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需要各方协力,齐抓共管。现在离普查正式登记时点越来越近,全国各地人口普查机构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人员、机构、办公场所的落实、经费预算编制、调研、试点等工作有序推进。永嘉县是个人口大县,全县38个乡镇,据2008年公安户籍资料显示户籍人口为92.24万人,在全省排第九位,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量很大,工作难度非常大。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一、人口普查的重点和难点
(一)外出外来人口是普查登记的重点和难点。人口普查,最终要求是保证数据质量,确保人头“灵清”,不重复不遗漏。从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普查登记难度最大的是外出人口和外来人口,这也是人口普查的重点所在。
1、山区乡镇外出务工人数众多,普查指标填报齐全难度大。永嘉地大人众,除沿江6个乡镇和部门集镇外,还有26个欠发达乡镇。这些乡镇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家里只余老人和孩子;还有相当部分是全家外出,据2006年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县全家外出人口大致为9.11万户,31.74万人。山区乡镇没有外来人口,相对沿江乡镇比较人头应该“灵清”不过由于在家都是老人和小孩,外出人口特别是全家外出的人口人记录登记难度大,特别是从事的职业和外出地点难以全面掌握,也容易使普查员坐登或造假,从而使普查资料失真。
2、沿江乡镇外来人员集中,漏登现象难以避免。沿江乡镇经济比较发达,特别是瓯北镇,工业经济发达,企业外来人员比较集中,企业人口普查难度很大。全县外来务工人员登记数为23.50万人的,加上没有登记的,初步估计大约在30万人左右,而瓯北镇就占了60-70%左右,登记难度最大。这部分人大部分在企业提供的职工宿舍里居住,也有部分是租住在民房。如何搞准这部分人的普查登记,成为整个外来人员普查的重点和难点。居住在企业提供的职工宿舍的,通过企业进行普查登记,问题应该不大。只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宿舍管理部门配合就可以,不过工作量应该比较大,乡镇普查机构或工业园区务必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企业外来人口的普查登记工作;而不居住在企业宿舍的,分居在外面民房的,这部分人普查登记难度极大。普查员在普查区域难和普查对象碰头,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普查员上门2-3次后不能碰到的很容易放弃,从而造成遗漏。
(二)两员选调数量众多,人员选调、业务培训、指导难以组织。从历次的普查来看,普查指导员发挥作用有限,普查员由于大都是村报帐员担任,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政治、法律约束力不强。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上级有关方案的要求,每300人配备一名普查员,每村、居普查小组配备1名以上普查指导员,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对外籍住华人员调查的专业普查员,我县需1000名的普查指导员和4000名的普查员,人数众多。这将给两员选调、普查业务培训、指导等造成困难。
1、乡镇普查机构人员力量难以保证、两员选调困难。这次人口普查,在乡镇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设立方面,我们要求3万以下人口的乡镇,要配备工作人员5-10人,从乡镇的实际来看,人数配备也许足够,但实际做事的人不多,部分人都是挂名应付,乡镇普查机构人员力量难以保证。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一般乡镇都会直接把驻村干部选为普查指导员。而普查员由于人数众多,人员选调难度大,特别是年轻、责任心强、文化程度相对高、业务基础好的普查员,更是难上加难。初步计算我县需要普查员4000多人,从以往的经验看,普查员一般会从本村干部中选调,而人口普查中一些人口多的村,特别是外来人员比较集中的普查区,需要十几个普查员甚至更多,村干部不可能完全选调为普查员,缺乏其他有效渠道来保证普查登记的需要。
