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浅议如何搞清人户分离人口信息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0-05-07 14:45 浏览次数:

所谓“人户分离”,从狭义上讲就是人的实际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广义上讲也就是“流动人口”。这种现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复杂。历次人口普查主要目的就是准确查清人口数,特别是2010年即将开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把常住户概念去掉了,就是要与时俱进,搞准实际现居人口的相关信息。而人户分离人口的普查登记,是人口普查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关系最后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能较为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这次人口普查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对“人户分离”现象进行认真研究。2009年11月,浙江省人普办在我区孔浦街道孔浦二村进行的“人户分离”专项试点就是要寻找和总结切实有效应对此类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应该说试点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今后人普工作全面开展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以试点区域调查实际为例,结合对人普工作的理解,谈几点建议和感想。


一、“人户分离”的基本情况及形成主要原因

“人户分离”现象的存在,原因是复杂多样,究其根本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在现行户籍制度作用下的特殊产物。试点区域孔浦二村11小区属于我区城乡结合部,80年代住房,典型老小区,小区流动人口占50%,居住情况相对复杂。小区共45户,进过调查,户在人在为21户、户在而人不在为13户(其中全户外出为5户)、人在户不在8户、空房(户人都不在)3户。对于人户分离遇到这么几种情况:1、家庭成员中有单位集体户口。2、户籍在本调查小区,但现在全户外出,在其它区域居住。3、夫妻双方离异后,一方户口未迁移。4、一套住房有两个户主,其中一户为房屋卖买后,户口未迁,形成空挂户。5、空房,户口未迁入又没人居住。6、人居住在本调查小区,而户口在本社区的其他调查小区。7、两房东现象。第一房东有户口没有房,也就是空挂户情况。二房东有房没户口。二房东又将房子出租等等。

综合以上实际情况结合以往人普经验,把“人户分离”现象按照造成原因,归纳起来主要由以下几种:

1、购房居住但不迁户口造成人户分离。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原因比较多,一是由于工作或者生活原因,购买新房时未将户口一并迁入,例如现在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户口享受分红的条件,很多人在城区买房,主要也生活在城区,但户口还在原来村里,由于经济利益等各种原因不愿迁移;还有例如由于户籍对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淡,特别是对于城区的一人多房的人越来越普遍,住进了新房,但户口还在老地方,有些甚至还是十几年前的集体户口,除了子女读书等原因,户籍概念减淡,没有特殊需求一般不会主动去迁移;再例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住宅小区大量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相应的居委会(社区)没有及时配套建立,影响了已入住这些住宅区的人口户口的迁移。

2、购房迁户口但不居住造成人户分离。这个和第一种恰恰相反,实际中也比较普遍,例如子女读书,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各地都按照户口归属分片就读,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读好学校受好教育,不惜血本在心仪的学校附近买房,把户口迁去,但居住还是在原地。

3、购房不居住也不迁户口造成人户分离。此类虽然是投资、经商为目的不是主观上的人户分离,但客观造成了人户分离。一是形成空房(全户外出)。例如房子已经买进,但没人居住,也不把户口迁入,随时等待时机再转卖。二是造成大批量出租户。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一般都是居住在出租房内,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典型的人户分离。

4、“特殊集体户”造成人户分离。集体户一般是学校、机关、国有企业为解决阶段性困难,方便生活学习工作而且设立特殊户籍,例如根据现行就业政策,国家为鼓励大中专学生有充足时间就业,会保留他们在学校的集体户口1-2年,所以毕业生为了方便找工作,一般不愿将其户口迁回原籍或现居住地,造成人户分离现象中的“口袋人口”。例如新招入机关或者以前国有企业人员一开始都挂着集体户口住宿舍,一部分以后买了房也没有及时变更户口。

5、“特殊人群”造成人户分离。这类主要针对一人多房,这群人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居住地不固定,往往根据生活、工作等需要在二个以上居住地点轮换居住,如果根据实际情况界定其常住地是非户籍所在地,则也是一种人户分离。

6、其他原因造成人户分离。一是由于房屋产权人卖房后,未迁出户口,形成空挂户,或者是新买的居民由于特殊原因又把户口成功迁进来,形成一房两户;二是农民新村建设和旧城改造形成的人户分离,在住进新的住房之前,大部分靠借房、租房或统一过渡房来解决暂时住房问题,在没有搬迁到新的住房、户口未迁移之间,户口还是滞留在原地而形成新的人户分离;三是婚嫁未迁,部队复员、退伍和转业人员户口未及时落入等等

一直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应该说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人户一致,尽管如此,人户分离现象仍普遍存在,给提高人口普查的工作质量带来不少的困难。


二、应对“人户分离”的对策和建议

对于目前人户分离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原因,结合在试点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对如何搞清搞明人户分离人口信息提以下建议:

首先是全面做好宣传工作。人口普查涉及每家每户,宣传工作十分重要。要大力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运用新闻媒体,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户籍政策法规和各项普查登记制度,做到家喻户晓,同时普查员要把宣传工作贯穿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宣传工作要到人到户,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户口管理制度,普查登记制度,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其次要认真划分普查区域,做到不重不漏。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的划分、地图的绘制是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严格按照要求,在地域上必须达到全覆盖,不得有交叉、重叠和遗漏,不能出现“三不管”地带。普查人员在一普查区内,既要查清本地户籍人口情况,又要查清本普查区内的出租户、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居民家中等非本地户籍的外来人口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普查登记不重、不漏。

再则要做好户口整顿。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工作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保证普查登记质量的关键所在。如果户口整顿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普查登记工作质量。在户口整顿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户口管理制度,完善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和变更更正等户口登记管理制度,要全面核对,摸清底数。具体操作中要求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共同协作,抽调普查员与户籍民警按区域,逐户逐人登记造册,“以房找户,以户找人”,逐户逐楼上门调查登记,以核对房产证、户口簿、身份证为主要内容,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人,逐户逐人见面,对个别钉子户要及时上门做好工作。

第四要充分借助可以借助的各种资源平台。仅依靠公安户籍资料比较单一,在条件允许下,不妨借助社保网、计生网、房产交易中心、电信固话资料等,以人为线索不放过任何信息渠道,才能有效掌握情况,提高普查质量。

最后要做好普查员的选凋工作。一切工作的能动因素是人,普查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普查工作质量好坏,因此在选调、配备、培训普查员中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调普查员要求具有责任心强,群众工作基本功好,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其对普查环境的熟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