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44160/2011-01580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 | 发文日期: | 2011-03-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10年是经济社会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实现转折发展之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紧紧围绕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举措,着力在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招商引资绩效与深化服务企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12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45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6.89亿元,同比增长24.2%;
1-12月份,我区进出口额为62.98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出口5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1%;进口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完成今年全区进出口、出口工作目标进度均为115.4%和114.7%。
1-12月份,我区已完成境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3003万美元,完成考核指标的4.29倍。1-12月份,境外中方投资企业10家,总投资额为2652.9万美元,分别完成考核指标的2.5倍和5.5倍。
1-12月份,全区共引进企业2046家,同比增长12.60%,注册资金27.86亿,同比增长26.99%。其中100万以上企业558家,注册资金总额24.82亿。1-12月份新批外资项目30个,总投资16772.94万美元,合同外资4213.52万美元,同比增长3.84%,完成全年计划的105.34%;实到外资3482.64万美元,同比下降8.1%,完成全年计划的128.02%。
1-12月份,我区共完成服务外包在岸业务总额2.364亿元人民币,完成进度的100.2%,其中ITO业务总额1.2亿元,BPO业务总额1.16亿元。完成离岸业务总额201.7万美元,完成进度的100.9%。
1-12月份,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519.3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07.76万人次,境外游客11.5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国内收入68.5亿元,外汇收入6703万美元。
二、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1、深化服务企业,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企业工作,陈奕君书记、彭朱刚区长多次听取相关专题汇报,并亲自带队走访中化宁波(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金茂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发展趋势,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区委区政府府领导高度重视广交会这个平台,在上半年外贸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于4月17日春季广交会期间,区委书记陈奕君、区长彭朱刚、区委副书记毕华东、区委宣传部长童经纬、区委统战部长赵剑光等区委常委到广交会视察我区企业参展情况,并鼓励企业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积极抓住有利时机,拓展自身业务。同时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今年安排300万元的商贸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在现代营销体系,发展电子商务,内贸企业开拓市场,鼓励零售、餐饮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企业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安排500万元外贸扶持资金,重点对出口信用保险,高薪技术产品出口,培育自主品牌。鼓励外贸企业做大做强等进行扶持。同时,积极为企业争取市级扶持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
2、注重提升创新,亮点活动推进商务经济发展。成功举办2010年宁波购物节。为期一个月的第三届宁波购物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亿元,高于22.6亿元全年月平均社零,实现了淡季不淡。其中,7家大型商场增幅尤为明显,比去年同期增长44.5%,总零售额达2.7亿元,和义大道购物中心销售超过8000多万,成为自购物中心开业以来销售业绩最高的月份。购物节期间各大旅行社结合周边景区推出都市休闲游、宗教休闲游、世博专线游等旅游专线,拉动旅游消费,浙江飞扬旅行社当月营业额同比增长260%,市区一日游和短线游毛利增长600%。成功举办总部经济论坛。本次论坛是我区首次以总部经济为主题的大规模、高层次的论坛研讨活动。论坛邀请到了著名经济学家樊纲、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知名经济学家陈坤耀等到会,围绕宏观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宁波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海曙区如何培育总部型企业等方面进行了演讲、探讨和交流。为我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成功举办宁波海曙(香港)投资环境推介会。本次推介会邀请到100多位香港政界官员、工商翘楚、宁波帮名人,以及来自现代服务业的知名企业家出席会议。莲桥地块、鄞奉路地块、南站广场、二十一码头、欧尚三宝地块等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同时,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特力屋、喜多屋餐饮集团、香港富德莱斯环球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西龙餐饮集团、意大利服饰品牌Damp;G、香港锦涛顾问有限公司6个项目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会上,两地多家企业进行良好的对接和沟通,部分港商对投资海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目前重点客商的后续联络工作正在积极跟进当中。