2、普查员业务培训、组织指导难。一是业务培训难。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下延一级,我县要对4000多人的普查员和1000多人的普查指导员进行业务培训,而且普查长表和短表的培训都要4天以上,其培训规模和难度可想而知,师资力量和培训时间都很难衔接。二是业务指导难。在普查登记开始的头几天,县、乡镇务必要对普查员的普查登记进度和登记质量进行检查和督促。从县级的几十来人来说,不可能对全部4000多名普查员逐一进行指导,只能是对乡镇的登记进度进行督促,和指导个别普查员的登记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和乡镇普查机构沟通,要求及时纠正错误的登记方法。大部分的业务指导应该在乡镇普查机构和乡镇普查指导员。在对村级普查员的业务指导上,乡镇普查指导员往往会力不从心,没有起到应尽的责任,没有把普查当做自己的事情。普查指导员培训往往也只是走形式,只培训不指导现象比较普遍,最后指导任务往往落实到基层统计人员身上。而乡镇普查机构由于人员力量的薄弱,导致对基层普查员业务指导不到位,对县办的精神和要求贯彻不及时、不到位,都将会直接影响普查登记的数据质量,造成登记人口重复或遗漏。
(三)特殊区域和特殊人群普查登记难度大。特殊区域,是相对于普通住宅区而言,特殊人群,是相对于普通人群而言的,这部分区域和人群普查登记难度更大,组织方式更难。
1、高楼大厦住户见面率低,普查登记难。经济越发展,各类建筑层出不穷,特别是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一样,矗立在瓯越大地上。永嘉也不例外,特别是在瓯北,近几年建造了很多高楼大厦,在房价高升见的同时,也给普查登记造成了难度。这部分人都是有钱有闲一族,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应酬活动多,普查员上门登记见面率低,而且很多住户都不是本区域户籍的,也没在社区或村(居)委会登记任何资料的。不能入户登记,也不能象农村地区根据户籍资料对相关知情人进行调查登记,最后将会不了了之,造成漏登或是编造。
2、特殊人群普查配合程度低。在KTV、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行业从事工作的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居住也有不确定性,普查员上门普查登记时,很难碰上,见面率低,而且在思想上顾虑很多,认为普查登记了会不会要收费什么的,而有些人根本不把普查当回事,主观上不配合登记。
3、居住在宗教场所、建筑工地上的人群容易遗漏。有些宗教场所是建筑在山头上,远离住宅区,在划分普查小区时往往容易被忽略,或者由于山高路远,普查员有意遗漏,认为对整个结果影响不是很大。而建筑工地特别是道路建设的工地绵延里程长,加上工程建设人员流动性大,住宿大都是简易工棚,且不在城区范围内,普查员普查登记难度极大,容易造成遗漏。
4、出租房住户登记难度大。外来务工人员、随子女上学的家长、县内流动人员等出租房屋的,在普查登记时因为工作或临时外出经常不在家,在短短的10天登记时间里,普查员多次上门后登记不过来的,会认为是空房,容易造成漏登。
5、商住区域普查对象难以区分。温州地区工商业发达,沿街店铺众多,许多是生产经营和住宿是一体的,也有些是白天经营,晚上9点多才歇业关门的,这部分普查对象在登记时难以区分,登记难度大。如果是居住在店铺由于怕麻烦或其他什么顾虑而谎称是居住在自己家里,登记申报在家里,如果家在同一普查小区还好说,还可以核对;如果家在另外的普查区或普查小区,房子是空的或出租了,那就容易造成这部分对象的遗漏。如果是晚上9点多才关门歇业的,没有在店铺居住的,普查登记应该在住所,可这部分人回家很晚,普查员一般不会上门普查,也会造成该普查对象所在区域的遗漏。
二、做好人口普查重点难点问题的建议对策
人口普查就如一场大的战役,要打赢这场战役,需要各方面重视,科学组织,最关键还是人的因素。针对普查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切实加强人口普查的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有效培训广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提高普查登记的积极性,建章立制,不断提高人口普查登记的科学方法。只有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宣传、经费到位,培训科学,方法正确,人口普查各项重点难点工作才能迎刃而解,才能保证普查工作的质量。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领导重视是搞好人口普查的重要保证,领导重视了才会有人员力量、经费的保障,乡镇普查机构才能正常运转,有效地开展人口普查各项工作。其一,要加大人口普查考核工作力度,使人口普查象计划生育一样作为一票否决列入年度考核。其二,在领导层面,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普查任务完成不好的乡镇,造成人口大面积遗漏,造成严重影响的乡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处分规定》的有关规定,追究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的责任。