服务及宣传教育力度。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大礼堂创建,开展全镇性文体活动,创新各项文体活动模式,借全祖望故居落成契机,通过开展“全祖望文化”系列活动,打造洞桥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继续推行“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群众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繁荣公共文化产品的供应,做好天天演、千场戏、数字电影等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其他各项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
优化民生保障体系。以民生第一为立足点,抓好就业创业、保险保障、助残扶残、扶贫帮困等工作。扩大社会保障受惠面,努力发展慈善事业,做好镇中心老年乐园前期准备工作,鼓励发展村级老年乐园,实现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开展好“慈善一日捐”活动,新增2mdash;3家留本冠名基金企业,基金总金额力争达到1900万元。关心农村特困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由基本保障型向福利普惠型转变。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维权维稳工作,及时稳妥地做好各类工伤事故、拖薪欠薪等案件处理,充分发挥镇级劳动调解作用。
优化社会综治模式。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载体,加强基层源头调解能力建设,构建部门协同的联合调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体系,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整体效能。建立矛盾排查机制,做到矛盾超前排查、一线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目标。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接访,年轻干部信访挂职锻炼等制度,构建维稳长效机制。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加强网络问政平台管理和反馈,完善网上应对与网下处置、舆情疏导与矛盾化解的联动机制,提高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管理模式,积极稳妥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制调整。
四、坚持作风建设,提升执政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作风建设规定,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政府执政效能。
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群众满意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等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集中更多时间精力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强化工作责任制,加大政务督查、效能监察、行政问责力度,确保制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坚持民主法治,提升政务透明度。强化法治理念,加强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加强重大政策实施的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价。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化进程,完善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公开渠道,积极推进阳光行政。
深化廉政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坚持勤俭节约传统,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财政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压缩公用经费开支,切实把有限资金更多地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源头防腐体系建设,完善审计监督机制,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同志们,新的一年,赋予我们新的重任,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全镇人民,以高昂的斗志锐意改革,以饱满的热情致力创新,以求实的精神促进发展,为洞桥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