3、坚持巩固提高,确立商贸流通发展新面貌。不断提振内需市场。有效拓展异地消费市场。组织我区宁波真汉子电器有限公司、美净康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参加成都、武汉宁波名品直销中心,进一步扩大本地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积极落实家电以旧换新工作。通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抽调专人进行补贴审核、推行现场跟踪服务等,使我区的家电以旧换新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自2009年9月中旬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截至2010年12月31日,20家家电以旧换新网点共销售家电以旧换新产品26.5万台,拉动消费10.6亿元,占全市家电以旧换新总销售额的45%。45家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万台,占全市总量的7%,销售金额6494万元。五是积极促进节庆市场消费。尝试以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的模式,成功举办首届迎新春网上购物节。据不完全统计本次网上购物节期间实现销售额6亿元。民生工程协调推进。指导主办单位做好段塘、咏归菜市场改造工程立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做好菜市场专用袋推广工作。制定《2010年海曙区菜市场专用袋推广使用工作方案》,加强菜市场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规范管理工作。目前,我区菜市场限塑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其中,高塘菜市场达到100%使用菜市场专用袋。扎实推进明码标价的监管工作,督促菜市场举办者开展自查自纠,推进菜市场的价格诚信。开展小美容美发店专项整治工作。今年是全面完成“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的最后一年,按照“全面规范、长效巩固、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对全区“小美容美发”的整规任务。截止到12月底,全区685家企业的整规比例达到100%,其中已符合规范378家,关停并转278家,范围调整后剔除29家。
4、坚持锐意开拓,构筑外经贸发展新格局。拓展市场助推外贸恢复性增长。组织企业参加三大展会。今年我区共有206家的428个摊位的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春季和秋季)和消博会,达成意向成交额约达3.7亿美元。参展商品涉及家用电器、机械设备、服装等。积极拓展境外展会。积极动员企业报名参加境外各类展览会,在相关扶持政策的引导下,1-12月份,我区境外参展企业累计280家,参展420批次。招商引贸壮大外贸队伍。为推助我区外贸企业的提质增量,今年以来,我局不断加强与街道招商的联系,的对辖区内外贸企业进行摸底,同时重点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引进力度,我区历年累计外贸企业达1380家,我区外贸队伍继续呈稳步发展的态势。1-12月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32家,累计进出口额12944.11万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2%;其中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21家。累计出口金额8481.31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6%。积极促进境外投资顺利开展。我区外贸企业积极寻找新的贸易突破口,改变外贸增长方式,竭力开拓国际市场。1-12月我区境外中方投资企业10家,总投资额为2652.9万,超额完成市对区下达的工作任务。积极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在做好服务外包的排摸和统计工作的同时,组织专人考察服务外包先进地区。今年5、6月期间,区招商中心考察位于杭州的达内IT培训及睿泰科技和大连服务外包产业园,并拜访上海服务外包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了解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及下步投资计划。不定期地组织区内主要招商人员及企业代表参加各种形式的服务外包业务培训。2010年企业自主培训、培训机构定制培训人数50余人,服务外包从业人员715人,同比增长19.8%。服务外包产业平稳良好发展。
5、坚持多措并举,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以现代服务型企业为招商重点,主动邀请和接待圆融集团、太古地产、吉宝置地等一大批客商来我区考察,推荐海曙区重点项目和楼宇,积极促成项目落户。浙江企赢投资有限公司、天宝粮谷饲料贸易有限公司、宁波电子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符合海曙区产业导向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先后入驻我区。着力强化对上海、香港等重点区域的招商,组建小分队主动拜访上海、苏州、义乌、杭州等江浙沪地区目标区域的重点企业,与多家物流、货代、科技、信息型等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不断充实招商信息储备。组团参加欧洲宁波周活动,代表团分别拜访捷克捷中工业及商业联合会、慕尼黑经济促进局等地,洽谈未来合作计划。在米兰成功举办由当地政要和客商等五十多人参加宁波海曙区招商推介会。考察期间,太平鸟集团与一家德国高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博洋集团与米兰一服装设计公司签订每年80万的设计合同。区委书记陈奕君亲自带队赴香港考察现代服务业项目及商业综合体。拜访香港宁兴集团,了解香港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情况。实地考察铜锣湾、尖沙咀、中环大型商业综合体,学习了解整体布局、产业集聚及招商的思路。拜会香港甬港联谊会、宁波同乡会等,洽谈有关服务业项目的合作交流事宜。积极参加宁波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推进会、马耳他-宁波经贸交流会、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浙洽会等活动,结交朋友,捕捉信息。完善内部建设。创立信息数据。不断丰富海曙商务网的内容,同时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搭建楼宇数据平台。加强招商队伍建设。3月中旬,区招商中心举办海曙区招商人员培训会议,招商中心及8个街道招商人员共46人参加培训,培训涉及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招商相关业务及工商、税务、财政政策等专题知识,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区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坚持创新营销,打造都市旅游品牌新形象。围绕“世博”主题,积极引导企业抓住“世博”商机。浙江飞扬旅行社组团观博实现世博门票销售46万张,发团总人数位列全市第二。组织企业“走出去”营销。今年以来先后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浙江省旅游商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实施“走出去”战略。宁波明州越窑青瓷有限公司的“印象宁波青瓷茶具”、“贝海神韵”等多个参展商品获得201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浙江参赛商银奖、优胜奖等奖项。浙江飞扬旅行社赴福建福州、厦门等地作专场推介会,与泉州建发旅行社签订独家合作地接协议,与南靖土楼、白水洋等热门景点洽谈合作协议,发起坐动车游南靖土楼万人团活动。旅游行业管理有序开展。8月份,我区举办节能型宾馆试点暨节能产品与技术推广会,首家节能型宾馆试点单位—联丰宾馆介绍了节能改造先进经验,新园宾馆、宁波饭店等十余家星级宾馆参与现场对接,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做强做精。宁波万豪酒店已正式申报五星级旅游饭店。引导星级宾馆积极创建绿色旅游饭店,目前宁波大酒店已着手申报国家级绿色饭店。积极鼓励创建“社会资源访问点”,新芝8号创意产业园、宁波清真寺被列入第二批社会资源访问点,目前我区社会资源访问点总数增加至7个,占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根据《宁波市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011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服务企业,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加强政策兑现落实工作。