其三,乡镇普查机构要做明确分工,明确职责,最大限度发挥普查指导员的业务指导作用。同时,乡镇普查机构要做到上通下达,把上级有关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到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需要纠正的立即纠正。只有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工作到位,整个普查才能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总动员,要象抓计划生育那样大的声势轰轰烈烈开展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宣传工作必须到位,打消广大普查对象的顾虑,使他们认识到人口普查的重大的社会意义,主动配合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横幅、墙报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特别是在11月1-10日普查登记期间,更要进行密集宣传,提醒大家尽量减少外出时间,从而最大程度地配合人口普查登记工作。
(三)加大对普查员业务培训力度,使普查员熟练掌握普查登记技巧。任何普查的成败,最关键是人的因素,普查员起到最关键作用。严格按照普查方案的要求选调普查员后,县级普查办要科学、精密地组织对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配足配强培训师资力量,组成若干讲师团,分批分乡镇进行业务培训。要注重培训方法,不流于形式,讲求实用,结合普查案例深入浅出进行详细地讲解,并进行实地登记练习,确保每位普查员掌握普查表各项指标的含义,准确填写普查表各项人指标。另外,也要对普查员进行文明礼仪、询问技巧培训,要求普查员在上门普查登记时要注意政策宣传,打消普查对象的疑虑,从而主动配合普查登记。
(四)落实经费,提高普查员积极性。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普查员,会很努力地去开展普查登记工作,质量又有保证;而光有业务素质,没有责任心的普查员,往往会对普查工作打了折扣,不会完全按照普查方案去登记,造成普查对象登记的重复或遗漏,使普查数据质量差强人意,使普查数据失实。而普查员责任心的大小和普查补贴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普查经费少,补贴低,没人会愿意去做人口普查登记,在11月1-10日期间,难以确保10天时间全部用来普查登记。各级政府部门务必要尽量多地落实普查经费,使普查登记的劳务费要大于普查员本人正常的工资水平,提高普查员的普查积极性,确保登记时间用于普查登记,提高入户见面率,提高特殊区域和特殊人群的登记率,尽量使普查表各项指标填报齐全,从而保证人口普查各项数据的真实性。
(五)建立完善各种制度建设。根据人口普查方案的要求,严格制定各项普查制度,实施奖惩制度。对造成人口登记遗漏较多或普查表登记质量差的普查小区,要毫不犹豫地扣除普查员普查补贴,并对相应普查指导员扣发奖金、追究相应责任;对普查登记完成好的普查员,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相应普查指导员在职务晋升上、先进评比上给予优先考虑。只有制度健全了,才能确保普查员登记入户率、避免坐登现象,也会极大提高普查指导员的指导力度。县办要建立并完善人口普查质量检查控制制度,在普查登记开始最初几天,尽可能大范围地深入乡镇、村(居)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把普查表质量提前到登记阶段,而不是事后的检查补救。
(六)采取科学方法,防止重登、漏登。要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提高人口普查登记效率。从计划生育、公安派出所、物业管理部门等部门搜集行政资料,分村或分普查小区分别打印,掌握出生人口和外出人口特别是孕龄妇女的有关情况、外来暂住人口、高楼住户和小区住户的相关资料,在普查登记结束后,可以利用部门资料开展议查,对重复登记或遗漏登记的进行排查;对于上门几次没有登记到的对象,要发送预约登记单,写明预约时间及联系方式等,真正不能在登记时间内完成登记的特殊人群,要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取得的资料结合邻居或相关知情人进行询问填报,切不可马虎大意,把应普查登记人口遗漏。对特殊区域居住和工作的人员,要仔细进行询问,注意区别是否登记对象,防止重复登记或遗漏。同时,要认真做好普查登记的相关工作表,对已登或未登的住户做好标记,对每幢房屋的居住情况进行核查,对于没有登记的房屋要再次进行核对,防止遗漏。