根据我区2010年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对涉及商贸流通业、招商引资、外经贸及都市旅游等方面的兑现工作,为我区商务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结合我区实际,在调研周边地区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加快创新步伐,调整和扩大政策扶持范围,制定出台适合2011年的扶持政策,不断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为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促进产业升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积极帮助企业破难解困。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工作,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针对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面临的不同困难,采取“一企一政”的办法,努力促进企业化解难题,摆脱困境。
二、搭建各种平台,着力增强区域发展后劲
一是积极拓展招商渠道,争取每年举办国内和境外两次海曙招商推介会,进一步扩大我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展示海曙区优质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曙,推动全方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同时通过召开推介会,主动与重点客商去的联络,邀请一些重点客商来海曙考察,寻找合作空间,进一步扩大招商成果,使我区招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二是精心筹备2011年购物节。主题活动更加创新。充分挖掘宁波周边城市和地区资源,每年策划推出一批新活动、新亮点。活动模式更加多样。寻求与企业、媒体更广泛的有效合作,提高商家的积极性和市民的参与性。组织协调,更加优化。进一步优化活动的执行流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三、谋划新思路,着力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一)积极扩大消费,提高商贸集聚力。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操作方式,规范手续,推动国家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的有效落实。积极组织引导商贸企业参加各类展会,为“走出去”搭建平台,鼓励到外地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发展营销网络,入驻各地宁波名品直销中心,提高市场占有率。推进商圈升级,满足多层次需求。根据天一商圈内各商家的不同定位,积极引导企业进行错位竞争。基本形成以和义大道、月湖盛园和天一广场为高端、小资和满足市民日常需求的阶梯式商业布局,同时为企业搭建载体,引进符合企业自身定位的品牌商,做好品牌的筛选和升级。新星商业中心在其明确定位之后,积极搭建与国内外大型百货商和品牌商的联系,引进适合其定位的相关品牌,积极促成其落户海曙。
(二)积极开拓市场,抢占外贸发展制高点。有针对性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等国际知名展会和区域性专业博览会,重点开拓东盟、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积极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发展潮流,鼓励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效增加贸易成交机会。大力引进专业外贸进出口公司。特别是像我区土地资源比较紧缺,走“招商引贸”道路是快速解决出口量问题的有效办法。既要引导域外资金来注册专业商贸公司,也还要引导区内企业成立专门的对外贸易公司,收购其他地区的产品出口,逐步实现外贸业务专业化运作。继续为外贸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拓宽境外投资领域,创新境外合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各种方式赴境外投资创业,积极兴办境外研发、设计、营销项目,重视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制造业,在严控境外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走出去找市场、找订单。
(三)强化招商工作,提高引资水平。借助政府驻外办事处和各种外商办事机构网络广、信息灵、权威高的优势,扩大招商领域。实行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相结合、自行招商与委托招商(中介、楼宇业主等)相结合、传统招商与网上招商相结合,丰富招商手段。对区内的招商项目进行整合,按不同的主题集体对外推出,充分利用浙洽会、甬港经济论坛、一年一次市外或海外海曙招商推介会等平台来推介宣传海曙。招大引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街道招商立足本市,区招商中心放眼市外乃至国外,着力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大机构。重点在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物流外包、中介服务、文化创意领域等实现突破。规划引导总部经济聚集区的空间布局,提高综合效益。按照现有新星商业中心、鄞丰路沿江商务区、火车南站区域等功能性区域,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引进的同时要大力培育本土总部企业,引导有条件企业建造总部大楼,形成集聚规模。
(四)打造都市旅游精品,推进商贸与旅游结合。依托我区商贸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把和义大道、天一广场、月湖盛园等商业综合体串联起来,进行重新包装,挖掘其文化内涵,推出都市商贸旅游线路,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旅行社进行对外推广。同时通过宁波购物节这一品牌,推进“商、旅、文”的有机结合,繁荣以历史街区为核心的商贸文化旅游和都市休闲旅游。在此基础上鼓励各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开展各类节庆活动,带动区域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做好。
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一是业务水平需要再提高。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信情况新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要讲究工作方法,正确把握工作重心,以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工作效能的提高。二是工作责任需要再落实。要认真组织“回头看”活动,进一步梳理工作、查漏补缺,对各项工作任务要再细化、工作责任要再落实、工作进度要再加快,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三是服务意识要再强化。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深化服务企业的活动,“走下去、走进去”深入走访调研,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机制,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